徵學徒,會用"學徒"這兩個字,除了真的有心做技藝傳承的少數高尚人外,唯一目的應該是為了"省錢"!
否則用"員工"就好,沒必要用"學徒"兩個字!
應徵學徒,除了父母/親戚介紹要求去,不得不去應徵的外,會自己主動去應徵的,應該是寄望未來能有一技在身,
能有別於一般"員工",否則直接去7-11上班就好,幹嘛去應徵"學徒"。
所以應該是願打願挨,旁人沒必要喊燒,除非是那種父母/親戚介紹要求去,這就沒法度了!
cykuo919 wrote:
徵學徒,會用'學徒...(恕刪)
一種壓榨的概念 老一輩的人說 學徒至少要幹三年師傅才會開始教你技藝 其實本質就是壓榨 聰明一點的跟著師傅旁邊看半年就出師了

就是用便宜的錢找一個跟班小弟 然後幫忙拿東西 其實誰來都無所謂 你幹一個月不幹的話我再找就有了 不過那是以前 現在的年輕人精的很
a小妹在理髮店幹了三年每個月薪水15000元 幹到後來覺得被壓榨了 然後只學到洗頭技能 不爽就離開了
b小妹高中畢業就花錢去職訓局報名美容理髮的技能班 學成後領到證照然後就自己出來開店了
學東西職訓局會是你的好師傅
除非是像日本那種很獨門口味的拉麵店 那種我會跪著求他教我 說不定人家還用掃把把我趕出去呢!
那種獨門技術人家也不會貼公告說要請學徒 頂多缺人手就是老實的徵人 看一個小時時薪多少錢 請來端湯用
說請學徒然後給低薪 請來端湯的話實在太矯情
不要這樣 wrote:
學徒要看自已啦,不...(恕刪)
那種人是幹不久的
會留下來的都是老實肯打拼的 現在這種社會風氣這種年輕人很少 更不該壓榨他們
好逸惡勞的可能洗幾顆頭就烙跑了...
像我的行業 我們請人是看行情給時薪的 然後新人來也是什麼都不會 也是從頭教 但我們不會用徵學徒去壓榨年輕人
徵學徒也是可以啦 但薪水照勞基法就ok了
cykuo919 wrote:
所以應該是願打願挨,旁人沒必要喊燒,除非是那種父母/親戚介紹要求去,這就沒法度了!(恕刪)
認同樓主這種看法。
說個故事好了

我記得我年輕時,退伍後的第一份工作是廣告製片助理。薪水18k。
我是嘉義人,在高中畢業後我就下定決心以後要當廣告導演了,於是退伍後我就寄了無數封履歷到製片公司去。
當時的工作很好找,如果你年紀輕,寄出10封履歷的話不意外會獲得5次面試機會,我已經忘記自己當時寄出幾封履歷了,但我記得我確實面試過五家公司,然後五家公司全上,當時的環境面試不是問題,幹的下去才是真功夫。當時面試的過程我全忘了,我只記得父親告訴我的話,你是去台北學功夫的,面試時不要跟老闆談工資,老闆說多少就多少,少給你的就當成是買夢想。
面試通過以後,帶著老爸的叮嚀,我抓了兩條內褲就搭著野雞車北上了。
記得那時候進公司時我的名片上印著"執行製作",很好聽的頭銜對不對,但其實前面那個"執行"才是真的,"製片"沒你的份,工作內容不外乎買便當,搬道具,掃地,當快遞,雜七雜八。說是學徒嘛...其實這些事情都沒人教你怎麼做,在片場大家都很忙,沒人管你要幹嘛!自己看自己學,做錯就等挨罵,然後有個大忌是千萬別頂嘴!頂嘴犯天條,廣告製片圈子很小的,大家都互相認識,甚至經常互借東西,當學徒的都必須很有倫理,很有禮貌,得罪人絕對沒有好處,八卦傳很快,這就是我當時的學習環境。
工作時間嘛...責任制,有時去利達拍個廣告一耗就是三天兩夜,白天進片場,等拍完廣告搬完道具走出片場時已經是三天後的半夜了,想回去睡一覺,才剛到家打開家門,公司就打電話來通知要開會了,這工作我幹了10年,最後職稱是美術,2x歲時入行,約3x歲退出,退出原因是生了大病,生病後我想了很多事情,後來決定結束這日夜顛倒的爆肝生活,於是就回南部找工作了,現在也快40歲了。
以上分享我當學徒的經歷。就是用年輕買夢想!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