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人說年輕人不要挑工作、不要抱怨低薪,另外一個某人說加班沒有錢要當作做功德,再另外一個某人說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無嬰靈的成功是不是打臉以上三句話?實習薪水屌打十幾個文組普通上班族,看來機會是留給有關係的人吧
怎麼會?吳音寧的成功對年輕人非常勵志!你以為每個年輕人都能設計積體電路、都能說一口流利英文?如果要有這種條件才能成功,大部年輕人可能都要去投胎轉世。但吳音寧讓你知道,就算沒有能力,只要抓對風向,待時機到來,就能成功!起風的時候,在風口的豬也能飛,這對沒有專長的年輕人,是多大的鼓勵?所以吳音寧是年輕人效法的對象,是年輕人的明燈才對啊!
先不管她是不是適合目前的位置,政治酬庸擺錯位置的又不是只有她,以前還有個短命的經濟部長。剛剛維基了一下吳音寧,46歲,資料很不錯,曾任台灣日報,應該是記者吧,加上東吳法律系,出過三本看起來很硬的書,人家年輕時還是挺努力的,她不會輸給一堆記者出身的名嘴。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政治酬庸的位置,這樣的資歷應該也有個8-10萬,不要只看人家目前250萬,到企業當門神搞不好領的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