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規方面
ANSI/ESD S20.20-2014
接地等电位接地要求:
设备接地导体 阻抗小于1.0欧姆
------------------------------------------------
量測手法
使用三用電表歐姆檔量測電阻值
機台運轉中量測
紅色測試棒碰機台接地點(此接地點有連接機殼與電源線之設備接地,此電源線有插入插座,機台內儀器好幾台.看不出有無接地)
黑色測試棒碰插座的設備接地孔
量測值為正10歐姆,依機台不同種類有不同阻值
若紅黑測試棒顛倒量測(黑棒碰設備接地孔,紅棒碰機台接地點)
量測值為負值10歐姆,此電表價值4萬多(若電表爛一點會顯示0)
因esd要求要1歐姆以下
所以想請教各位高手
請問為何電阻會有正負值出現?
是否量測手法不正確?並不是用三用電表?
機台帶電運轉,不能使用歐姆檔?
是要機台關機量測?
還是有其他因素或解決方案
------------------------------------------------
有請教其他esd專家,量測手法是說,拔插頭量測電源線之設備接地線至機台接地端小於1歐姆就好
不過請的顧問,堅持要量測插座,變成一直無法解決
謝謝各位指教
ANSI/ESD S20.20-2014 : 本標準覆蓋了,設計,建立,實施和維護一個靜電放電(ESD)控制方案所必要的要求.
其中 8.1 接地 / 等電位相連系統 ; 接地 / 等電位相連接系統應被使用,以保證靜電放電敏感物件、人員和所有其他導電體(如移動設備),處在同樣的電位。任何一個實施方案,可從表格1中選擇。
設備接地導體 測試方法 ANSI/ESD S6.1 限定值 <1.0 歐姆阻抗.
至於你提問的問題, 就個人理解回應如下 :
Q1. 請問為何電阻會有正負值出現?
ANS : 電阻不會是負值, 當紅/黑棒正反接而量測電阻值不同, 應是電表量測到外部電壓/電流致使讀值不同.
Q2. 是否量測手法不正確?並不是用三用電表?
ANS: 量測手法應以 ANSI/ESD S6.1 為基準, 參考資料來源. ANSI-ESD S6.1-2009 接地(中文版) https://wenku.baidu.com/view/cb34311b58fafab069dc029a.html?rec_flag=default ; 該文件並未明定量測設備.
Q3. 機台帶電運轉,不能使用歐姆檔?是要機台關機量測?
ANS : 分以下兩階段核查
A. 先關機量測機台機殼至插座(或共地點)是否當紅/黑棒正反接而量測電阻值相同. 若相同而運轉時量測不同值, 即為機台機殼在運轉時有漏電流致使電表無法正確讀值.
B. 若不相同, 這就麻煩了, 需檢查插座接地與公共接地配電. 特別確認是 1. "水線/中性線/N" 與 "地線/G" 是分離的. 2. 插座到公共接地點. 對於某些舊廠房可能要另外作獨立的接地網.
Q4. 顧問堅持要量測插座.
ANS : 他不算錯, 因為就 ANSI/ESD 要建立完整可控環境. 如果你是機台的生產者當然可以主張我家產品出貨時, 機台機殼對地電阻是拔插頭量測電源線之設備接地線至機台接地端小於 0,1歐姆 . 但若你需要使用 ESD 可控環境的公司. 如何證明/查核場地是符合要求.
以下屬番外 :
對家用IT設備的接地阻阬若依安全規範 : 拔插頭量測電源線之設備接地線至機台接地端小於 0,1歐姆 , 且需使用特定的量測設備施以25A電流.
希望以上資訊對你有所幫助.
弱時擱置爭議, 強時自古以來,
特權別人不可有, 自己不可無.
Q1 : 拔插頭之後,要用何種設備在施加25A測試?
ANS : 安規測試設備中的接地連續性測試 (Ground Bond Testing), 交流阻阬測試儀或含有該功能的安規綜合測試儀。台灣製造商有固緯/華儀/致茂.
Q2 : 該用甚麼方法判別是EMI的問題還是漏電流 ??
ANS : 漏電流表(廠商同上)量測火線/水線對地的漏電流.相比於漏電流(毫安級)而 EMI (微伏級). 就算是工業環境也差1-2數量級不致影響三用電表R檔讀值(毫安級).
實際烏龍事件 : 機台供應商誤將其中一組設備的插座地線與水線反接, 機台平時可以正常工作, 但是卻接地端因機台負載電流大小而產生電位浮動.
改善方案: 依上次附件作一個參考共地排線端, 請公司機電接一條專用地線到共地排線端, 再逐一將機台的地線接到共地排線端進行量測, 這些地線儘量粗一點. 這樣可以排除因配電系統問題及改善EMI問題. 有些場地要求高的場所 (如實驗室..等) 均有 ESD 專用接地網.
小叮嚀 : 當涉及到配電系統時, 一定要請貴公司持有電匠執照人員在場, 不要自己直接動手. 個人安全第一, 而機台出問題就更麻煩了.
弱時擱置爭議, 強時自古以來,
特權別人不可有, 自己不可無.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