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老人有幾隻好玩的車可供創業,當然不只年輕人可創業,或許更適合中年人創業1,雙前輪單車與機車,原本與大陸技工合作造小批量套件,因他缺乏行銷能力入不敷出所以不做了,上週有個老外(可能是自行車出口商)騎著傳統二輪cargo bike,見我騎三輪bike頗有興趣,這個週末找同夥來談合作開發車款2,6x6兩棲攀岩車;一個月前有個橋樑結構檢驗包商委託我造訂製車,用來潦溪檢查各橋樑堤防工程結構,這車比吉普潦溪攀岩更佳也適用於暴雨淹水救災
這種東西沒有去找尹衍樑實在是錯誤,就像陸學森空有理想,如果沒有遇到金主讓他燒錢,那GOGORO會一直燒錢下去嗎?你要先有專利權至少20年,再找有辦法說服尹衍樑的業務,而且還要能見的到面,最好連對岸的金主也能找到,兩岸三地憶起進行合作與開發,至少不要將個人研發的費用丟進海哩,先有資金,有收入再去打廣告,尤其網路廣告。
luzibin wrote:這種東西沒有去找尹...(恕刪) 華式教育思維- 科舉進士,升官發財,所以一大堆年輕人讀冊應試後不知所措,眼高手低動口不動手,反觀老美從小玩車老了退休還玩車,大把造車玩車業誰問你學歷?
wow-ouch wrote:樓主是想找同好?找...(恕刪) 老猴累積的是數十年產品開發經驗,有興趣開發車款創業就會知道該怎麼做,仿造業除外,左岸中小企业不会把钱花在設計開發新款上像機車與自行車前端套件,大陸的技工能做焊接與簡單的鈑金黑手工,我給他工程圖並全程遙控技術指導,一般勞工所得造了樣品試車無誤再想法子下小批量零件訂單,加工成品淘寶販售
sendakgg wrote:馬路上有看到 三輪...(恕刪) 當然不是!那得車廠規模資金才夠買機動車路權,左岸無牌機車多,(電動)自行車台灣就可行台灣道路可見的新三輪機車本土廠設計能力不足,前2個月米蘭展三光牌都各推出概念車,光陽明顯仿呀嗎哈Tricity,若量產可能挨告,三陽乖乖買與宏佳騰同一合作之Quadro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