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大學畢業工管系,當初在學校比較偏學品質管理,也學了很多品管的東西跟統計分析,也有考到CQT的證照,
但後來出社會工作根本沒用過這些東西...............
畢業後在兩家公司做過品管,但說穿了就是品檢員,每天拿游標卡尺、看產品外觀、寫量測到的數據,
感覺自己有點像是高級的作業員,且生旁的同事體育系畢業的也有,幼保系畢業的也有,
感覺得工作也沒特別有什麼專業性(雖然感覺工管系也沒讀到什麼太專業的東西)
目前想轉跑道公司都會先看到我的品管經驗,像是明明我是投生管缺,卻來通知我去面試品管....
我想請問台灣品管都是只有品檢命嗎?
還是我之前的工作的是在傳廠(塑膠射出跟自型車業)
要怎麼樣才可以做到QE、QA呢?
深刻懷疑我讀錯系了........
我也是工管,工業工程系出來的,說真的,求學時沒一科拿手的,不像樓主還想到拿證照
與公司(我們公司平均年資20年)其他工工出來的同事,都有同樣感覺,工工就是什麼都學,什麼都不精
結果問大學讀企管,國貿的同事,他們也有同樣感覺:學校什麼都教,出社會遇到了,就看個人如何運用了
有人臨機應變,有人拿書出來看(台大的喔!),有人作死(還國立大學出來的)端看如何反應了
不過,我與同事都覺得工工出來的,對環境較能適應,所以我與那位同事都隨公司輪調,有些認識的同事事後才說,真沒想到,完全不同領域竟然一呆都是好多年
總結:相信自己,只要有心,學校教你的,已夠你適應職場
重要的是轉念!
1.作業員/品檢員主要就是依據SOP來完成工作,但SOP一定會有不足之處,發生例外時,就是表現能力的時候,常常解決問題的人,自然被觀注,也容易被交辦非生產的工作,等機會來時,就恭喜了。
2.人不可能不跟外部門接觸,而良好的關係,可以讓你接到更多要跨部門的工作,也是表現的機會,當關係良好的部門有缺時,你可能就是選擇之一。
3.非工作技能的充實,如果你跟外部門溝通時,很輕鬆可以跟上他們的專業知識,自然他們需要找你們部門溝通時,會想到你。
在我接觸的企業絕對有一推空降的人,但由下而上的也不在少數,舉個例子。
一個大學畢業生進到企業當作業員,每當發生問題時,他會私下向主管提出他的解決想法,雖不一定被接受,但久了主管了解這個人可以幫他。
每當有狀態時就會找他討論,不久就升組長,這時他有更多機會面對問題,開始有接觸外單位的機會。
積極任事,跟他接觸的品保單位跟生技單位都對他協調及專業認同下,都向他的主管徵詢讓他轉單位的可能,沒有升職還是組長,只是換單位。
最後換到技術當組長,進入更有機會發展的技術部。
這個人跟我有一段時間有長時間接觸,算是有帶頭腦的人,要不是他們在台南,我們公司在台北,我一定挖角回我們公司。
以上供參考。
如果說你是工管系品保本科系出身的話,我建議你至少在考張CQE證照會比較好,往科技業發展,因為科技業的品保制度會比較健全,薪水也比傳產的品保好,也需要大量應用很多品保方面的工具,如6標準差,TS16949之5大核心工具,其實品保工作說起來是很複雜的(因為包含太廣)從一開始的DQE研發品保,SQE供應商品保,SPC,CQE客服品保等(處理8D,RMA分析)每項都很專業,只是看你想朝哪發展而已,不過只有大公司品保才會分比較細,小公司的話品保做的事會比較雜。
再者你也可以往認證單位當顧問師(輔導ISO或其他品質認證)總之品保有很多路可走,絕對不是只有檢驗這麼簡單。
我覺得當品保有一點很重要,自己的品質底線要很清楚,不要輕易被其他人影響一切照數據說話。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