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版很多應該都是大學聯考時代的人
當年只要筆試,考得好就能翻身,算是窮苦人家子弟逆轉人生的一條路。
出社會那幾年乃甚至現在,回想起來我很懊惱當年為何不認真唸書,
如果能多個幾分,就能碰到醫學系的邊,
即便重考也是值得,
畢竟醫科的收入實在是海放其它所有科系,
醫生年薪平均約五百萬,稍微厲害點的年薪千萬,工作二十年收入普遍破億,
社會地位更是遠在任何行業之上,不用看老闆客戶(病人)臉色。
只要聯考那三年認真拼,真的是一試定終身啊!
今年沒考到或是考不好,明年重考~
總比現在的志願序制度,全國前一百名,
第一志願沒上,第二志願竟然也排不上,
結果排到第十志願去了,甚至還有落榜的!
全國前一百名竟然沒考上學校,好不好笑?
號稱免試,結果大大小小的考試不斷,
繁星,推甄,最後還有指考,考的比以前還多!
-----------------------------------
公立醫院可能要主任才有三百萬的年薪,(球友)
私立醫院專科醫師接近三百。(球友)
自己出來開業的,才可能破五百,
有很多小診所,只有兩、三個醫師在輪,
幾乎全年無休,所有的風險要自己承擔。
年薪破千萬的,那幾乎都是沒健保的。
------------------------------------------
科技業輝煌的時代,確實很多人都年薪百萬,
月薪三萬多,靠股票一樣年薪百萬。
員工平均年薪千萬的聯發科更是紅極一時,
但並不是每個園區人都領那麼多啊!
園區也有很多沒上市、沒上櫃的,還有沒賺錢的。
像力晶,2006年中秋節發兩個月,羨煞一堆人,
沒幾年後竟然等待政府紓困,最後下市...
投對胎當然好,但是別人對你看法呢?
我想大部分都不是好的吧!
----------------------------------
我說聯考制度並沒有不好,並非它就是好的,
而是找不到更好的替代方式,反觀我們的教育制度卻是很差的!
有些很會念書的人,國小、國中、高中一路上都第一志願,
成績也名列前茅,最後因為大學念了類似中文系之類的,
畢業後竟然當個總機,薪水三萬上下,重點是這工作看不到未來。
倒不如考不上高中,去念職校,可能商科,可能工科,
至少比較有機會進到金融、貿易業或是科技業,
或許起薪也是三萬上下,但至少比較有發展性。
我真的想不透,除了英文跟數學之外,念高中到底有什麼用意?
我是覺得英文在工作或是生活上用的到,
數學可以讓你動腦筋去思考,發揮理解力,比較有用以外,
地理、歷史背那麼透徹道理有什麼用,考驗記性嗎?
論語,古文觀止,這些讓考古學系或是文學系的去研究就好了嘛,
99%的人都用不到啊!以前還有小小一本的三民主義,記得是50分。
在台灣90%的人,工作都跟在學校所學不相關,如何學以致用?!
真正能學到東西,都是在畢業之後,如當兵,職場,
有些職場比部隊還黑暗,就看自己是否要為五斗米折腰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