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低薪原因是因為不懂著尊重
總是一群嫌價格貴
不想讓付出給自己人
出國就當大爺拼命撒錢
前瞻建設是台灣該就花的基本的建設,只是沒有前瞻性可言。
一蘭拉麵還有一群鬼叫比日本貴,去看看香港一蘭更貴
台灣的經濟困境也讓許多矛盾凸顯出來。我們既希望改善勞動條件、驅除苦勞以鼓勵生育、提振內需消費,又憂心因此提高企業成本,影響生產、出口與就業機會;我們既希望有促進公平分配的所得稅制,又擔心高稅率影響攬才、留才。台灣經濟成長至此,問題多端,實應儘速凝聚共識,建立具長遠性、永續性的經濟成長觀,來調和前述種種矛盾。
像台灣這種逐漸進入已開發國家的經濟,不能再只為了利潤、產值而努力,也需顧及利益的分配分享與人民未來發展機會的創造,這正是包容性成長的要義。台灣的經濟若不能進化到把人當人看的境界,則所謂邁向已開發國家,只會是一場笑話。
要達成包容性成長,須先由養成尊重的習慣做起。台灣向來有「不懂尊重」的特性,不尊重土地、環境,也不尊重後代子孫。這種不懂尊重的性格,日常周遭舉目可見,併排停車、插隊上匝道等不正隨時上演,「無需尊重」竟是那麼理所當然、理直氣壯。
這種不尊重的性格,反映在經濟活動上,就是不願意面對、付出合理的成本。層出不窮的食安問題算是較極端的例子。且不說嚴重的假油與偽劣食品,市面上無數業者為了產品的色澤、賣相,便宜行事地添加了不該存在但絕不會告訴消費者的物質,且幾乎沒有人得以倖免這種不被尊重的對待,何其可悲。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