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一下~
常看到品保的職務提到要推動ISO或TS,這樣的工作職務內容到底是如何呢?
上網看到一些相關資訊,只有提到那是甚麼東西(好像是一些認證的東西),想請問~
這個工作內容是如何呢?(在職務上是怎麼運作?)
還請有經驗得幫忙解答一下~
其中又會依產業別或是不同領域去細分條文內容(例:ISO9001=品質,ISO14001=環境安全相關),
有取得ISO或TS認證的公司,通常在品質方面會比較值得信賴(畢竟有國際組織背書),
但通常會導入ISO都是因為客戶要求啦

另外,與汽車產業相關的製造業或供應鏈都需要有TS證書哦
(2016年改版後ISO/TS16949已更名為IATF16949)
關於「ISO/TS業務推動的職務內容?」
主要是看要負責新導入ISO系統?還是負責維持現有系統?
如果是新導入的話會比較辛苦,前期需跟認證機關接洽(例如SGS),
開始進行品質意識教育、建立ISO文件(品質手冊/程序書/SOP/表單)、
(如果是習慣用口耳相傳的方式教育新人的傳產在這個部分會卡關得很痛苦...需要耐心&溝通技巧)
之後還要進行內部稽核員訓練...
如果是負責維持現有系統,可能就是要主導內部稽核(通常一年兩次)、
安排管理審查會議、外部稽核(通常一年一次)...
我這邊只有簡單講一部分,有想知道什麼再問我
主要還是看公司怎麼劃分權責&公司對導入系統的重視程度,
畢竟很多經營層都是付錢了事的態度...
以上分享,如果有錯誤的地方再麻煩各位先進指正了
請問工作內容是否就看認證要有怎樣的條件(例如文件規範要定義清楚等等),要求和檢視廠內必須符合,然後請認證公司前來認證取得證照?
那請問若要擔任這樣的職務,需要有怎樣的證照(或是上課內容呢?)? 要如何取得?
PoseJJ wrote:
ISO跟TS是國際...(恕刪)
1.負責公司品保體系的建立,維護與提升。
2.推行並落實QA管理制度,以及品質管理活動。
3.主導內部稽核活動及外部稽核。
4.採用數據科學方式,追蹤、改善各項品質議題。
5.品質客訴危機處理。
6.推動客戶滿意度的改善。
7.負責ISO/TS體制之推行與維護、改版作業的規劃與推動。
8.全廠品質觀念的扎根與推廣。
9.品管人員的管理與能力的養成與訓練。
把範籌固定在第 #1 & #7項的工作內容
基本上這是要確保公司的品質管理系統運作順暢
什麼叫順暢?
如果品質管理系統運作順暢的話
-就會有風險管理及改善的能力
如發生問題/不良品之後 -->品質會議-->原因分析/矯正措施-->訓練/標準化 ->問題不再發生
當然這是很難做到
當品質管理系統需要取得外部認證的話 如ISO/TS
基本條件就是要通過每年的外部稽核,順利拿到證書
把ISO/TS條文讀懂或上課(條文/內稽)或找顧問公司
之後比較ISO/TS條文的架構與公司現況---差異性分析/補文件
將作業流程和程序 標準化與文件化
最後以稽核 教育訓練和持續改善 讓品質管理系統 每天都進步一點
當然 出一張嘴很容易 做起來就很累 :XD
ISO 9001是一個適用於各行業的品質管理系統,也是入門的基本款。如果想要瞭解ISO 9001 QMS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的內容,建議你可以去找一些管理顧問公司或是驗證公司的ISO 9001相關的課程來入門。如條文解說,內部稽核員等課程。 如果瞭解後仍有興趣,也可以再上主稽的課程 (5天的課程),這主稽的課程就著重於稽核的技巧,以及CAR表的開立,稽核員的特質等方向做說明,對於條文方面反而少了。這些課程你可以在如SGS教育訓練中心的網站或是其他驗證公司的網頁中找到。
其實ISO9001:2015 (2015年版)已修改得很接近公司的經營管理的運作了。公司初步還是要決定ISO9001的適用範圍,以及在此範圍內的相關運作的流程。這些運作的流程通常都包含了,業務流程,新產品開發流程,採購、委外託工、物管流程,生產製造流程,出貨放行流程,不合格品管制流程,矯正及持續改善流程等。你一定會好奇,上面的流程怎麼會沒看到QA及QC的流程,那是因為在條文中QA及QC的功能已經納入產品實現流程中了(採購流程,生產製造,出貨放行流程)。當然還包含了一些支援及管理流程。如教育訓練,文管、基礎設施(IT,設備保養等)生產環境管制等。
管理審查及內部稽核活動在條文上並沒有要求一年要幾次,全看公司自已決定。而且管理審查也沒有說一定要開管理審查會議,也可以分到如品質月會,經營管理會議中去做討論。
最後品質管理系統的最重要的精神是---持續改善,這也和PDCA兩相呼應。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