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一位台灣朋友見面,
閑聊到以後我們要不要把兒子蛋堡從北京送到台北上國小,
我說孩子上學的事情簡單,台灣的教育資源相比北京對我們來說負擔小的多,
北京的國小排行榜是階梯性的,
家長往往拼勁全力買學區房進好學校,
學區房在北京的起步價格是100,000rmb/平米,
那麼問題來了,
我是北京戶籍,到了台北做什麼,朋友給出了建議與幫助,
在北京德企總部做高管與投資人和政府的溝通工作,
他說可介紹我到台北做他們台灣公司的PA,
還要學下來PMI的執照,
收入減半到150,000rmb per year
還可能因為是大陸人和新人被欺負
他隨口講的,我們只是閑聊
身邊很多台灣的朋友,
他們在北京打拚,
確實有一種回不去的感覺,
工作的機會和薪水確實太少。
-----------不再回應討論----------------------
連我老公一個離家打拚的台灣人
都被喊話「不要回台灣」
那我,冷眼看薄涼~
-------------------------------------------
昨晚感恩節,我和先生一起參加台灣大叔的感恩節聚會
我們的婚禮是他幫忙主持的,
一位德高望重的前輩,我和老公都很尊敬他,
一見面很惦記他的緣故,我說:您多了一些白髮了呢。
他笑著說:對啊,明年都70歲了!
席間,大叔的太太聊到想家,想回台灣,然而她更理解大叔,有一天他想回到家鄉,他們再回去。
家庭聚會都是大家一起下廚,
年齡大的人,不喜歡晚上吃油膩吃太飽,
做了一碗湯麵,兩個香菇,一點青菜,兩片醬牛肉,
他直誇我做的好,吃的特別舒服,
最後鄭重的謝謝太太一直的陪伴,想念台灣會帶她落葉歸根。
離開台灣,來到大陸,這裡有一群數目龐大的台灣人,
他們不都是有錢人,他們每一個人背後都是一個故事,各種各樣的原因離開,
男人離開為了事業,其實還不是為了家,為了給家人更有保障的生活,
我能理解對我的不友好,
但我不能理解你們竟然對身邊的來大陸的親人同胞朋友同學不友好,
」不要回來「,多麼冷漠,普通人過著普通的生活,家可回,回不去的是家鄉。
我們考慮要孩子回台灣念國小,是因為他身上有一半是台灣的血液,不為其他!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sachiel wrote:
還不就是貴國政府的德政
甚麼經貿協議都不給簽
出口競爭力就先被關稅狠狠打一拳,整體經濟怎麼可能會好
一邊吸納台灣走過的經驗,一邊釜底抽薪斷台灣的經貿自由
然後再來笑台灣人不爭氣(恕刪)
加入了東協,簽了FTA
大老闆賺了錢,台灣的勞工就大加薪脫貧了?
台灣之星4G wrote:
台灣人短視近利
只知道降低成本,卻不知要創新
跟中國產品現在從互補到競爭
成天只知道想著中國市場
人家會不買小米來買你HTC嗎?
這就是過去跟中國走得太近的下場
哪家大公司不想吃中國市場?
HTC在其他國家就賣得超好?
我們歡迎各國人材到台灣發展
但到異鄉發展,向來就是人去適應環境
台灣應該有不少的陸資背景企業
您可以去談看看
天災人禍我們避免不了,但車輛主被動安全,我們可以有選擇的權力!!!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