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甚麼叫做會讀書?



常常看到學生嫌考試難,我就直接問,你會不會背九九乘法?

你可知道當初要讓你們這群學生背起九九乘法,小學老師教到哭的情景?

但對國中生九九乘法可是必備的,你不會才是奇怪,讀書就是這個道理,如果你不會,就回去讀然後劃重點,如果你書上完全空白,甚麼東西都沒有然後要考高分,呵呵。


考試是甚麼? 從一堆考題抽出一堆前人考得很膩的題目,而且最重要的這些都是選擇題,意思你根本"不用背"。

我考過國考後才知道甚麼叫做"要背起來"的等級的怪物題目,我花了一年的時間重複讀同一個科目,考簡答題結果是有可能上場可能沒準備到考的題目,題目也不會給你任何線索,你如果寫不出東西,連 60 分都不一定拿的到,這種怪物等級的考試才是"要背起來"。


選擇題是甚麼可笑的題目,唯一真正有挑戰的就是理科,物理、數學,真正需要計算過才能挑戰過的題目,其他的科目都可以靠亂猜拿到分數。

文科就像是除草,你得死命除草,但是你不一定有能力把每一片草地都除完,你除完前面後面就生出來。

理科就是咬鐵塊,你咬下去痛的眼冒金心,你永遠不會能適應這種痛,你只能"習慣"忍受這樣的痛苦,把每一題都用全力計算下去,你能拿幾分就拿幾分。


學生在靠北時候,我只講看看四周吧,只有你在受苦?

你有覺得其他在考場上的人很舒服了?

責怪老師、責怪題目、責怪對手前,你有盡力過?


---


考試無聊而且重複,重點就不過是複習

但是我人生中從來看過幾個願意認真複習的

國中三年共有六冊,有幾個人真的每一本"都看過"?


六冊都看過一遍的一定是全班第一,不然就是永遠班上前三名

六冊都看第二遍的一定是全校前十名的常勝軍

六冊都看第三遍的一定是全國排名前百名的怪物等級學生,如果那些覺得才前百名爛的蠢材,不要忘記全國有固定幾萬個考生同時考試。

六冊都看過五遍以上的人,真的我認識一個學生很無聊,從拿到書就當作休閒來看,結果他國中大會考就考滿分,簡直是我們國中的傳奇人物了。



80%以上的學生連看過一遍都沒做到

另外15%願意看過一遍

最後的5%看過超級多遍,簡直就像是浪費人生一樣,但是這群人幾乎到到所有的校長獎、獎學金、書卷獎



你會不會讀書,能不能讓自己小孩知道甚麼程度叫做會讀書?

重新想想吧
2016-09-09 13:00 發佈
有種東西叫天資,
我以前學生時代英文課本看了百次還是不懂,數學不用老師教看過一次就會了,
而且台灣技術斷層很嚴重是眾所皆知的事,別再強迫沒辦法讀書出頭的孩子讀書了,他可以有更好的路。
這只代表中華民國教育體制的教育效率低落,沒有真正的因才施教。
每個人都有天生或成長環境賦予的特長,但我們教育體系從來沒有真正去妥善利用這些特長來引導學生未來的出路。

aznt2000 wrote:
有種東西叫天資,我...(恕刪)

小弟更誇張,光是同一科英文,課本上的音標、文法到現在都還看不懂,但英文聽說會話不用準備就可以考高分,即便是看到沒看過的英文單字也可以八九不離十的念出讀音,而且現在英文發音比以前英文高分的人還標準,跟英語系外籍人士可以直接口語對話。
我的強向跟別人完全相反,但學校考試計分永遠都是採計我的弱項。
我一直到了出社會才真正了解到,不是我英文真的很爛,而是學校英文教育方是根本不適合我的學習邏輯,而出社會後也才發現以前在學校英文強的人只是強在學校考試上,真正的生活運用其實有很大的障礙。
別讓任何人告訴你,你不能做什麼。 即使是我也一樣。 如果你有夢想,你就要去捍衛。 你想要什麼,就要努
笨笨大龜 wrote:
常常看到學生嫌考試...(恕刪)


讀書最重要的是專注力,有些人的專注力較差,過動問題,沒被治療

讀書真的沒甚麼,會做研究才是讀書後的最高境界,不會做科學研究讀了也是白讀

考考公務員,當當老師就叫會讀書嗎??還差得遠,那叫會背書

台灣重視的是背書而非讀書與研究,台灣本土得諾貝爾獎的人是零

中國最近產出一位女諾貝爾獎得主,那種東西才叫讀書與研究

台灣最缺乏的正是科學研究,請一堆混學歷,不知甚麼叫研究者來做研究,來教書

這才是台灣最失敗的教育方式所在
笨笨大龜 wrote:
常常看到學生嫌考試...(恕刪)


請問樓主是老師?

1."你可知道當初要讓你們這群學生背起九九乘法,小學老師教到哭的情景?"

小弟6年級生,當年背99乘法,老師上課教過一次怎麼推,然後在聯絡簿上寫"請家長教導學生背誦"
我爸花了兩天的時間在晚餐飯後"親自督導"我背99乘法,就212.224.236.248...這樣大聲背出來
2天後考背跟默寫,錯一個多背1遍手抄10遍...
一個禮拜後我就用抽考的了,4520.6424這樣..

教到哭....這個

2."文科就像是除草,你得死命除草,但是你不一定有能力把每一片草地都除完,你除完前面後面就生出來。
理科就是咬鐵塊,你咬下去痛的眼冒金心,你永遠不會能適應這種痛,你只能"習慣"忍受這樣的痛苦,把每一題都用全力計算下去,你能拿幾分就拿幾分。

國中三年共有六冊,有幾個人真的每一本"都看過"?
六冊都看過一遍的一定是全班第一,不然就是永遠班上前三名
六冊都看第二遍的一定是全校前十名的常勝軍"

當老師的夢想就是得天下英才而教之....
想當年班上幾個天資聰穎的資優生,老師對他們總是寵愛有加
當然,有的是家長就是高知識份子,早一步就提前進度了,成績當然好
但...真的也是有天資好的,家裡是賣便當的,六日還要幫忙包便當,國小就被選進數學營的,還是家長不想,老師硬推薦的

你是不是都沒遇過天資好,但沒什麼在念書,成積就是比人家好
我的求學過程遇到過幾個...玩比誰都會玩,但成積就是好
看到這些都是"會考試",

工作幾年後才體驗到什麼叫"會讀書",

就是在你翻開書本時心裡想的是"喔~~原來別人也是這樣做",或是"原來還可以這樣做"。

笨笨大龜 wrote:
常常看到學生嫌考試難,我就直接問,你會不會背九九乘法?

你可知道當初要讓你們這群學生背起九九乘法,小學老師教到哭的情景?

但對國中生九九乘法可是必備的,你不會才是奇怪,讀書就是這個道理,如果你不會,就回去讀然後劃重點,如果你書上完全空白,甚麼東西都沒有然後要考高分,呵呵。


考試是甚麼? 從一堆考題抽出一堆前人考得很膩的題目,而且最重要的這些都是選擇題,意思你根本"不用背"。

我考過國考後才知道甚麼叫做"要背起來"的等級的怪物題目,我花了一年的時間重複讀同一個科目,考簡答題結果是有可能上場可能沒準備到考的題目,題目也不會給你任何線索,你如果寫不出東西,連 60 分都不一定拿的到,這種怪物等級的考試才是"要背起來"。


選擇題是甚麼可笑的題目,唯一真正有挑戰的就是理科,物理、數學,真正需要計算過才能挑戰過的題目,其他的科目都可以靠亂猜拿到分數。

文科就像是除草,你得死命除草,但是你不一定有能力把每一片草地都除完,你除完前面後面就生出來。

理科就是咬鐵塊,你咬下去痛的眼冒金心,你永遠不會能適應這種痛,你只能"習慣"忍受這樣的痛苦,把每一題都用全力計算下去,你能拿幾分就拿幾分。


學生在靠北時候,我只講看看四周吧,只有你在受苦?

你有覺得其他在考場上的人很舒服了?

責怪老師、責怪題目、責怪對手前,你有盡力過?


---


考試無聊而且重複,重點就不過是複習

但是我人生中從來看過幾個願意認真複習的

國中三年共有六冊,有幾個人真的每一本"都看過"?


六冊都看過一遍的一定是全班第一,不然就是永遠班上前三名

六冊都看第二遍的一定是全校前十名的常勝軍

六冊都看第三遍的一定是全國排名前百名的怪物等級學生,如果那些覺得才前百名爛的蠢材,不要忘記全國有固定幾萬個考生同時考試。

六冊都看過五遍以上的人,真的我認識一個學生很無聊,從拿到書就當作休閒來看,結果他國中大會考就考滿分,簡直是我們國中的傳奇人物了。



80%以上的學生連看過一遍都沒做到

另外15%願意看過一遍

最後的5%看過超級多遍,簡直就像是浪費人生一樣,但是這群人幾乎到到所有的校長獎、獎學金、書卷獎



你會不會讀書,能不能讓自己小孩知道甚麼程度叫做會讀書?

重新想想吧


文不對題,標題在說的是"讀書",內文講的都是"背書"

一個是死背+活用
一個是純死背
不查看,不處理及不回覆任何私人訊息,私訊一律砍掉(包括01管理員的文章刪除通知,這哪是私人訊息?)

mark0826 wrote:
國中三年共有六冊,有幾個人真的每一本"都看過"?
六冊都看過一遍的一定是全班第一,不然就是永遠班上前三名
六冊都看第二遍的一定是全校前十名的常勝軍"


名次為相對,而非絕對

也就是你絕對分數再低
只要其他人分數比你低,你就是第一名


如果連這種簡單的道理都無法參透,那就沒辦法了
不查看,不處理及不回覆任何私人訊息,私訊一律砍掉(包括01管理員的文章刪除通知,這哪是私人訊息?)
如果樓主所謂會讀書的定義是成績很好

只能跟你說世界上什麼事情都是講天賦的

沒有天賦,再怎麼苦練

也是達不到天才者的十分之一

如同你怎麼練怎麼投

若你沒有投手的天賦

你怎麼練也練不到球速150

天才者,真的是可以作到過目不忘

記得個人高三時每天認真念書

小強者同學從來沒看過他在念書

不是打球就是睡覺,再不然就是去聊天

偶而就像翻小說一樣翻翻課本

莫名的就可以考個全校前幾名

聯考時也考了全班第一

等他進了大學

卻發現他認認真真的念數學

只能勉強考60分

考試前才翻翻書的同學

還一邊抱著吉他

隔天考了90分

這才發現人外有人 天外有天

天才還有更天才

念了一年就不念了

發現既然念不贏那些怪物

乾脆就跑去考個社會組

就靠從小看看課外讀物

沒準備也考個國立大學來唸唸

只能告訴你

人比人氣死人

回歸到念書的出發點

讓自己上課專心聽 下課也專心玩

聽清楚融會貫通

尋找自己的興趣與長處

才是重要的事情





樓主的會讀書(讀冊)應該是台語的說法,就是考試成績很好的。

我小學市長獎畢業的,國中則是班上前5,高中是第一志願公立高中,成績大概都排在20名後,上了高中才知道什麼叫"頂尖"學生,天分+努力用功缺一不可,那些人後來都上了台大醫科。

天分是什麼?
語文能力、記憶力、推理能力、邏輯能力等等,俗話說舉一反三,這是這些能力的綜合表現。
能力達不到的,再怎麼用功、再怎麼補習、再怎麼重複練習,成績就是有上限,但是可以達到一定的水準,譬如前10%。反之,有天分的,不用那麼用功,還是可以達到前10%,不過要到達頂尖前1%的,就是要天分與努力皆有才行。

不過對於準備考試,還是有"訣竅"的,這個跟努力就無關了,叫做"抓重點"。
頂尖學生就那麼些個而已,絕對不會剛好就是你,那天分中上、努力也中上,考試分數要怎樣再提升呢?靠的就是"重點"式準備考試。一個人的天分有限、時間有限,你把時間平均分配在每一科目上,那無法達到最佳CP值,最佳CP值應該是攻強護弱,也就是拿手的科目花更多的時間,不拿手的科目花少一點時間,拿手的科目多練習參考書,不拿手的科目只讀教科書,範圍的小科目多花時間,範圍大的科目少花時間。

舉實際的例子,我準備大學聯考的時候,物理是我的強項,所以我花較多時間,又讀課本又做多本參考書、模擬試卷等等,而化學是我的弱項,所以只讀課本,參考書一概不看。英文我並不拿手,也是只讀課文,文法基本放掉。國文的話,那時還有2本中國文化基本教材,我是直接丟掉,完全沒看。我那個年代還有考三民主義,只有薄薄2本,卻佔了100分,馬上列為重點中的重點,這一科佔我最多時間,還自己整理筆記,出模擬試題(是的,我自己出題考自己),每天都要練習,我都覺得我快變國父了。

就這樣,考試成績也如我所料,物理最高80幾分,再來三民主義70幾分,其它就5、60分,化學最差40幾分,不過考試是算總分的,上知名國立大學還是沒問題的。

所以,準備考試是有技巧的,尤其是總和式的大考,我們不是頂尖學生,就不要學人家每科都要強,要懂得抓大放小,像我三民主義讀到要變國父了,還是輸我們班第一名上台大醫科的,他考80幾分,所以真的是有天才存在的,我們平凡人還是要精打細算才行。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