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會說台灣老闆都是慣老闆,是壓榨員工的元兇,雖然不可否認這類老闆很多,
但我覺得還有一大部份的經理人也是元兇,很多老闆都把公司放手給總經理、營運長之類的經理人來管理公司,
這些經理人為了拿績效給老闆看,在無法拿出好看的營業額績效時,所以往往都用壓榨薪資的方式來控管成本
讓管理數字好看一點,基層人員和中低階幹部的表現,老闆往往都看不到,
所以經理人就都不替表現好的人員升官和加薪,一來怕功高鎮主,二來繼續壓低人事開銷當個人績效。
如果每個公司的經理人都鼓勵底下主管提報努力且對公司有功部屬加薪申請,
各階層主管也都會主動替自己有努力的下屬提報加薪申請,而不是都等大家拿離職單來要求加薪的話,
這樣台灣勞工的薪資還會像現在如此低迷嗎?
cckm wrote:
上面真的這麼大方,基...(恕刪)
那也是對 "少部分" 人,才會有加薪..
比如每年找出5% 10%的優秀員工 給加..
單位 及 部門主管需要績效貢獻給股東
要人去開源,也要少用人去作節流.. 底下的人跟著就事多..然後就責任制了.
你肯帶頭當牛..這些經理人自然就拿你當優秀員工啦..
等大家都當牛了,所謂優秀員工 我看順眼就是..
一層層下來..最底層的自然錢少..
因為小主管錢也沒多幾千..
再來搞組織扁平化..當所有主管都要巴結老闆與股東.. 自然又再次壓榨員工的薪水
大股東 大老闆 都希望對員工好一點..(愛錢也愛面子)
但這些老闆們卻不對幹部、主管要求少賺一點.. 或同意多用一點人..
對這些主管只會用數字數字數字,少賺錢就是主管幹部的問題..
於是..主管、幹部們為了要賺錢保住飯碗..又把腦筋往底下薪水去酌磨..
主管、幹部 <--- 這些白領
如果薪水也跟著高了..自然底下人月薪也會往上疊高..
但這些人為了討好股東 老闆,為了競爭可以接受低於行情 (很多都是由底層升上來的.. 卻可以不要求相對的薪水)
自己要少領,卻禍害了多數人的加薪權利..
人事成本是固定的,在財務報表損益裡佔的比例也少
壓榨薪資老實說根本不能讓管理數字好看一點
多只能減緩虧損時的資金壓力,擠一些帳面現金做周轉而已
別誤會了!
雖然薪資佔成本比例低
但在商言商,能用五塊買的東西你幹嘛出十塊
當員工時罵慣老闆
等自己當老闆時肯定也不會用高於行情的薪資雇員工
即使是台積電這種世界級企業
底薪也是用行情在給
公司賺錢是用獎金績效的名義獎勵員工
但獎金績效是砍掉不用報備,員工無法抗議的
鴻海同樣以績效獎金好聞名業界
但是四川賑災事件後,端午中秋獎金從此直接變成0元
誰能說什麼?
想讓自己的底薪行情好
除了努力累積學歷經歷人脈別無他途
如果學歷上不了檯面,經歷勝不了他人,也沒機會認識關鍵人物
說真的就不要吃看碗內看碗外
因為碗外的世界不屬於你
把手上的工作做好
養活自己貢獻社會都是完全沒問題的
公司賺錢的部門由於市場寡占加上已經到成熟期, 營收很難成長
加上有小廠商在市場上殺價競爭, 公司為了營收也殺價競爭
結果就是營收雖然維持一定水準, 但是淨利就是下滑
而可笑的事情是每年都訂KPI淨利目標要到幾個億, 結果每年都達不到
甚至需要做點會計帳才能勉強交差
因為營收不成長與營業利益下滑, 於是把腦筋動到設備與薪資上面
獎金呢, 縮減再縮減, 甚至開始訂出罰則會倒扣......
該買的研發設備不買或是要爭取很久, 新產品Server改用文書機取代...
離職遇缺不補, 不然就是開低於業界均值的薪資, 變成新手洗經歷.....
每個部門進力壓低各種成本, 為的就是達成淨利目標
而公司競爭力就這樣一點一點的流失...
有能力的人看不下去離開了...
阿薩布魯的人一待15年卻不資遣.....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