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期限內,完成一些根本不能預估完成時間的工作呢?
例如:研究一個新問題的答案;研發一個確實買的好的新手機;設計一款新服飾、新建築、絕妙的藝術品…等,這些事情都是結果的標準很明確(問題有沒有得到答案、新手機新不新有沒有市場、建築樣式客戶喜不喜歡),但要達到這些標準,所要花的時間卻是非常不明確的工作。因為這些大部分都需要靈光一閃,需要一些機緣,有時侯睡覺時會想到答案,有時洗澡時看到自己的美體而造出了絕世建築,有時是在上大號時或吃飯時。
為了不要錯失靈光一閃的瞬間,很多人都會持續工作(找資料、胡思亂想、胡亂嘗試、持續實驗)直到真的很餓,餓過頭了才去吃、很累,累過頭了才去睡,因此經常是作息亂糟糟的。
請問有經驗的人,都是怎麼在教授、老闆、客戶所要求的時間內,確實的完成這類無法預期時間的工作的?
(例如碩士班完成研究的期限,最晚四年,但是實際上一個問題何時找到解答,根本就無法預期!能在兩年內完成這個工作的人,我想一定是有許多經驗可談吧!)
你知道、我知道、老闆也知道,以下方法供您參考,乃我十數年來研發工作之結晶。
(一)訂定方向
譬如:我要做現在市場上最好產品的"加強版",或是做現在市場上沒有但有潛力的產品。
當然,一開始你絕對無法定義甚麼方向,因為東南西北分不清楚。
在我們研一的時候,為何老師都要我們閱讀大量的文獻呢?!因為你必須先了解別人在做甚麼!!
免得你洗澡時靈光一閃的好概念,苦苦花了幾個月搞出成果的東西,結果別人早就做過了。
這個階段,需要閱讀大量的資料,整理資料,分析資料。(其實這些資料都是你這階段對老闆的產出)
發現現有的產品有何不足,又消費者有何需求,公司有沒有能力將之補足。
又或可能發現新的領域,雖然沒有明確消費者需求,但是可能有掀起浪潮的可能。
真正的靈光一閃,是你已經看遍所有東西,而靈光閃出並不在裡面,才叫靈光。
因此,不要埋頭苦幹。切記,創新的根本在抄襲,抄襲就是讓你去找出別人的弱點(不足或沒有)。
最後,讓老闆(或教授)拍板定案,才開始啟動第二階段。
切記,這過程很必要。因為若你沒有跟別人"比較"你的東西,沒辦法顯現你東西的好。
林志玲之所以美,是跟別人比出來的。用另外一個例子...
去酒店第一輪碰到個美女,是人都會想說後面還有更好的,你一定會看完所有妹子,才會回去挑第一輪那個。
老闆的心態就是如此,讓他"比較後"認同你的東西,才會投資源,或接受你再花第二階段的時間。
(二)籌備糧草
訂好方向後,基本上要做甚麼東西也確定了。
從你第一階段抄襲別人的東西時,通常可以知道有甚麼東西、事項是需要完成的。
把它們條列出來,排定優先順序。如果能利用公司現有資源完成當然好,但若需要添購新設備或是外包...
在還沒真正開工前,把要花錢的部分,詢好價錢,一併呈核給老闆,勢必要老闆拍板才能做數。
三軍啟動,糧草一定要事先備齊。如果老闆評估後,作罷,那麼至少三軍留在原地,不致虛功。
當然,老闆不是那麼簡單拍板的。一定會問你,有沒有更低的價錢,或是未來市場的規模能不能把錢賺回來。
基本上,談到要花錢,這階段的工作都是水磨的功夫。聯絡廠商、市場調查、技術搜索...。
這些工作,其實對人的成長很有幫助。即便最後老闆決定關案,你也籌備了下一個任務的能力。
(三)決定方法
有了錢、有了人(老闆派發)後,就可以把你已經條列好的工作,依優先順序指派下去了。
當然,因為是新的東西,即便別人已經做過(你也不知道人家怎麼做),一開始恐怕也是試誤法做地毯式搜索。
在這階段,通常跟老闆報告的都是"失敗"的消息。但是切記,人要在失敗中成長,你可以跟老闆報告:
「我們為什麼失敗」「從這次失敗我們學到甚麼」「預計下周開始怎麼做」...
這很重要,如果一個員工只會回報失敗的訊息,很快就會被打入黑五類,而且老闆可能對這案子信心不足,隨時可能腰斬。
但若老闆看到你已經知道失敗的原因,並且知道你已經思考如何避免失敗,基本上你已經在成功的道路上了。
方法總是會試出來的...重點是你有沒有給老闆信心與耐心等候。
[後記]
當你試誤的次數越多,你對完成一個項目要抓多少時間會更有感覺。而且對成功方法的嗅覺會更敏銳。
第一個成功,可能會耗掉你一年,試誤數十次。但是往後的成功,時程會越來越短,試誤會越來越少。
共勉之。
想當電子工程師 wrote:
如何在期限內,完成...(恕刪)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