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UBER開一段時間 開始體諒小黃了? 還是只是個案

小弟的朋友因前公司的薪水不優
辭職開UBER
開了一段時間 找小弟訴苦
說小黃原來真辛苦 自己開當了司機才看到
撇除煙味外
車上有異常體味 車舊舊的 遇到偏遠短程擺臉色甚至不接
他說如果他也開個五年十年 可能也一樣吧
還是找其他工作實際

兼差時真的不會想太多
只會看到 每周又入了多少
比較原本公司 合法百大上市上櫃公司
外勤維修送貨 一堆鬧區根本沒規劃
送貨 維修人員的車要停哪邊
公司只會說 停合法的停車場 公司出停車費
偏偏鬼島什麼沒有 黑心店家特多

像 中壢火車站前面省道 警察局對面的停車場
車停好 事情辦完要離開 機器印出來的竟然不是發票
只是形狀跟發票一樣的白紙
朋友整個超火大 說這樣公司不給報 要自己吃停車費
連絡不到管理員 去對面警察局 警察局什麼都不想管 什麼都不知道
這樣算光明正大逃漏稅嗎 還在警察局對面耶

還有一堆手寫單的個人停車場
也都不能報帳

或者真的沒辦法停車 合法車位至少兩公里外
貨物又笨重 停店門口 搞定出來 只剩粉筆字
也要自己叫計程車去領車 罰單自己吃

什麼 你說停很遠慢慢搬過來
這種違反人性的行為 你會做一次 兩次 後來呢
再說再用同儕壓力 你怎麼效率這麼差
要搞這麼久 拖累其他進度
你會怎麼處理
反正老闆上面爽爽嘴砲 下面慢慢互咬
最後都是自願妥協 出事就老闆沒講 你自己要這樣做 跟公司無關 XXX

整個超火大
老子幫你公司做事 因為你的業務
而有其他開銷 或是 真的沒辦法 與法規有些衝突
公司不吸收而是轉嫁給基層勞工
說不只他這行 其他一堆要開車到客戶的工作
十家有九家公司都一樣
要賺這錢 風險轉嫁給基層員工
說他們休息跟其他人聊天都這樣

說比照UBER 其他不說 那是公司跟政府的事
只看基層人員 UBER對司機的風險就是
開車勞頓 恩 自己的身體自己掌握 沒人逼你 想休息就休息
會被檢舉 因UBER的業務導致車無法使用 補助代步車費 或是代步車 相對來說 基層人員沒有損失或損失不大
一堆運輸維修業 因公司業務 必須違停 不然無法達成客戶要的時效 又不吸收這成本

只看到這邊好像不錯
吸引不少人跳UBER
朋友說 到UBER 開始有做有錢 沒做沒錢
也要開始算成本了
之前兼差 不介意
現在算了才發現 小黃不愛短途跟偏僻地點的原因了

雙北地區 車很密集 雖然客人多
但是車更多 一小時一到兩趟差不多
短的60~80 一般的120上下 200~500以上 跟中樂透一樣
比重大概5 4 1吧

買車60~80萬 20~30萬報廢
一年稅金12000
保險乙丙式 1~3萬 小黃的可能貴了點 不清楚
保養 耗材 油錢 一公里2~3塊
算下來一公里基本支出就5~6塊了

他說當正常上下班跑
08~19 上班 下班 車程兩小時 吃飯一小時 上班八小來說
一樣08~19回家 一天里程約250KM PS 朋友說 跟很多人一樣 桃園上去跑 來回先去100公里
扣掉抽成約1900~2500 抓2200好了
成本就先去250X6=1500 一天其實400~1000 比時薪120的打工仔還不如
當然也有一天破五千的 跟中樂透一樣就是了 都長途
如果說合法抽稅 朋友說 歡迎歡迎
所有工時 收入都有紀錄 這樣的薪水 抽個鳥阿

兼差的時候 看不到的 現在都回來了
原本只看 一個禮拜入一萬到兩萬
挖 月薪4~8萬耶

真的有進來這麼多沒錯 都拿去給車吃了
自己吃什麼
等待的時候開始不敢發車開冷氣 耗油 久了一定會有身體的汗臭味

客人叫車 兩公里 1900信義區 塞車去就10分鐘了 找客人2~5分鐘 可人去兩公里的旁邊
還不算等待時間 半小時就去了 實拿5~60 扣基本耗損30~40 剩下20~30

YA 客人去遠遠的石碇 實拿200 爽爽的 夭壽 這邊兩個小時沒人叫車阿
殺回去15KM空車 還有痴痴等待的時間 根本哭哭
朋友說 開了UBER 開始體諒小黃車舊 車有異味 拒載短程偏遠客了
除了 煙味跟檳榔味是各人造業外

朋友最後跟我說 還是回去找份工作吧
錢入很多都吃不到 這是我朋友開兩個月的心得
除非想看妹拉 乘客超過六成都是年輕正妹 真不知道那些正妹怎麼這麼有錢
不曉得是個案 還是普遍情況呢
2016-05-05 15:53 發佈
死阿

利潤太低不要做

賺那種乞丐錢有何屁用
Uber為啥抽成要從20%升至25%有點高 是太多人加入 還是彌補公司虧損
無聊跑跑車賺賺零用錢會覺得沒差,如果是當成兼差賺錢,甚至是當成主要的生活收入想法就不同了。
我是小黃司機.目前加入XX大車隊.
坦白說,個人覺得UBER對我衝擊不大,因為我很少逗留在台北市.
上次看新聞說UBER目前車輛有3000輛.

我覺得如果XX大車隊自己多收1000輛車可能比UBER的影響還大.
因為UBER會影響的是各大車隊,分攤之後影響可能沒那麼大.

我看目前更大的影響在陸客銳減,我已經兩個月沒載到一個陸客了.
之前每天都至少會載到一趟以上.

今天新聞說旅遊業者已經叫苦連天,遊覽車都準備賣了.
說不定又會有數千遊覽車司機加入小黃行業.

我看再這樣下去,我乾脆逆向操作去開UBER算了.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