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是台灣人很愛比較薪水的國家。常常看到台灣人去一趟東京或大阪,就跑回來大說特說日本社會狀況。卻常常沒去思考,日本是台灣10.5倍大,東京跟大阪可以代表全日本嗎?而中國更不用說了,是台灣的百倍大。卻常常看到台灣人,跑到北上廣就以為看到全中國。仔細想想,台灣人常常都把北部跟南部拆開來說了,為什麼看國外時候,會變成單眼思考?
首先給大家看看日本政府類似勞動局統計的數據。這是社會新鮮人的第一份薪水。

大家可以直接看左下角比較快。高中畢業15萬8千、短期大學17萬4千、一般大學20萬4千。
不過這要注意兩點,日本人一般說薪水都是指未扣稅、保險等情況下。而日本的學歷差距,在這邊跟台灣也不一樣。在日本你可以很容易看到,兩個人工作的內容一樣。卻只是學歷不一樣,導致薪水也不一樣。

隨著日本25年的不景氣,竟然有四成日本人年收入不到三百萬。


而這兩張表,與其看平均收入,不如看右邊的中間值,更能代表普羅大眾。
只是這幾張表貼出來,也許有在日本工作的人要急著跳腳。
「我周遭工程師都年收400萬以上」又或者「我朋友在東京工作,說這根本不準」。
其實這是網路上一個很好玩現象。往往強者都是我朋友我親戚,而非自己。
而你在看經濟數據時候,會有「大麥克指數」或者「星巴克指數」。但是找不到「LV指數」或者「法拉利指數」。
因為前者更能代表普通人,後者只能說明社會中的少數人。
在這裡為日本工作做一下總結。普遍日本大學生剛出社會,把稅金跟保險、養老金這些扣一扣,拿到手約17~19萬日幣。當然,如我上面說的,如果你在極少數非常有競爭力的公司工作,拿到手肯定超過二十萬。但是這無法代表一般人。
而日本工作,看來薪水跟台灣或中國沒相差很多,為什麼很多人想到日本工作。甚至還有很多中國人偽造證件,就是為了來日本賺錢。那是因為一個人在當地生活,還要把食衣住行考慮進去。光是人每天呼吸的空氣,日本就比台灣乾淨很多。我去麥當勞吃東西,一般也都是把皮包放桌上,就進廁所裡面。因為治安比台灣好,會讓你明顯感覺得到。
我有一位跟我關係不錯的中國工程師。他就是為了環境,想盡辦法想要待在日本。雖然他說,他回中國工作,賺得錢可能比日本還多。但是健康這種東西,是再多錢也買不到的。他希望自己的下一代,能以日本為跳板,有更好的未來。當然,也有是為了男女朋友,或者為了工作經驗留在日本的。
我在日本六年半的生活經驗是,日本人生活水準比台灣高,但是那差距並沒有很大。但是台灣人來旅遊,因為是旅遊,所以只會看到美好一面。實際生活就會發現不好的一面。再住久一點,就會發現,想要在事業上往更高處爬,就必須要回國發展。除非你工作能力很強,不然一般人都會碰到「天花板」。
文章最後想質疑的是,常常有人說在北上廣賺大錢。
那為什麼中國人還要偽造證件來日本?
大家都去北上廣掏金不就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