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曾經有過卡在"迷茫期"的日子
在就學時期,都是到作業廠或是餐廳打工,那時覺得賺個1~2萬元已經足夠。
出社會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旅行社當業務
年平均月薪:22000~25000元 大概是在10年前吧
每天自己帶便當,省吃簡用 (因為台北市生活大不易)
在四年的時間存到了人生第一桶金
一次的二專的同學會,聽著大家在比較薪水,賺的薪水都比我高
那時我也迷茫了,我...這種薪水,如何成家立業?



過了兩三個月後,我辭職了,帶著積蓄去日本念語言學校一年 (所謂的學一技之長?)
回來後,戶頭剩不到1萬元。



回來的隔年,也發生了大大小小的事,最嚴重的到右手手指韌帶除了大姆指外,其它四隻全斷。
整整6個月無法上班,都在復建,雖然有保險理賠,但是還是要生活,一度過著啃老族的日子
後來不需要復建後,去飯店當大夜櫃檯,過著日夜顛倒的生活
當然薪水是比較高,但身體也一直變差,尤其是肝指數,在年度健檢時,都是紅字
到了2年多前,奉子成婚,當上主管,不過也加上上班環境被小人"衝康"
忽然重擔都壓在身上
離開前的半年是我最難敖的日子吧
每天12H的夜班,加上人員不足,還要跨白天班
曾經一個月下來,只休六天,但是所謂的六天休假是...
早上10點下班,隔天早上10點上班 <---這樣算一天休假
然後再晚上10點下班,隔天晚上10點上班 <---這不算休假,因為要輪班
也曾經連上16天班,中間只休一天 上述的休假方式
這段日子,我每天回家倒頭就睡,起床就是再出門上班。
或許有人會問,這樣的薪水應該很高吧??
我記得那半年我領的薪水是在43000元/月 算高嗎? 我也不知,但身體真的搞壞了。
也或許有人會說,不爽不會不要做!?
但...那時給父母的孝親費:10000/月 (住在家裡)
太座懷孕滿三個月後就沒上班了,一直到兒子滿一歲才出去上班
薪水的開銷,除了孝親費外,還有三個人生活費,保險費,及家裡的一些水電開銷。
剛好打死....(有在記帳,最大比開銷還是在三人的保險費,每月約一萬,另外佔多數的是小孩的奶粉跟尿布)
也可以說...非這樣的薪水不可。
好不容易等到太座出去上班了,我考慮許久還是提了離職
主要是這種上班時段讓我身體變差很多,再來小孩已出生,我在家的時間都是在睡覺,無法感受到天倫之樂
只有感覺到每天都是地獄般的輪迴。
因為當下只想脫離那痛苦的生活,沒有去考慮到後路
離職後,失業了三個月,中間雖然有找到工作,但是就做幾天就炒了老闆魷魚...
夫妻感情也一直變差,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
後來去找了旅行社的師父,探詢旅行社的狀況,考慮回去當業務
這時,師父勸我繼續呆飯店業
因為好歹也熬到一個小主管的稱號了,不要再重頭來過
這樣會白熬。
也因為這樣子,我又繼續找飯店業的工作
直到現在這間飯店的老闆找上了我
除了給我比原本飯店高的職位外,薪水雖有落差,但都是白天班 (8H/1天)
戰戰兢兢的過了半年,又調整了一次薪水,已經快跟之前工作差不多
但時間換算下來的話,薪水比例是比之前高了。
每天下班還可以回家陪小孩,放假也可以帶著家人出去走走
老闆也一直在開闢新戰場,讓我看到未來還有更多挑戰
說了那麼多,其實還是要跟大家說:對自己的人生有規劃~~可以少走很多冤枉路
我規劃不足(沒存款),所以遇到意外時,當了啃老族

我規劃不足(沒先找到工作),所以失業三個月

我規劃不足(沒工作),所以開始沒工作第二個月開始慌了,想回去自己知道不太合適才離開的工作

很幸運的是,好險不是失業太久,就找到了現在的工作
但人生也不能只靠幸運過活...



活了32個年頭,才發現...算不太晚吧??
總比等到4~50歲時才後悔沒規劃來的好...
希望有看這邊文章的人,如果還沒規劃的,可以好好的規劃一下,人生只有一次
無法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