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擔心未來的競爭力媽?

今年是我工作的第24年,雖然很久了,但熱情活力還算充足。近來因為出版新書,時常到電台接受各類節目主持人的訪問,不知為何,有兩位知名主持人不約而同問了我同個問題:「憲哥,你第一個工作做什麼?」

距離大學畢業還有幾個月的時間,我就得到第一個工作機會,是到一家上市公司的人資部門,擔任人力資源管理師的工作,工作的主要項目就是:間接員工的招募、出缺勤異常管理、福利活動的舉辦、建教生的輔導,以及員工關係的建立。

然而我回答兩位主持人的話語,最後都是:「24年前的工作,幾乎都被網路以及工作型態的轉變給取代了。」主持人一陣大笑之後,我的心中不禁一陣無奈與酸楚。

這跟我一兩個月前,每每看到電視新聞中報導的高速公路收費員自救會,越形激烈的抗議活動新聞雷同,除了感嘆時代改變,不禁對下個工作時代即將來臨前,全台職場工作者的應變能力,感到憂心忡忡。

我想說的是:電子收費趨勢不會因為抗議而改變,世界前進依舊,無情也依舊,但還是有人能從容應對改變,坦然接受無情的世代降臨。

你的工作還會存在嗎?

當時的老闆希望我在每天07:50上班刷卡時間截止後,除了把異常的資料補key入電腦系統以外,一定要在08:30以前列印出報表,在09:00以前送到每位製造部門的領班組長手上,好讓他們能夠及時掌握今天線上作業員的準確出缺勤狀況。
聽來好笑對吧?

我每天就是在九點前後,在一個不大也不小的龜山廠區內,用跑步的方式瘋狂遞送報表,雖因如此,全廠領班與組長很快就都認識我,但我這樣的工作型態,在現今社會早已被網路取代。

招募的方式也改變,工廠也泰半移往對岸,福利活動也早已跳脫以往的傳統模式,我常想,我的心態要是都不改變,當時的工作不知還能做幾年?
收費員抗議之後呢?

相關的新聞與內部消息我也得知不少,台灣社會還是喜歡看抗議類型的新聞,並總是同情弱者,但我想問的是:收費員在職期間難道不知道電子收費是國家趨勢嗎?合約不是每年一簽嗎?長期抗議之下所衍生的個人機會成本損失,是否應該在抗議之前一併考量呢?抗議者是否認為政府一定會軟化低頭?保障工作權不應是保障薪資,這點大家應該都清楚吧?

我從頭到尾只擔心抗議者被有心人士利用,而民眾總是被媒體綁架而已。還是老話一句,快快檢視你的工作:「若這工作不須熱情與創意就能完成,10年內你的職場競爭者就會是網路、機器人,或是印度人。」
請大家自求多福。

謝文憲《職場蘋形憲》


----------------------------------------


蘋果上看到的文章
那句:你的工作還在嗎?
2015-02-12 1:49 發佈
文章關鍵字 競爭力
如果妳會做機器跟網路不會做的工作,你就有工作! 或是你知道怎麼叫機器跟網路工作,你也還是會有工作!
基本上工作只要含頻繁與人的互動就不容易被淘汰,例如服務生,如果強調服務品質,會想要換成機器服務生嗎?
決定去當公務人員了...

有能力的繼續在民間拚高薪吧...

換了幾年工作,決定走穩定路線了...各位加油...orz
只想說沒人那麼會算
曾經家大業大的企業跟不上潮流來不及轉型
也是應聲倒地
未來工作還在嗎? 公司還在嗎? 國家還在嗎?

大家都知道土地房子長期來看就是會漲
幾十年前身家全部賭下去現在就超級豪野人了
誰料的到,誰當時敢去賭?
文章很有道理,也點出人力工作被時代潮流淘汰的趨勢
其實不只是收費員,從自動售票機、越來越多工廠自動化設備都是取代人工
我的同事「不是人」報導就提到連醫生開刀都開始透過機械手臂來進行

太多工作會被取代,特別是沒有技術門檻的工作
還好現在電腦還沒辦法取代人腦做判斷還有事情應變
人力還是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不過也要願意跟著時代走,才不會被淘汰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