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

給職場年輕世代的建議(9/5增修 完結篇)

看到許多網友應徵工作時的不被尊重,整體職場的薪資倒退,對未來充滿不確定感及無力感。
實在覺得很擔憂。年輕人是國家的未來,年輕人若無前途,那國家的前途在哪?

當初我來竹科時,面試只是聊天,主管只是看你合不合得來。接下來談股票數量,問你能否接受?
那時的大環境就是這麼好,連我這種咖,大學畢業第一個工作薪水加股票也可以超過百萬。

但是大環境已改變,隨著世界舞台的改變,近年各國無不奮力往前衝,台灣卻像被棄置在角落的孤兒,除了內鬥毫無長進。除了半導體等少數,台灣很多產業在世界產業已無份量,對台灣產業而言明天只會更黑暗。在這種狀況下如何提供好的薪資條件,年輕人不但沒有好的薪資,更沒有好的工作內容,得不到成長磨練的舞台,不斷的惡性循環,連保住工作都很辛苦。

近年我人生不順遂,也換過很多工作,每一次的面試都像是一次汙辱,但是人生就是如此,不過忍耐是為了遠大的目標,現在我有了自己的工廠,即將開始生產。

我對年輕朋友有幾點建議
1.唾棄小確幸,要有宏遠的目標
眼光格局決定做事的態度及方向,追求小確幸的人永遠成就不了大事,因為看不到。

2.當員工不好,那就當老闆吧
與其抱怨22K,工作條件差,為什麼不試著當老闆,那麼所有負面條件不都變成正面條件,台灣是最適合當老闆的地方。當然不是"每個人"都可以當老闆,但多一個選擇,有些行業門檻不高,利潤不錯,有心的人可以試試看。

老闆的定義說明一下
你可以下班去研究果醬怎麼做,然後透過辦公室親友賣新鮮有機果醬。或是在假日當水電工,幫家庭或社區處裡小問題。假日教小朋友才藝課。開發APP....

總之能有一個專業技術,可以獨立提供一些小型的產品或服務,像是工匠,透過網路或人脈銷售自己的產品或服務。生意可大可小,可以做到生意的就叫老闆!

3.停止抱怨,改變自己
當人開始抱怨,把自己當成受害者,就會把責任往外推,自己就不長進。不要抱怨政府,不要指望政客,改變自己最快。
我看到年輕人的工作及做人處事態度平均而言是退步的,壓力承受度是變差的。以前當兵做伏地挺身,做不到班長就拿刺刀放在肚子下,現在起床撞到頭就怪班長太兇。不同世代經過不同的磨練,出社會面對壓力的程度就是不同,覺得年輕世代應要加強這部分。
不要一直執著待遇,要在乎自己學到甚麼,有什麼成長?

4.努力找,用心做。
台灣仍然充滿了機會,技職,傳產有很多機會。多去了解一定可以找到。
很多工作只要努力月入10萬不是問題,不要只想待在大公司的冷氣房。
很多傳統產業其實創業門檻低,又有很好的收益,對手又很弱,只要一點創新加上用心就可以領先。
一份工作不夠,就再兼差,或是晚上進修,找同好研究如何共同創業,我這樣做了10年。

此外在台灣高級人力已經有往傳統產業流動的趨勢,相信將會逐步帶動傳統產業的變化,現在就像有一群落魄的水手。四處去尋找海外落後的小島,找到了就打敗當地的土人,佔地為王。現在還有很多小島,過一陣子就...

5.萬丈高樓平地起,要能吃苦耐勞,要更積極
我看到年輕人抱怨22K,手上卻拿著手機娛樂殺時間。收入低卻娛樂多,這種人憑甚麼抱怨?
很多工作收入不錯,但環境不好。就是沒人願意做,工廠裡沒一個年輕人,以前我的大學時代去工地綁鋼筋,很多人也都是如此,甚麼都做。現在年輕世代是否可以參考一下
有一次我有一個投資機會,就告訴我弟弟,他晚上來找我談,見面我說放下電話馬上來是才算積極,晚上來還算勉強及格,如果等到假日才來,那就不用了。之前我有一生意想要轉讓,有人有興趣,但卻遲遲未來談。我是覺得這位仁兄不適合創業。不管生意是好是壞,有興趣就馬上了解,可以就做,不行就閃。不要猶豫不決,機會是不等人。

我沒有大富大貴,也沒有資格教訓人,以上只是個人感想及態度,希望大家集思廣益能幫助年輕世代,台灣才有未來!
===============================================================================
8/31增修
這篇文最多人不爽的就是有關我批評年輕人用iPhone這段文字,本來想拿掉,但想算了。懂的人不會執著,執著此處字面的人就讓他執著吧,不然也是會找其他的地方。

我有一個台積電的朋友去年看大家都用智慧型手機,終於也在去年中買了一台,把玩後覺得太有趣了,尤其各種豐富的APP,於是開始自學寫APP。想說既然要寫APP,就來參加比賽好了。買手機後的6個月後已經贏得2個比賽,賺了30萬的獎金。
這個例子有2個重點
1.如果用iPhone來工作,來了解商機。那很好!如果用iPhone只是娛樂玩遊戲看影片,那就不要抱怨22K,如果要抱怨22K就不該浪費金錢及時間。
2.兼差的方式有很多種,像開發APP就很讚。面對困局,年輕人應找一些新的工作方式來面對。

很多商機跟生活有關,年輕人可從生活中尋找商機,這是年輕人的優勢,也是5060世代無法做到的。
年輕世代要用自己年輕創意的優勢再去找到5060世代的實務經驗,去跟大陸,南韓搶地盤,是在下淺見。

9/1增修
太多人執著我批評年輕人用iPhone這段文字,所以還是修改了,也太多人執著是不是每個人都適合當老闆,這段文字也是修改了
===============================================================================
目前8/31 2240為止參與討論共有73人
贊成或部分贊成共40人(55%),不認同共8人(11%),不確定網友的想法為何共25人(34%)
===============================================================================
9/5 增修 完結篇 也不再回文
這算是第一次認真的發文,對網路文化有更深的體驗,整理如下供參考
1.女性很少參加這類的議題的討論。
2.年輕世代很在乎別人對他們有刻板印象的批評,當發現批評時,會有很強的防衛心理及攻擊性等情緒反應。
3.很少人針對有價值的點去問更深入的問題,要嘛批評要嘛讚美,就是很少人提問,進而探討。
4.過半數的人對事物會持正面看法,約10%的人會發酸文,人雖不多,但發酸文量很大。會發酸文的人也一律會附帶對人的攻擊,也通常都帶有對社會的不滿情緒。
5.在網路發表有內容的文很容易淹沒在口水中,所以發表有內容的文很少,發酸文的多。

也感謝各位網友不同意見,讓我發現自己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應切自反省。

綜合以上,我覺得網路本來是一個很好的討論空間,但是因少數的行為,影響多數人主動分享想法的意願。
所以我覺得像PTT M01這樣的網站很難做深度內容及想法的交換。
就像端一盤菜端出來放在室外,無論多新鮮好吃,最後會因空氣中佈滿細菌及黴菌,在一段時間後終究也會酸臭,PTT M01這樣的網站最後就像餿水桶,不能提供營養給有需要的人。
因此個人覺得要建立一個優質的討論空間必須是一個較封閉的網站。配合實名註冊,新帳號不能立刻參與討論,註冊要有介紹人等機制。這樣才能避免良莠不齊。有點像是把青商會或獅子會的網路化。
這樣會員才能透過網路分享,並學到更多有價值的內容。

最後講一個故事,高中時有一次考智力測驗,共有120題,因為答時間很短,要趕快寫才來得及。考卷發下來,大家無不振筆疾書。我寫到60幾題的時候,有一位同學問老師,他覺得第7題的題目是有問題的,之後就一直在爭執題目究竟有沒有問題。最後考完試真擔心這位同學的智力如何?
2014-08-30 13:01 發佈
文章關鍵字 職場 建議 9/5

chufon wrote:
看到許多網友應徵工作時的不被尊重,整體職場的薪資倒退,對未來充滿不確定感及無力感。
實在覺得很擔憂。年輕人是國家的未來,年輕人若無前途,那國家的前途在哪?

當初我來竹科時,面試只是聊天,主管只是看你合不合得來。接下來談股票數量,問你能否接受?
我大學第一個工作薪水加股票就超過百萬。

但是大環境已改變,隨時世界舞台的改變,近年各國無不奮力往前衝,台灣卻像被棄置在月台的孤兒,除了內鬥毫無長進。除了半導體等少數,台灣很多產業在世界產業已無分量,對台灣產業而言明天只會更黑暗。在這種狀況下如何提供好的薪資條件,年輕人不但沒有好的薪資,更沒有好的工作內容,得不到成長磨練的舞台,不斷的惡性循環,連保住工作都很辛苦。

近年我人生不順遂,也換過很多工作,每一次的面試都像是一次汙辱,但是人生就是如此,忍耐是為了遠大的目標,現在我有了自己的工廠,即將開始生產。

我對年輕朋友有幾點建議
1.唾棄小確幸,要有宏遠的目標
眼光格局決定做事的態度及方向,追求小確幸的人永遠成就不了大事,因為看不到。

2.當員工不好,那就當老闆吧
與其抱怨22K,工作條件差,為什麼不試著當老闆,那麼所有負面條件不都變成正面條件

3.停止抱怨,改變自己
當人開始抱怨,把自己當成受害者,就會把責任往外推,自己就不長進。不要抱怨政府,不要指望政客,改變自己最快。
我看到年輕人的工作及做人處事態度平均而言是退步的,壓力承受度是變差的。以前當兵做伏地挺身,做不到班長就拿刺刀放在肚子下,現在起床撞到頭就怪班長太兇。不同世代經過不同的磨練,出社會面對壓力的程度就是不同,覺得年輕世代應要加強這部分。
不要一直執著待遇,要在乎自己學到甚麼,有什麼成長?

4.努力找,用心做。
台灣仍然充滿了機會,技職,傳產有很多機會。多去了解一定可以找到。
很多工作只要努力月入10萬不是問題,不要只想待在大公司的冷氣房。
很多傳統產業其實創業門檻低,又有很好的收益,對手又很弱,只要一點創新加上用心就可以領先。
一份工作不夠,就再兼差,或是晚上進修,找同好研究如何共同創業,我這樣做了10年。

5.萬丈高樓平地起,要能吃苦耐勞,要更積極
我看到年輕人抱怨22K,手上卻拿著iPhone。收入低卻消費高,這種人憑甚麼抱怨?
很多工作收入不錯,但環境不好。就是沒人願意做,工廠裡沒一個年輕人,以前我的大學時代去工地綁鋼筋,很多人也都是如此,甚麼都做。現在年輕世代是否可以參考一下
有一次我有一個投資機會,就告訴我弟弟,他晚上來找我談,見面我說放下電話馬上來是才算積極,晚上來還算勉強及格,如果等到假日才來,那就不用了。最近我有一生意想要轉讓,有人有興趣,但卻遲遲未來談。我是覺得這位仁兄不適合創業。不管生意是好是壞,有興趣就馬上了解,可以就做,不行就閃。不要猶豫不決,機會是不等人。

我沒有大富大貴,也沒有資格教訓人,以上只是個人感想及態度,希望大家集思廣益能幫助年輕世代,台灣才有未來!

說得很好。
世實危脆、無堅牢者,我今得滅,如除惡病。此是應捨之身,罪惡之物,假名為身,沒在老病生死大海,何有智者,得除滅之,如殺怨賊,而不歡喜。 其變寧唯一紀、二紀,

chufon wrote:
大環境已改變,隨時世界舞台的改變,近年各國無不奮力往前衝,台灣卻像被棄置在月台的孤兒,除了內鬥毫無長進。

好文,推 推 推!
努力不一定會成功,不努力肯定沒有機會!
講的用心良苦..

相信不久後馬上有部分年輕世代出來砲..

===>都是你們這些老人限制了年輕世代的發展..佔了位置不走..

===>都是你們這些老人只肯給22K的薪水..

===>都是你們這些老人不努力..沒辦法讓台灣的經濟向上起飛..

===>都是你們這些老人讓年輕世代買不起房子..

其實我很想講..光會抱怨的人..一輩子永遠都會活在抱怨之中..
chufon wrote:
看到許多網友應徵工作...(恕刪)


"不要只想待在大公司的冷氣房"

現在大學生多、加上少子化 家裡寵 父母親也希望孩子坐辦公室~

chufon wrote:
不要只想待在大公司的冷氣房

當初我也是希望工作可以坐著吹冷氣

所以才會跑來開挖土機
看了樓主發的文
也是無奈至極
這算是洗腦教育嗎

換個方式說吧
這情況在歐美會如何

在我看來
你這篇也算是抱怨文吧

政你媽的風 wrote:
看了樓主發的文也是無...你這篇也算是抱怨文吧(恕刪)


我還真不知道我文中有抱怨什麼?

chufon wrote:
看到許多網友應徵工作...(恕刪)


寫的不錯

我猜你下一步可以投稿財經雜誌了
yz1383 wrote:
這一句是敗筆你不知道...(恕刪)


我覺得 這句是敗筆

"當初我來竹科時,面試只是聊天,主管只是看你合不合得來。接下來談股票數量,問你能否接受?
我大學畢業第一個工作薪水加股票就超過百萬。"


老實說 這個版 讓我覺得每個都是高科技業 菁英

沒有不相信開版喔
  • 2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