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自己的國家自己救,自己的薪資國家救?

1.薪水的高低是必須自己去爭取,無論是追求精進獲得高薪,還是團結眾人抵抗資本家。

2."Everything is worth what its purchaser will pay for it." - Publius Syrus(物品的價值就是買者願支付的價格。" - 帕布利烏斯•塞魯斯),
而讓買方願意多付點錢,除了自己勞力本要值錢,還必須其他勞力提供者也都不便宜;
前者是要求自己,後者是要求別人。

3.台灣的大企業家多數沒什麼出息,沒辦法自己創造出有品質性的品牌優勢,只能靠代工做低階的東西,所以毛利率低,而且老是一窩蜂鑽到現在是明星等你蓋完廠就要夕陽的產業,所以寶島的產品常常是買方市場讓洋鬼子凌辱糟蹋。
一樣的道理,台灣的勞工,通常也是制式的從學校出來後都不知道自己的優勢和未來的定位,填志願選系的時候只有少數知道自己的興趣和潛能,多數只是想知道哪個系比較有發展有飯吃,等你讀完那個科系可能根本沒什麼用處。
台灣沒有馬特拉、達梭,沒有幻象飛機,汽車一條自制生產線都沒有,是有很多因素,別人的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
所以去怪郭董鴻海為什麼不能「產業升級」成蘋果,罵嚴凱泰為什麼裕隆不能「品牌升級」成寶馬,就跟怪醒吾技術學院的小弟弟為什麼不用功點考上台大醫科一樣,是一種何不食肉糜的論述。

4.極端有出息的人、企業,本來就是少數,絕大多數的人都是庸才,庸才也要活要過日子,台灣也是有菁英但那極少,法國並不都是雨果,佛山並不都是黃飛鴻。
平庸的企業、勞工領取平庸的獲利和薪資,並不悲哀,平庸的人有平庸的幸福,若論平均薪資,台灣大約4萬多,我也覺得少,但畢竟比22K多了。
22K是不是問題,我認為一部分也要看這領22K的人是不是連平庸都談不上。
李斯說:久處卑賤之位,困苦之地,非世而惡利,自托于無為,此非士之情也。長時間只能領22K的人,也應該檢討自己是真的懷才不遇,還是並沒有好好經營自己的人生,在抨擊政府無能或是企業沒良心前,問問自己有沒有那個資格。
當然,如果說這些人可憐,那是我們的社會福利制度要不要讓有能力的人多繳點稅,幫助他們的問題。

5.22K是不是問題,不確定,因為根本沒有數據知道多少領22K的是做的辛苦或是附加價值高的工作,還是有許多人寧願輕鬆甘願當行政助理。
就像「好工作」的定義也很難,年薪很高壓力很大很傷身沒自己時間的,未必是好工作;如果只有一小部分的人是長期22K,多數人領超過22K或是領一陣22K就慢慢加薪,我會認為不嚴重;反之如果22K很多,領很多年,又窮又忙,那才嚴重;如果是讓一堆人領22K幹12K的產值,其實有10K的社會福利在裡面呢。

6.結論是,要平庸的政府、企業和人民背負著超英趕美的企圖要求,期望太高了,反而危險,知愚就應守成,劣質創意、外行圖強傷害更大,如全民煉鋼、台朔汽車、藝人問政。庸人自有庸人福,怕的是才疏志大害人害己。如果年輕人連薪水都拼不起來要國家救要政府救,卻開口閉口自己的國家自己救,非常搞笑。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我無意替企業說話,也沒說政府沒責任,基本上即使22K責任在屁孩,養出一堆靠北屁孩的責任也在這個政府上
我只是覺得屁孩搞不清楚狀況,罵政府或是靠北企業並不能真的增加你什麼競爭力
景氣即使變好,政策即使做多,每個人薪水都調高,還是會有人失業,還是會有薪水偏低的人
每個人都得替自己負責,如果這個政府你看不順眼你就繼續當個沒什麼產值的人嗎?

工作壓力到處都有,我認為有壓力,苦的不是剛畢業的22K,小朋友本來讀書的時候零用錢10K都能活了剛畢業也沒人要你買房子,有什麼苦?
苦的是那些要管小屁孩上面又有老闆的中年主管,但媒體好像只把年輕人當人
年輕人感覺最大 這其實是在給了他們名過其實的"大學生"身分後,用資訊強化他們與實力不相干的自信或無謂悲情,卻沒增強他們的實力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這麼說吧,年輕人交不到女朋友,誰該負最大的責任?
中年人想再婚,可能其實條件不錯但是無奈時機已失,年輕人要不降低點眼光,要不就努力拼一下身價吧
或許是有一堆未婚條件不好卻想嫁偶像劇男主角的屁妹,但你有試著去找個性好不那麼漂亮的女生嗎?
也不是都血汗工作爛老闆吧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依據統計,大學畢業生失業率13%,87%有工作,平均薪資是26K,貼上22K的標籤的年輕人應該不是大多數

我覺得如果給你22K是侮辱你,誰侮辱你你不理誰或是找他討

大學時不要太混英文不會太差有經營自己的人生考過幾張證照的,怎可能只找的到22K的工作

國軍募兵考都不用考薪水也不止這個錢,一堆人又愛罵軍公教福利好過太爽

有些大學的科系就不是設計來讓你找工作而是讓你研究知識體驗人生的,比如考古人類學系、音樂系,那種你讀的時候就得替自己就業另外想法子

學無致用又不想只領22K的話,看看那些外勞很多都領40K,你就明白只是你不願意做那些工作而不是你沒40K的機會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人們很奇怪,常常會問錯的人,卻想要對的答案。
想學游泳,一定要問會游泳的人如何游。
如果去問不會游泳的人,得到的答案是錯的。
社會有成功者;也有失敗者。
如果年輕人想成功,該聽誰呢?
是該聽張忠謀高希均的,還是聽跟自己一樣拿22K的人?
聽後者是取暖吧。
2014-06-04 14:36 發佈
文章關鍵字 國家 薪資國家
精闢的言論,小弟受教了!!!
Friedrich II wrote:
1.薪水的高低是必須...(恕刪)

Friedrich II wrote:
1.薪水的高低是必須...(恕刪)


整篇不知是引用的還是自己寫的
我竟然耐心看完了
還不賴
很棒很中肯

尤其是結論"如果年輕人連薪水都拼不起來要國家救要政府救,卻開口閉口自己的國家自己救,非常搞笑。"


給你拍拍手

Friedrich II wrote:
1.薪水的高低是必須...(恕刪)


大大說的太好了!

一天到晚喊22K的小朋友們,看完後好好想想吧!
1.會給出22K薪水的就是一部分沒什麼出息的企業家,而且不是給不出來,只是沒有需要給的壓力。

2.組成社會的絕大多數人都是庸才,不能同意你更多,但絕大多數人明明都是普通人,卻互相對罵也是奇怪。

3.22K絕對是個問題,因為他已成為好吃懶做不上進年輕人的代名詞,和部份企業家合理發放薪資的依據,當然這對有競爭力的人完全不是問題,問題是絕大多人都是平庸的,22K這個數值的訂定是否合乎時代社會的需求才是問題。

4.真的要拼薪水,有能力有競爭力的不會在台灣拼,拼了,在國外拼也救不了台灣。有心喊出自己國家自己救的,至少還對這個政府有點希望,在台灣要拼薪水,要先不平庸,然後再幹掉薪水比你高的才有可能,但是幹不幹的掉也不一定只靠努力就夠的。

5.22K議題與無能大學生畫上等號,純粹是人人都能上大學的問題,不適合念大學的人也能念大學,大學高中化,大學生過多濫竽充數,一部分能力低落的大學生被當成22K的箭靶也只是剛好而已,但這要怪誰?
說的好~

我沒有認識22K的朋友,但我知道外面一堆25K以上的工作找不到人做。


jhdiodon6 wrote:
1.會給出22K薪水...(恕刪)


依據統計,大學畢業生失業率13%,87%有工作,平均薪資是26K,貼上22K的標籤的年輕人應該不是大多數

我覺得如果給你22K是侮辱你,誰侮辱你你不理誰或是找他討

大學時不要太混英文不會太差有經營自己的人生考過幾張證照的,怎可能只找的到22K的工作

國軍募兵考都不用考薪水也不止這個錢,一堆人又愛罵軍公教福利好過太爽

我是會計研究所畢業,當時畢業薪水是3萬6
大學生3萬
現在找人是研究生3萬7、3萬8
大學生3萬2
當然會計系是比較好找工作,但不是最好找的

有些大學的科系就不是設計來讓你找工作而是讓你研究知識體驗人生的,比如考古人類學系、音樂系,那種你讀的時候就得替自己就業另外想法子

學無至用又不想只領22K的話,看看那些外勞很多都領40K,你就明白你沒22K只是你不願意做那些工作而已,不是你沒用到連40K都沒有。
22k受災最重的不是年輕人 是轉業瞬降一兩萬薪水的社會菁英喔
Friedrich II wrote:
1.薪水的高低...(恕刪)


薪資是市場機制 但是22k政策誘導打壓薪資就是單純的人禍
政府官員的作為就是賴責任給弱勢人民你氣不氣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