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

一個大陸學生對於臺灣的一點點看法

小弟是一名大陸的大四學生,抱著對臺灣極大的興趣,常年潛水於mobile01 以及臺灣其他BBS。 對於臺灣現在的產業以及生活有著一些自己不成熟的看法,結合著小弟自身的體會,思考了一些就想著寫出來和臺灣的朋友們分享下。

很多想法都是小弟以年僅23歲的閱歷去看待的,自己的生活閱歷也不豐富。許多關於臺灣的認知也是從網路上瞭解的,肯定不如各位在臺灣的切身體會來的真實,看待事物也有很大的局限性和個人主觀的想法,有不到位的地方請指正。很多人可能會說一個專制國家的被洗腦的學生的想法很可笑,如果您有興趣的話,不妨看看博您一笑。

想法有些雜亂,大陸學生的思維應該和臺灣區別蠻大的,我就按照我的思路寫了。

關於 核心技術

我說說給我印象深刻的臺灣企業好了。 我很早之前買過一個D810的多普達手機,算是和HTC的第一次接觸吧。當時覺得多普達的手機真的是太牛逼了,5.0的windows mobile系統、 2.8inch的螢幕,軟體能裝一堆。當時多普達給我的感覺的確是高端大氣上檔次。

之後從HTC 的G1 到hero 再到現在的one,一路走來,見證了HTC的興衰成敗。到了現在回過頭來一看,發現HTC居然缺少核心技術。一個一度市值超過NOKIA和RIM的的公司居然缺少核心技術,這有點難以置信。

這裡談談我對專利技術的看法。我的導師是中國國內的內燃機研究者,他的體會帶給我很多的啟發。我的導師大學是學汽車專業的,他當時學習的環境是什麼都沒有,學習的車輛是一輛載貨用的大卡車和拖拉機,平時的維修靠的是鐵榔頭,當時中國在這方面的研究是一片空白,完完全全的一片空白。他美國學成歸來以後,才深知技術的重要性,落後是要挨打的。中國國內的汽車引進之路是十分曲折的,大眾的引進談了很久,因為必須要求大眾合資,合資才能學到技術,要想有市場,就要交換技術。現在看來這樣的邏輯就是一個強盜邏輯,但是我真的佩服這個方法。哪怕得到的是落後的技術,也總比一窮二白的好。所以以後中國的汽車全都是合資的形式進入中國的市場。我覺得中國的其他各種行業應該也有相似的體會。 當時的美國對中國採取的技術封鎖,導致國內深深體會到了沒有技術的苦處,只能用些別人淘汰用剩的生產線,讓國外的維修人員負責維護,並且支付大筆的維修費。可能是這些原因,才會導致中國公司極度迫切要擁有自己的專利技術。聯想收購THINKPAD ,低端伺服器業務以及MOTO,雖然都是些別人玩剩下來的落後技術,但是對聯想來說算得上是一份饕餮大餐了。THINKPAD的收購使得聯想的自己的產品的品質品管上升了不止一個檔次。華為,中興也嘗到了有技術帶來的好處。

你們會嘲笑中國既然這麼注重專利產權,怎麼還會有山寨大國的稱號?的確,中國的專利意識在低端產業上十分淡薄,家庭工坊製造的山寨機,山寨產品橫行一時,這些也隨著大陸的需求以及品質的上升而面臨淘汰。中國人的專利產權意識的確是相當的淡薄,但中高端產業還是相當迫切需要自己的技術。德國曾以山寨英國起家,日本也曾抄襲過美國貨,臺灣也走過這一步,如若中國不走這一步,則沒辦法追趕上世界的速度。落後就要挨打在中國在相當長一段時間裡是中國人不能磨滅的記憶。

HTC作為一個曾經市值這麼高的公司,沒有自己賴以生存的專利技術,專注代工三十年,勤勤懇懇做苦工,似乎有些不思進取。我很難相信HTC的高層沒我這個鍵盤CEO看的清楚(應該是我事後諸葛亮吧),就算買各種專利技術也能行啊,當時也有很好的收購PALM的機會啊,或者並購其他相關的小公司。HTC的定價策略也是大陸消費者所不滿的一個地方,希望HTC能夠加油了。

關於產業

小時候臺灣給我的感覺應該是個科技發達的臺灣,因為這裡有著ASUS ACER MSI 大大小小的電子業大公司。隨著這幾年大陸的衝擊以及三星的崛起,臺灣的DRAM和麵板業受到了不小的衝擊。

這裡講下小弟的看法吧。網上有個段子,我覺得寫得蠻對的。“中國人進了哪個行業就要拉著大家一起死,把行業利潤拉倒零,看誰活的時間長。” 中國起初一窮二白,人力基本不要錢,你管我飯吃飽就行了,你拿什麼跟中國人拼低端產業。俗話說飽暖思淫欲,工資和生活成本也相應的提高。後來一想,為什麼你外國人可以做主管 ,我中國人就得在你手下當工人。為什麼你可以做高利潤的行業,我中國人就不可以,只能做一些低端的行業,還面臨著生命的危險。這可能就是中國的產業升級吧。比喻十分不恰當,我想說的是產業升級完全就是被逼出來的,從最低端的產業一點點往上走。中國接受了一次最完整的的全球產業轉移,這對產業升級也有一個很好的助力。中國的國家力量也產業升級的過程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產業升級的背後有著國家資本的支撐。國企的轉型也造成很多工人的下崗,造成了社會的不穩定以及民怨。

中國的有些想法在臺灣人眼裡應該會覺得很奇怪,那就是 美國人有的,中國必須有,為什麼一定要用美國的東西,自己能掌握的技術自己搞,沒辦法的才去問美國拿。 美國有GOOGLE,我們就做百度,美國有amazon ,我們就做京東,美國有IQCQ,我們就做QQ,美國有Ebay,我們就做淘寶等許許多多的例子。中國對美國的敵對意識使得中國處處和美國作對,技術的不足也曾經鬧出了很多很多的笑話。在中國政府的刻意封鎖下,這些互聯網公司得以茁壯成長。這些企業全是COPYCAT,這點無法否認,這些公司的成長離不開中國的特殊國情。像騰訊和360這種山寨文化使得他們成為了中國互聯網的巨頭,產品線橫跨所有的互聯網業務。這做法的確讓國外的人所不齒,扼殺了很多的中國互聯網小公司,但也極大的讓中國人受益,培養出了中國的互聯網人才。

韓國政府養出了現代、三星、LG、大宇等超大型公司,中國也要扶持自己的面板業。這相對來說利潤較高的行業肯定是政府不會放過的一塊肥肉。小弟覺得與其說是面板DRAM 做不過韓國,還不如說是等太久被韓國追趕上。韓國當初整個國家破產的時候哪有什麼力氣做這些行業。

還有一個我自己的理解:把臺灣比作一個大公司,如果這件大公司的利潤很高,老闆發錢當然很爽快,但是如果這間公司的利潤持續走低,老闆就會心疼發的錢。當老闆發現付出的薪水還比不上自己賺的錢,他必定會調整薪資。老闆做代工做了好多年人,突然有人跟你搶單,生意當然不好過,利潤也會持續下降。
現在臺灣這間大公司應該看老闆的抉擇了:破而後立還是繼續做微利的行業。

臺灣的TSMC,MTK,還有單車的美利達和捷安特(小弟的座駕還是TCR SLR 2)這些又高一層的產業才應該是臺灣的發力點,因為中國、韓國以及東南亞的國家在這些方面還有一定的差距,政府也可以制定相關的政策,讓臺灣的產業早早升級,從而避免激烈的鬥爭,或者就乾脆扶持出新的產業鏈。

關於22K

小弟經常可以看到22k的討論。因為臺灣和大陸人均收入的確有點大,22k大概相當於國內2000元RMB的感覺吧。

中國因為就業的競爭壓力很大,大學生剛剛出社會,什麼都不會,是一個積累經驗的時期,所以2000 3000的工作大家還是會搶破頭的,當然也要看大家各自的學歷,好學校當然起點更高點。中國這個就業環境讓人充滿了希望,因為你知道後面的薪資很定會漲,起初低一點不算什麼。如果你真的有能力,工作 2 3年之後薪資又得不到調整,肯定會離職,跳槽到一個更好的平臺去。很多學長工作兩年後直接從5k 跳到20k+的例子(可能和我專業從事汽車行業有關,福利較好)。起碼這個社會的就業氛圍是充滿希望的。

我看到臺灣論壇上很多關於政黨意見的罵戰以及嘴炮,當然我這個共黨專制國家出身的大學生對此沒有評價的資格。但是這種隔空罵戰,陰暗的政治氛圍引起了年輕人的反感,才是臺灣的損失吧。政府對年輕人的關注、扶持,幫助解決就業或者創業,才是臺灣22k的根本。政府獲得年輕人的選票和支持,比來的劃分689和609要好吧。22k算什麼,有希望的、讓人想為之奮鬥的就業環境才是年輕人應有的主場吧。

以上就是我這個不成熟的大陸大學生的一些看法,這是我個人的一些淺薄的理解,沒有考慮到很多因素,包括中國在國際上給臺灣的壓力以及各種政治上的角力,和我所無法體會的臺灣環境。寫這篇文章的用意就是想給大家說說我的理解、介紹下我所理解的中國,也沒有其他的想法,歡迎指正。


PS:我寫這篇文章的目的還是希望能多多交流,多多交流不是耍無賴,不要把樓給導歪了。
後來又寫了一篇關於臺灣的思考,有興趣的話可以看下。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7&t=3783315&last=48788484
2014-02-18 12:18 發佈
其實現在台灣年輕人對於政治已經不是那麼關切
在都是老一輩的在吵政治話題,因為人口快速老化與少子化,才顯得好像台灣都愛吵政治

如同你說中國現在只不過是在經歷這些已開發國所經歷的過程
"低薪"這件事也非常有可能會是中國將來會面臨到的問題

「中國人(中華民族)向來都是一盤散沙」這真的是很可悲的事實
台灣政府為甚麼不能聯合起來,去謀求更大的空間呢?產業的轉型是很痛苦的。中國的轉型也造成了大批工人下崗。政府只要有魄力有膽識,民眾有了對政府的信任,台灣的路我想應該會更好走一些
台灣人膽子被幾次的屠島屠的都小了。所以只敢看眼前看得到的。代工可以賺得到錢,就做代工,技術可以用買的,就用買的。像台灣的CNC產業,雖然號稱物美價廉,但實際上,主軸跟控制盒,都是日本製造。一台機台,最核心,最貴的組件,居然得外購。中國,雖然很多地方不如國外,但是有那個膽子去妄想取而代之。這是中國人的野性,中國人的侵略性,讓中國人在亞洲打下大片江山。
遙想當年台灣人的祖先,跨越那黑水溝,到這個漳氣迷漫之地開墾。這些人,應該是非常的具有冒險犯難性格的。
這就是共產與民主差別,只要既得利益者佔多數並反對,政府很難有所作為
必須等到這些既得利益者通通自食惡果後,產業才能轉型

台灣的政黨如同宗教,人民被信仰蒙蔽之後就無法用理性去看待事實,因為信仰並不存在是非對錯
這些既得利益者又懂得利用媒體操弄、混淆人民的想法
中國甚麼都開放,就是政治不開放!!

台灣甚麼都不開放,就是政治開放!!



你能寫這樣已經很好 ; 說明你是個蠻用功的學生 .

就中國而言 ; 政府去保護自己的產業而去排斥外來企業這也無可厚非 , 但中國自己是否也能將心比心一下自己又是如何去執行那套標準 ; 我想外資最看不慣中國的應該是中國明裏說一套暗地裏又做一套吧 .

在這兒很不想講政治議題 , 但中國的思想教育在全世界看來確實真的不是那麼浮上檯面 , 原因是他影響到整個世界的秩序 . 讓人覺得很匪夷所思 .ex 為了國家利益 ; 中國政府可以去操控人民為反而反 .

既然那麼恨美國恨日本 , 那幹嘛又一堆人移民一堆人跑去留學又一堆人去買美國東西 日本東西 . 不覺得很好笑嗎 ?

之前我跟一位中國本科畢業的大學生聊 ; 他說美國的科技會如此強大是因那些美國科技公司請了中國人所以美國的科技才能強大 !! 這種的想法跟北韓的思想教育有何差別?? 面子能解決一切問題嗎 ? 只是在耍嘴皮而已 .

中國的年輕人很拼很努力大家都看的到 ,但很多人卻已到脫序的行為 .毫無一套標準 .





cbhsj wrote:
小弟是一名大陸的大四...(恕刪)
板主說的,我覺得最大原因是台灣市場規模太小,小國寡民,轉大人轉不過去。你們對岸很有機會打敗南韓、日本的,祝福你們了,但是請快點政治改革,別在一黨專政,大搞貪污了,不然社會失衡,盛世很快又會過去,重回積弱中國。


cbhsj wrote:
小弟是一名大陸的大四...(恕刪)

cbhsj wrote:
小弟是一名大陸的大四...(恕刪)


大四能有這樣的看法
實在不錯


我覺得與其說是中國人的野性不如說是中國人的自我地位。中國人在中共的教育下,覺得中國人應該當自強,美國人有什麼了不起的,中國人應該和美國人平起平坐,國家亦是如此!初生牛犢不怕虎,如果當初中國能後跟完全的看到和美國的差距,可能就會退縮害怕退縮了
  • 1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