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關於科技業無法做到退休一事

很多人都說科技業(尤其是設備)是沒辦法做到退休的,我想想以我在科技業那麼多年還真的沒看到45歲以上還在FAB搬FOUP的,也沒看到45歲以上還在修設備的..那..那些20幾歲進來科技業的人呢?除了那些少數升上主管、少數轉戰傳產的、少數創業的..其他都人間蒸發了嗎?
為什麼不能幹到退休呢?有人說年紀大不堪輪班,有人說科技進步太快年紀大吸收能力差被淘汰..可是現在一般傳廠化工廠業是24小時生產也是要輪班阿,別說傳產了,就連一般服務業也是開到早上(深夜食堂、永和豆漿)那也是變相的輪班不是嗎??科技業進步快?我覺得科技業反而更注重SOP不是嗎?設備只要照SOP做,其他做越久經驗應該越老道才是阿...為什麼傳產比較能夠給人做到退休的感覺?一般中小型傳統加工廠還比較會因為經濟不好倒掉阿??不解??
2014-01-13 20:06 發佈
文章關鍵字 科技業
速度不同、要求不同
你去當大樓管理員整天不用動腦,一百年也呆得下去
你當007間諜整天在鬥智鬥力,可能三年你都待不下
台灣的科技業大都是淺盤式的技術,根基紮不深,自然也不需要資深的專業技術人員.
我在美國打工時,看過不少40~50歲的資深工程師,經驗豐富,對各種技術如數家珍,還會分析優劣與適合場合給你聽. 活像百科全書!

回到台灣,發現大部分資深的工程師昇上主管後,技術每下愈況, 還曾遇過被 Sales 嘲笑,笑說會那麼多有屁用! 賺不到錢的.

還曾遇過一個 Sales, 曾在 USA 的 Tektronix 待過10年, 做過 oscilloscope 的研發, 回到台灣就轉做 sales (不是賣scope), 對我說: 台灣大部分的公司研發做得不深, 做研發工程師的路走不久,也走不遠!

10年後, 我覺得他說得對.
達成夢想和目標的方法只有一個,就是累積微不足道的小事.

leftsurvivor wrote:
台灣的科技業大都是淺...(恕刪)


同意樓上說的
在美國做了幾年後回台灣的龍頭大廠做了三年
台灣的大廠真的就是follow sop,
一堆台清交成的高材生比的不是誰聰明有創意
比的是誰能做事小心不要犯錯 而且還要耐操
其實技術的東西大家也很想懂 只是哪有時間學
這就是台灣電子業的核心價值
現在回到美國從事同樣的產業
感觸更深 美國強調的核心價值不一樣
這邊對工程師的訓練是很扎實的
強調的是對技術的全面了解
很多雜事不用工程師管
以前在台灣要工程師打雜的事
這裡都有人會幫忙 或是已經自動化了
台灣學校出來的程度不差
但是產業的訓練方式有很大的問題
其實很多傳產也是很難做到退休

我覺得要換個思維來規劃人生

不要把目標放在如何工作到60歲才退休
而是要規劃不用做到那麼多歲就能退休

sam96207 wrote:
很多人都說科技業(尤...(恕刪)


到日月神教~封測
五十歲以上的OP
佔一成吧!
同樣呆科技業,心有戚戚!
以前就有一個想法,工程師不超過40歲,主管不超過45歲,當然這是平均值!!
曾經在一家LED廠工作,那時統計過全公司超過45歲的有兩人,一人是廠務, 另一人竟然是董仔,
總經理則是44歲,請問還會有信心45歲還有工作嗎?
所以有危機意識的朋友或同事,開始尋求出路,當然還有更大一票人,在溫水煮青蛙,繼續等失業!!
所謂出路不外乎下面幾條:
1.考公職......真的有好幾個趁五都升格考上的
2.轉傳產......這要有心理準備工作環境會比較髒,新水會比較少,但好處是做到50幾歲應該免強可以!
3.考執照......考個國家某某師的證照去執業
4.創業開小店...有些是先兼著做,等穩定後再辭掉工作專心做
5.種田........這不是開玩笑的,有朋友回家種田,年收60~100萬都有聽說,像是種草莓之類的高經濟作
物!
沒有人材, 產業如何生級??

人材那來, 靠加班, 靠趕schedule, 靠cost-down 嗎?

當老闆只願意口頭支持研發, 實際行動卻是靠不斷的壓縮 schedule, 與丟一堆沒經驗的 junior engineer給你, 教你訓練新人趕 schedule 時, 你是一個資深的技術主管, 你會如何想??
說不擔心公司未來的競爭力,不擔心自己未來會不會兔死狗烹, 那是騙人的.

當對岸願意給你3~5倍的薪水時, 你對未來又會如何想??

在台灣,大部份技術人員的職涯是過不了45歲的, 不是你能力的問題, 是大部份的研發工作不需要太專精與深入的技能. 台灣目前在35~45歲知間儲備了大量的有經驗有技術的工程人員.

對岸目前的主力工程人員年齡大部份分佈在25~35歲間,素質不差. 但經驗or know-how 略顯不足, 假以時日,不會比台灣差. 如何加速這些人的學習曲線? 台灣這批優質有經驗的資深人員,提供了很好的解決方案.雖然替對岸效力,有飲鴆止渴之慮,但考量現階段台廠的處境與公司對研發技術的重視程度, 還是有人選擇到對岸,用3~5年的時間交換呆在台廠6~10年的工作時間. 有更多的資深工程人員考量家庭狀況,子女尚在國中小階段,不願前往對岸任職. 最近這1~2年,有不少對岸的公司,為網羅這批人,直接就在台北與新竹設立研發團隊了.讓有家庭顧慮的人,可以就近投效.

對岸在很多領域起來得很快, 不是沒原因的. 再此長彼消的發展下去,讓人擔心.
達成夢想和目標的方法只有一個,就是累積微不足道的小事.
連國道收費員都沒有辦法做到退休了,國營事業也搞績效制度,現在
進去的公務人員也不保證能做到退休,客訴加疏失,弄不好被判刑抓
去關都有可能。
所以現在50歲還在工作的是幸運的一群,領勞保月退的是幸福的
一群,領18%的是在天堂到一群,先領先贏,現在反而羨慕那些草食
絕食族,沒生下一代來讓子女受苦 。
我也待在科技業,說真的我還沒看過超過45歲的工程師(主管除外)
台灣的職場對中高齡很不友善,不知政府注意到這個問題了沒有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