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上一代(老闆?)的喜歡說現在的年輕人很草莓,吃不了苦,這是什麼邏輯?隨著國家與社會的進步,人民的生活應該越來越好,吃苦的人應該要越來越少。難道身為長輩的會希望後代一直吃苦下去嗎?
handsomeric wrote:
你會錯意了,不是一定...(恕刪)
我沒有這種老闆, 我在美國工作. 吃不吃苦從來就不是人們討論的點. 我只是看到這棟樓:
老闆嘴上一直喊大陸一周六天班 早上九點到晚上九點....
還有有些人會在媒體上放話說現在年輕人吃不了苦...巴拉吧拉. 我只是覺得奇怪為什麼年輕人吃不吃苦在台灣會是個議題?

你所謂上一輩的老闆是幾歲 如果是五十多到六十初頭歲
抱歉 我覺我過得比他苦太多
我們這一代從小讀書就非常競爭==他們會說我們小時候都沒機會念書 你看妳們多幸福
但他們當年工作隨便找都有 出來創業門檻低 成功率極高 房價還沒起漲 不用念書就可以有工作 他們更多是中小企業老闆 享受高房價的好處 更享受幾乎全球獨一無二的超低不動產稅
他們這一代人基本上是沒甚麼國際競爭力 外語能力 視野 都不行 但是卡到一個位置 利用台灣惡劣的勞動條件與超低資本稅制 保障他們的利益
他們這些人典型的樣貌 就是上次賣假油的高老闆
要跟他們這些人玩下去 絕對不能掉入他們設定好的遊戲規則 應該要繞過他 壯大自己 再回頭吃掉他 或是重新制定你的規則 要他們這些人來遵守
舉例來說 如果你在某個行業 你就不應該去這個行業的台灣中小企業上班 有機會就出國念書或工作 進入跨國企業 養成自己的實力 變成西方與東方的轉接口==這是他們這些死老猴絕對辦不到的事情 有機會再回頭吃掉這個市場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