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中小企業有幾個嚴重的問題
一是總是覺得自己的產品很好沒理由打不開市場,不知哪來的自我感覺良好
二是不願意花錢經營品牌與行銷,總是只想要單純的把商品賣出去,不願了解市場的運作也不願意投入
三是總是把什麼都怪到政府政策,覺得自己有點投入就應該要賺到錢
四是非常不信任大陸人,也不願意花錢請台干,大小事一手包或是只從台灣的原公司人力來支援,台灣兩千萬人的市場聘顧了許多員工,中國十三億市場卻只用不到十人就想著要賺錢
來了中國幾年,深感台灣人民對中國的無知程度已經到了可怕的地步,
也許早年因為政治立場的因素使得政府不得不如此,
但近年來兩岸已經十分開放,資訊也非常發達,
撇除掉政治因素后大部分人仍不願看清真相,甚至幾乎都有不知哪來的優越感
這個優越感真的會害自己停滯不前
台灣的就業環境已經跌到低谷,因素很多,像一灘死水,
但現在大陸就跟經濟起飛時期的台灣一樣人人有機會成功,市場蓬勃
且大陸對台灣經商政策是相當友善(台灣開放給大陸卻是非常不平等的)
所以在怨嘆薪水低的年輕人,真的鼓勵你們到中國闖闖,
中國的市場目前還是我們台灣人比其他國家的人更有機會去成功的地方,
到大陸創業,首先放下自己莫名的優越感,認真的研究大陸市場是如何運作,
你會發現中國真的好大,真的有很多困難要面對、要燒很多錢且跟在台灣經營理念常常差異很多,
但只要願意投入願意適應這個環境,成功的機會與回報同時也是你無法想像的。
到大陸替人打工
台灣打工仔的優點是有想法、懂進退肯吃苦忠誠度高,
大部分公司都滿喜歡用台灣同事,
不過大陸就業環境非常競爭,
但只要肯努力真的有料,
加薪受重用的幅度被挖角的機會也遠比台灣強,
到大陸打工你要讓自己從零開始,
虛懷若谷並儘力證明自己是有料的人。
常常看論壇一大多人在批評政策,說就業環境有多遭卻不願改善
突然有感而發....

不管是創業還替人打工,首先得要願意踏出去看清真相,
並且懂得尊重對方,別再把自己鎖在死衚衕里了!!!
--------------------------------------------------------------
你說的我都理解,只是實在太多抱怨文了所以發點感想
其實我們都知道改變別人很難,等到環境改變很漫長,
等待的過程中可能失去的更多,
但是改變自己卻相對容易,只需勇氣要走出去闖看看。
在離開台灣前,我的薪水是40k,也算是萬年不漲。
當時我一個英國留學回來工作非常優秀的同事薪資高我3K,
我們是工作上很好的夥伴私下也是很好的朋友。
之後公司釋出外派機會時我們都猶豫了很久,
一方面是公司提供外派的薪水增加的很少,再來是很怕自己不適應大陸環境,
擔心自己一個人過不下去擔心離開年邁的父母太遠,
後來跟我父親詳談,我父親告訴我,現在的孩子成長過程都過的太好,
導致沒法承受白手起家的壓力,
以前他們那個年代通訊交通都不發達,還是大批的人從南部上台北工作,
為的就是想拼哪有機會往哪去,也是好幾個月才回家一趟,
只要心中惦記著家人,不管在哪都有辦法聯繫,但是機會是不等人的,
所以他鼓勵我出去看看,因此我就帶著忐忑的心去了。
我的英文很差,也只是私大畢業,但是在工作上我算是很認真負責,
到了大陸我秉持一樣的態度學習,儘力去做好每件事情,
目前薪資已經是去之前的三倍。
而當時比我還優秀的同事最後因為感情因素選擇繼續在台灣,
目前薪資只有50K
薪水絕對不是評斷一個人的價值的主要項目,
但薪水是提供生活的必須養分,
我只是提供一個建議,現在的市場在對岸,我們比誰都還有機會在那邊占一角,
如果你覺得自己不只是22K,就像我一樣沒背景沒學歷但有肯干肯拼的理想,
那個就收起抱怨的心好好的闖一闖吧!
前面敘述可能有些誇大,說自己同胞無知是我的不對,
但是台灣民眾真的普遍太保護自己,忽略了市場是自由競爭的,
你不敢競爭遲早被人踩上頭頂!
-----------------------------------------------------------------------
12/9
我感覺很多人似乎會錯我本意,我來澄清一下。
我要說的並不是誰不努力,而是同樣努力的狀況下,
可能對岸的發展機會遠比現況好的多,
市場蓬勃,貴人也多。
我並不是以目前的薪資而自滿,來嘲笑他人,
我台灣同事確實比我優秀只是因為環境的不同造成目前的差距。
而且在大陸跟許多白領比起來根本不算什麼,
也是我犧牲掉其他所換到的,
離開家人朋友跟方便物價水準還可以的台灣,真的是很大的犧牲,
我在這裡其實很寂寞一個真正的朋友都沒有。
但我知道有付出有舍才有得,這是我的決定,
因為我想要買房子想結婚生子想讓家人生活負擔低一點。
比起很多人只會抱怨,
只會等別人什麼都做好給我們,
只想著政府應該如何如何....
我覺得靠自己來改變可能比較快比較實在,
不知道各位大大是不是也讚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