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我是《年輕人,22K不是台灣的問題,是你的問題》一文的作者

在《成功SOP:一萬小時的汗與淚》一文當中,我們解析了所謂的「固定系統」和「演進系統」的領域區分。我們已經知道,在「固定系統」的領域當中,成功的關鍵主因在於「一萬個小時以上的練習」。但是我們也已經知道,大多數人所處的領域其實都是屬於「演進系統」,而在演進系統的領域裡,想要成功就不光是大量的練習這麼簡單了。在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裡,沒有人能保證,什麼樣的努力方式,能夠讓您在演進系統的領域裡獲得成功。但是,有沒有一套觀念或是原則,是能夠大大增加自己在演進系統領域裡的成功機會呢?答案是有的,但是很可惜,今天這篇文章先不討論這一點。

我們今天先來討論一個,不管是在固定系統領域或是演進系統領域都非常有效的元素。通常,大多數的人在分析一件事的成功機率時,往往喜歡用「數據分析」佐以「邏輯分析」來計算這件事的「期望值」或「投資報酬率」,創投公司往往更是如此。但是經過多年的研究和結果證實,在這個如此不確定的世界,邏輯與數據分析並不是很好用的指南。以至於這些擅長數據與邏輯分析的創投公司,在近年來也發生了一些「演進」。

近年來,天使投資人(Angel Investors)的模式越來越盛行,天使投資人和傳統創投最大的不同是,他們往往在更早的階段就投入,而不是像創投那樣,一定要看到了某些SPOT,才會評估整個事業後續的成功率。也就是說,天使投資人用來決定投資與否的主要依據,並不是「數據分析」和「邏輯分析」,而是我們今天這篇文章要討論的元素。

這個在固定系統領域和演進系統領域都適用,而且表現結果一點也不輸給數據分析和邏輯分析的元素到底是什麼呢?可能已經有人猜的出來了,這個在成功中扮演著如此重要角色的元素就是「熱情」。通常,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勢必要經過非常多次無可避免的失敗,但是唯有「熱情」,才是能夠支撐你度過這些挫折和低潮的元素。也就是說,「熱情」這個無法量化的元素,其實才是湊成成功的要件當中,最主要也最強大的一個,有太多的實證可以證明這一點。連唐納川普(Donald Trump)和羅勃特清崎(Robert Kiyosaki)都這麼說過。

讓我們看看博伊(John Boyd)的例子。1960年代,博伊是一名戰鬥機飛行員,他身上流著戰鬥機飛行員的血液。而他不光是只想要駕駛戰鬥機,也想設計出更棒的戰鬥機。但他知道,如果他渴望在這個領域中更上一層樓,就必須真正理解這個產業的原理,因此他選擇了去進修熱電學(Thermodynamics),研究如何將能源做最有效的發揮。博伊以自身就是飛行員的基礎下,體認到最有效率的戰鬥機不需要花俏的儀表版或複雜的雷達技術,只需要有效率地分配能源。如果一架戰鬥機無法迅速藉由加速、減速、翻轉和帶坡度轉彎等戰術來戰勝敵人,那所有的科技都是枉然。這代表這個世界需要的是一種既輕便又靈活的戰鬥機,但是當時空軍的研發方向卻背道而馳。進修完畢後,博伊自願申請到埃格林空軍基地(Elgin Air Force Base)擔任維修工人的勤務,這是空軍單位裡最低階的工作之一。他把每天晚上和所有的空閒時間,全都用來寫一些能證明他的理論的公式。有時候他花了好幾個星期寫某個公式,但最後卻發現自己從第一條算式就出錯了。而當博伊發現空軍基地的電腦每分鐘能計算好幾千條公式後,他便嘗試利用下班時間使用電腦,但是後來空軍卻禁止他在下班時間使用電腦。不死心的博伊繼續用他的熱情去認識了一位年輕的空軍數學家湯瑪士(Thomas Christie),在湯瑪士的協助下,博伊得以在下班時間使用電腦。從那個時候開始,博伊每天都花好幾個小時在實驗室修改他的公式。當博伊終於完成了自己的研究,並比對當時美國和蘇聯飛機的詳細規格後,發現美國當時正在開發的飛機根本毫無勝算可言。他向空軍戰術司令部(Tactical Air Command)呈報這項資訊,由於他提出的研究報告無懈可擊,所以博伊馬上被調到五角大廈,並在那裡利用他的研究來協助開發出世界近代史上公認最佳的戰鬥機之一:F16戰鬥機。

我日前發表的《年輕人,22K不是台灣的問題,是你的問題
》一文,我把他轉貼到01論壇,結果才短短幾天,就有將近300篇回應,其中超過90%是幹瞧我的,說我是標準的慣老闆、壓榨勞工的資方...之類的。「要求準時下班難道錯了嗎?」是他們最多提出的疑問。喜劇演員克里斯洛克(Chris Rock)在有一次的脫口秀演出當中,很生動的詮釋了人們對於「工作」的不同認知,他用JobCareer這兩個英文來對「工作」分別進行了詮釋,他說當你有一份Job的時候,你總覺得度日如年:「喔幹!才早上9:08」;但是當你有一份Career的時候,你老是覺得光陰似箭:「喔幹!已經下午5:35了」。而我想對那些幹瞧我的年輕人說的是:要求準時下班並沒有錯,錯的是你為什麼要去找一份Job,而不去找一份Career呢?
心理學家馬斯洛說過:「對任何人來說,最美妙的命運,就是有人願意付錢讓自己做最感興趣及最有熱情的事」。現代人的一生當中,絕大多數的時間都在工作,而如果你覺得,只有下班後的時間,才是快樂的;只有下班後的人生,才是人生。那你的人生是不是也太悲哀了?因為你把除了吃飯睡覺以外,大多數的時間都拿去做自己不喜歡、不快樂的事情。而你待在那種不喜歡、不快樂的Job裡,你要跟我說你有多努力、多敬業,我怎麼可能會相信。相對的,如果你能真正選擇一份自己喜歡的Career,而不是純粹出賣時間的Job,那你的人生就已經成功了一大半,也許你的起薪會很低,但是不要忘了,你面對Career和面對Job的態度將會截然不同,當你用Career的態度在工作,相信不需要太久的時間,你的報酬不可能會少,還記得電影《三個傻瓜》裡那個愛攝影的傻瓜嗎?記住:「做你真正有興趣的事,把它做到極致,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達賴喇嘛說過:所有的人追求的所有目標的最終形式,都是『快樂』。而金錢只不過是人們追求快樂的一種手段和過程,絕對不是人們最終要追求的東西」。當然,每個人都渴望財富和快樂兼得,而好消息是,當今的世界確實提供了兩者兼得的機會。經過幾千年的演進,大部分的現代人,在面對醫療、教育、住家、飲食和事業時,其選擇之多、抉擇之廣,在人類的歷史上都是史無前例。人類也首度可以不再受制於王室、教會和貴族的支配,進而去選擇自己想要的人生。但很不幸的,當人類的物質生活以不可思議的速度進步的同時,人們的快樂卻沒有等比例的跟著增長。其中最大的謬思就是,人們常把金錢和快樂連結在一起,認為有錢就會快樂。的確,有錢和快樂的程度確實呈正比,但這僅限於在某種財富水平線以下的時候。當財富超過這個水平線以後,金錢的多寡和快樂與否,就是兩件完全獨立的事情。研究顯示,快樂又有錢的人,通常都是先有快樂,後來才變的有錢。但現代人往往過度注重於財富的追求,卻反而在這過程中,離真正的快樂越來越遠。研究也顯示,個人最終的快樂和幸福與否,取決於能否持續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而非擁有多少財富。也就是說,如果你真心喜歡現在的工作,你就是最快樂又幸福的人。

至於那些沒有熱情、沒有興趣、做什麼工作都抱怨、只想準時下班、或滿腦子只想著不用工作就有收入的人,我只能很不客氣的對你們說:「你們不配擁有幸福」、「你們的錢被騙光也只是剛好而已」!

最後,不免俗的,還是要用一個小故事做為結尾:
七歲的麥克是喜個喜歡發明的小男孩,有一晚,麥克的媽媽打開麥克的房門,那應該是已經該入睡的時間,但是媽媽發現房間的百葉窗拉起,麥克半躺在床上,緊盯著窗外的月亮,棉被踢到腳邊鼓成一團。房間堆滿成疊的《大眾機械》雜誌,有好幾頁都摺了起來,加註筆記。書桌上有製圖版和丁字尺,方格紙上面有剛開始動筆的坦克或樹屋。媽媽問他還好嗎?麥克回答:「我一想到我想發明的東西,就興奮的一直踢腿,睡不著覺」。麥克對發明不光只是有興趣或好奇而已,也不止是熱情,而是熱忱。他可以窩在自己蓋的樹屋裡頭敲敲打打、鋸東鋸西、揮汗構思,一個星期都不出來。他晚上常睡不著覺,因為他興奮的直踢腿。他把心力完全投注在他的夢想上,所有時間都用來實現他的夢想。麥克說:「成功基本上和熱愛工作是分不開的」。長大後,他用這股熱忱創辦他的事業。他到現在還是熬到很晚才睡,而且麥克的太太透露,麥克的腳還是經常踢個不停!

2013-11-27 13:08 發佈

BookSilver wrote:
在《成功SOP:一萬...(恕刪)


大推Chris Rock的釋義那段
恩,這本書,值得看,但是老闆比較愛看...

其實裡面說的都是正確的,但是用在實際上呢??
裝著好心告訴年輕人,你需要的是理想,錢不是重點...特地舉國外的爛例子來說嘴,那麼國外的薪水是多少????夠不夠支撐他們生活?

財聚人散 財散人聚...就這句話告訴作者
看完整篇文章
我只能說很多觀念及想法真的是因人而異
「對任何人來說,最美妙的命運,就是有人願意付錢讓自己做最感興趣及最有熱情的事」
這真的對許多人來說是很難做到的事情

舉一些例子

很多年輕人都喜歡打籃球,甚至從小就夢想成為一為職業球員
但是多少人能成功? 因為礙於環境、礙於自身的能力有限而逼迫多數人放棄,最後變成休閒活動

很多人喜歡攝影,但真正成為一名職業攝影師的人有多少?
要能拍出一張張令人嘆為觀止的照片也是需要一點天賦,且還要有點成本買一台像樣的相機

錢不是萬能,但沒錢萬萬不能
畢竟多數人從小不是咬著金湯匙、銀湯匙長大,無法一出社會就能做自己喜歡的Career
都是先以一個可以謀生的Job開始,等存夠錢後才去發展自己的Career
但台灣的薪資實在很難讓年輕人存錢去發展自己的Career
我實在看了又看...
心裡面真的有好多感想...
不說我會內傷...

我也好想出一本書"年輕人,22k不是你的問題,是台灣的問題"(對,這就是我的問題,都說說不寫書,沒有執行力,該死!!)

作者舉例的事情中,似乎都是國外的例子跟學者
小弟拙者我無法接受...

當然你所比喻的"jpb"與"career"的事情,這大多老生常談...
其實很多年前我就看過了...
我也曾經做過很充實的工作,但是這幾年,真的要踏進公司前的心理壓力大到不想進去公司...

我不知道為何坐者不拿親身經歷去說明自己的想法
或者你一直都是企業主??

這些事情,幾乎都可以找到反駁的點,這本書放在書架上比較適合
拿來01真的只是來讓大家筆戰的
說實際一點,你的論點說服不了工作的人,不管是22K還是55K

但是我們的論點,一樣說服不了你,不是嗎??
那何必呢??
只是要凸顯我們這些求職者很表面嗎??
所以要我接受22K的工作然後注意產值,最好一天24小時都有產值??

來這邊被找出不同論點,請問你的書再版會修改嗎??
答案是都不會,那,PO在這邊,是要展現甚麼??
你的高瞻遠矚??
還是我們的短視近利??


你書中的世界,真的是理想化的社會,你卻忘記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人性"
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
請問一下誰要對誰好??
請問一下雇主跟求職者誰的資訊掌握度比較好??
這不平衡的生態,你能怎麼要求??
我去過外商求職,外商的履歷,根本不問家庭狀況、不問太多,可是台灣的履歷表,要寫到我有幾隻狗都要寫了(不騙你,我遇過問我有沒有養寵物的公司,因為他們認為養寵物的人無法專心工作)...

長長的一篇
只是希望版主能把這本書留給需要看的人...
這種天堂的書,就給天堂的人看吧,說真的,真的可以找到書上的工作內容,我真的拼老命都會做的...
這種千篇一律,仿效遠見/天下/商週 文體的空洞勵志宣傳

看似洋洋灑灑引經據點,其實比消化道的排氣要空洞....
BookSilver wrote:
心理學家馬斯洛說過:「對任何人來說,最美妙的命運,就是有人願意付錢讓自己做最感興趣及最有熱情的事」...(恕刪)





馬斯洛說的沒錯,但是這理論的前提是由低層次向高層次逐漸滿足

由於台灣職場快速惡化
派遣 無薪假 責任制 泛濫

台灣多數人的問題還處於於圖中的 尊重的需要 --> 生理的需要
意味著連中低層次都尚未被滿足
當多數人連制度的平等,基本的準時下班都不可得時
你要如何激發員工的 熱情

當中低層次都尚未被滿足
你突然跳到 自我實現的需要 這個階段,無異是雞同鴨講


樓主我知道你是誰,也聽過你的一些故事

但我必需說
一個國家的菁英,將決定國家未來整體走向
當他們平等無私,國家自然富強安樂
當他們自私自利,遲早眾叛親離,自取滅亡

我想,喜好歷史的你應該不會不曉得這個道理........





你說外面的陽光依然~~http://blog.roodo.com/onlymusic/
剛好我看過Chris Rock全部的脫口秀,真的是欲罷不能....不過最近他好像很少主持這種節目了~.~

樓主說的關於Jobs and Careers的脫口秀

脫口秀連結

BookSilver wrote:
在《成功SOP:一萬...(恕刪)


問題在於

會成功的人,他的想法基本上就偏好成功者的想法
不會成功的人,他就是不會有成功者的想法

所以...

22K的人,就一直抱怨為什麼他只領22K?
200K的人,就一直問你們為甚麼不想自己去開創新局?

這一切
都忽略了人的能力是有分別的
忽略了生物的多樣性
對於酸民,我們有教化他們的責任。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