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純粹分享職場甘苦談(文長)
記得剛進這間公司被第一個主管面試,他叫我做伏地挺身
我真的要做了,他反而說不用了
現在想想,多少人應徵研發人員,面試被要求做伏地挺身還能接受而不抓狂
所以這應該算「企圖心」吧
因為企圖心,終於進去這間很多人想進去的公司
到現在也邁入第九年了...
記得在這待到第三年,原來的部門忽然拆成二個
自己被分到另一個部門去
結果真的太操了,無論小工程師,連小主管都陣亡不少
某日,一位大主管跑去問坐在我後面的工程師:
「人手不足,因為你是目前比較資深的工程師,這個案子給你帶吧!」
你相信嗎? 沒到一個月,他也離職了
他才離職沒幾天,結果那位大主管也跟我說了同樣的話
當時覺得「拼了」,大不了做不起來就離職吧
結果,帶了三位工程師,加我四員,就真的在四個月后硬著頭皮做到了量產
此專案期間遇到的台灣區客戶堪稱一絕,我被他罵三字經五字經罵了四個月
這不誇張,我還有錄音下來,雖然錄音檔不知道丟哪去了...
而悲慘的還在後面
因為從此以後,我頂著工程師之名,行小主管之時,回不去了

也發現,自己大概是這個產業有史以來,工程師就在帶Team的...
薪水沒甚麼加,股票也因莫名其妙的法規忽然費用化,分紅也沒多多少,還減少!
但眼界全開,因為從獨自的研發工作,轉變為跨部門的專案管理
從自我時間分配,進而學習目標設定、向上管理、任務分配等管理階層所需的技能
因此深信著總有一天,該是你的終究會回來的...
一直到今日,帶案子也帶快五年,終於掛個「技術職」理字級職位
卻發現自己並不是升職最快的,比我資淺的反而還還比我早升一年且為「管理職」的理字級職位
而自己薪資根本也還不到這個級別應有的程度
也或許那位高層,覺得我還有待磨練與學習之處
雖然心底有著「阿Q正傳」的阿Q哲學之疑慮
但我仍然認為,自己是很有實力的人,就是在等待一個機會
在職場待久了,真的覺得學會做人是第一,第二才是學技術
你跟高層熟了,你不知不覺會被拱上去
當然還有像我一樣,不得罪人,卻也不表明屬於哪個黨派
最後在勾心鬥角的團體中不免被孤立
令自己驚訝的是,難做的專案,高層第一個想到你
升職的時候,你定不是那第一位名單
***********************************************************************************
現在才要回到主題 「停止學習,就是退步」
在自己帶專案時,第一線去面對客戶,英文溝通是不可或缺的
說來挺慚愧的
因為學生時代太混,英文亂猜考零分都有我的份
但是,當進了這間公司后開始帶專案
發現開會都聽不懂每個人再說甚麼
到現在能聽懂,與專業上的溝通之說讀寫都不是問題
或許會問,每天那麼操,哪有空學英文?
我的回答是,吃飯抽菸聊天打屁上廁所滑手機都有時間
有心,就能找出時間學英文
不是說學英文最好最棒
而是,在空閑時間多學一些其他專長
絕對比玩線上遊戲好得多,但玩到出國比賽又是另一個境界了
總會有必要的時候會使用出來這項只有你會的專長,而別人卻不會
而在抱怨的同時,不如想些正面的話術來激勵自己
跟自己討厭的人做朋友,就算做不到,至少減少樹立敵人
舉些例子:
學吉他的時候,C→Am→Dm7→G的循環和弦是必學的
但有個人覺得學這四個和弦就夠了,因為要虧妹前刷幾個和弦其實挺帥的
也有人反而去鑽研和弦組成甚至轉為專精古典吉他的演奏
因為學出了興趣而希望能演奏出更好的音樂
學吉他僅會四個和弦,他的未來就是僅會那四個和弦
學吉他去鑽研和弦組成甚至轉為專精古典吉他
他能去比賽,就算沒了名次或許還能轉作老師
這個例子或許有點離題的
但你的想法與選擇會造就你未來的走向
***********************************************************************************
說真的
現在職場生態非常詭譎,我的妹妹也跟上了22k的腳步
比較好的是,她的公司還能一年加薪1k,不知該高興還是...
或許 現在幾乎沒甚麼機會能抓到直上中產階級的捷徑
因為貧富差距愈來愈大,多數的財富聚集在非常少數人的手裡
一堆政策明擺著是政府協助財團,斷了讓勞工們變為富有的方法...
台灣大老闆的百般凌虐勞工
勞工則為五斗米折腰的心情而持續著被壓榨著
真的要靠自己了,所以不只要一技之長,能多學多會是好事
自已仍相信
努力的人不一定有收穫,但沒有努力過的一定不會成功
如今檢視自己
待在一個不是能長久待下去的工作
因此要養精蓄銳,多做多學,並等待一個機會
有 或沒有 仍是個未知數
如果真讓我等到那個機會
會再與01上的各位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