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從吃蘋果看 加班與離職的惡性循環

因為戴董的30K/50K,這段時間,22K又被拿出來討論. 開始怪罪企業主為何只給22K,也出現收多少錢做多少事的言論.又或者加班制 責任制....等議題, 回想起多年前看過這篇文章. 如今PO出來給版友們欣賞欣賞
(出處:不曉得是從哪邊來的,如果有侵權,再請通知)

從吃蘋果看 加班與離職的惡性循環
從吃蘋果看 加班與離職的惡性循環
從吃蘋果看 加班與離職的惡性循環
從吃蘋果看 加班與離職的惡性循環
從吃蘋果看 加班與離職的惡性循環
從吃蘋果看 加班與離職的惡性循環
從吃蘋果看 加班與離職的惡性循環
從吃蘋果看 加班與離職的惡性循環
從吃蘋果看 加班與離職的惡性循環
從吃蘋果看 加班與離職的惡性循環
從吃蘋果看 加班與離職的惡性循環
從吃蘋果看 加班與離職的惡性循環
從吃蘋果看 加班與離職的惡性循環
從吃蘋果看 加班與離職的惡性循環
從吃蘋果看 加班與離職的惡性循環
從吃蘋果看 加班與離職的惡性循環
從吃蘋果看 加班與離職的惡性循環
從吃蘋果看 加班與離職的惡性循環
從吃蘋果看 加班與離職的惡性循環

從吃蘋果看 加班與離職的惡性循環
從吃蘋果看 加班與離職的惡性循環
從吃蘋果看 加班與離職的惡性循環
從吃蘋果看 加班與離職的惡性循環
從吃蘋果看 加班與離職的惡性循環
從吃蘋果看 加班與離職的惡性循環
從吃蘋果看 加班與離職的惡性循環
從吃蘋果看 加班與離職的惡性循環
從吃蘋果看 加班與離職的惡性循環
從吃蘋果看 加班與離職的惡性循環
從吃蘋果看 加班與離職的惡性循環
從吃蘋果看 加班與離職的惡性循環
從吃蘋果看 加班與離職的惡性循環
從吃蘋果看 加班與離職的惡性循環
從吃蘋果看 加班與離職的惡性循環

聰明的你,看見問題了嗎? 問題就出現在A和B那時候!

其實每個人每天只能吃的蘋果大概就是三顆,超過就是要留下來吃隨著公司不斷發展,蘋果愈來愈多,開始有爛蘋果出現,員工又不熟,然後多增加人,所以又多蘋果、然後有人走,又有新蘋果,又吃不完,又多爛蘋果,又吃不完,又走人,又不熟,蘋果愈來愈多,人走的愈來愈多,爛蘋果愈來愈多,人走得愈來愈快,增加的人又愈多,所以蘋果又愈多,愈多的人不熟,愈多人的離開~~~

就是這樣不停的歷史重演。

公司從二個人最一開始一天吃一顆蘋果,演變成最後人增加四個人,但卻一天要吃四個蘋果,已經超過三個的附和。公司的政策和規模不停往前走,但下面的人一直在換新的人,永遠跟不上公司的腳步剛學會剛要熟悉的時候就要離開了,但公司的政策不會離開。

這就是大部分企業的寫照,你我現在會覺得很瞎,希望有一天當老闆的時候,千萬別這樣...
其實,這些企業主在還沒當老闆時, 當初也是這樣想的......
2013-06-17 15:04 發佈
文章關鍵字 蘋果 惡性循環

jovi1787 wrote:
因為戴董的30K/5...(恕刪)


很好啊

唯有物競天擇 自然淘汰 才能讓這些爛公司倒光

(注意) 我說的是公司 不是員工
J大的分享其實簡化了很多情況
尤其是主管的角色,並不只是分配工作(丟工作)
而是規劃日常工作流程,提升效率,最重要的是要教導部屬,培育能力

好的公司應該是用更有效率的流程,處理更多的事
這樣才能在相同的人力成本上,獲得更高的利益

依照這篇文章的內容,頂多可以說是主管無能,如果真的工作量太大,要嘛主管自己下來做,要嘛把底下部屬能力提升,因為一個公司很難接受業績越來越少,人卻越來越多的情況~
根本就是寫得太準了><

只不過,我遇到的是沒有新的人來吃APPLE

留下來的人就一直吃前人留下的APPLE....

都快吐了!
romanliu wrote:
J大的分享其實簡化了很多情況
尤其是主管的角色,並不只是分配工作(丟工作)
而是規劃日常工作流程,提升效率,最重要的是要教導部屬,培育能力

還是要再重申一變,文不是我寫的.
台灣的中小企業大部分都不願意去培訓主管上相關管理課程.所以所謂的主管,許多都是"高級工程師/高級管理師"晉升上來.做的事..腦袋跟以前也差不多. 更別談"管理". 彼得原理就是再說明這件事情.
所以中小企業還是會保留著傳統的一些概念:4個人的工作,給3個人加班做.寧可大家辛苦一點,也不願閒閒沒事幹.
會去重新規劃及審視/平衡工作內容項目的主管....應該都去大公司了.
樓主寫的真的是.......











目前就是一直在啃爛頻果ing
坦白說我覺的台灣公司行號的工作, 基本上就是一堆熟能生巧的工作, 誰做都是可以完成, 差異點是花多少的時間成本, 偏偏台灣人什麼都沒有就是時間最多,

jovi1787 wrote:
因為戴董的30K/5...(恕刪)


我只想按一個
哇這個又出現了~~記得兩三年前有看過,
不過這兩三年小弟感覺情況似乎愈來愈糟,

沒辨法~~公司不願養人,所以業績不好就開始砍人,
人少就算了,後來就算業績開始上昇,也不知是不是之前虧太多了,
所以就算業績上昇,也不太敢補人,後來有經驗的人走了,公司也不敢花大錢找有經驗的人,
所以又找一堆新手進來,所以感覺蘋果有增加,可是消化的速度愈來愈慢。

後面大家都在撐,希望有一天這些蘋果都啃完,而這些新手啃蘋果的速度愈來愈好,
然後新手能待的久,變成有經驗的人,最後老闆會很開心,因為他雖然花比以前少的成本,卻可能達到以前啃蘋果的速度。

所以正常公司應該都這樣做才能保證長長久久賺錢吧。


我第一份工作也是中小企業的電子代工廠
職務是PE
這篇文章真的是太精闢了
感覺有點對不起吃我留下的爛蘋果的人...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