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教一下各位先進:
太陽能曾經風光過,
但這一兩年卻大幅失落...
但經過這一兩年大壞行情的磨練,
不知各位先進認為,
太陽能這個產業的未來會漸漸好轉嗎? (聽聞很多人說最差的谷底已過....)
台灣太陽能廠有機會持續獲利嗎? (這一兩年都虧很多, 外加中國的擴產...)
未來的前景是樂觀的嗎? (聽聞油頁岩氣開發技術也漸成熟了, 太陽能可能會被冷落......)
感謝您的寶貴意見了!!!
seizeten wrote:
但經過這一兩年大壞行情的磨練,
不知各位先進認為,
太陽能這個產業的未來會漸漸好轉嗎? (聽聞很多人說最差的谷底已過....)
台灣太陽能廠有機會持續獲利嗎? (這一兩年都虧很多, 外加中國的擴產...)
未來的前景是樂觀的嗎? (聽聞油頁岩氣開發技術也漸成熟了, 太陽能可能會被冷落......)
我從太陽能產業一開始就不看好了.基本上,太陽能從上游看有關鍵原料限制,下游客戶又不夠多~~~
想法比較簡單:
請問全世界有多少太陽能廠?
每天太陽能板都一直破嗎?
不然產線每天生產都吃的下來?!
當然,還有人會說太陽能熱水器(以能量產的產品來看),說這是好東西我絕對認同,但問題是能安裝這個有其天候限制,如像中南部常放晴的地方,如果像是台北常陰雨棉棉,太陽能板功能有限~~~
或是一般民眾可以安裝太陽能板產電後賣給電廠,恕我直言,那也要政客要的補助夠多才行吧!!! (再生能源法)
再來小面板的市場,各位可以看看小面板雖然應用廣,但真的要賺錢應該還是大面板的售價...
另外,太陽能板的資本支出也不算低(也是可以像LCD廠跟銀行借錢來花啦),一片回賺多少?資本支出這一段又要多少年回收?太陽能製程也有更新,屆時再換設備?
基本上,個人還是認為這是利用"綠能"或"石油上漲"在炒做的產業,日後一定會打到慘業去~~~~
seizeten wrote:
請教一下各位先進:太...(恕刪)
.... 聽聞油頁岩氣開發技術也漸成熟了, 太陽能可能會被冷落......
有人在說油頁岩嗎?
08/05/2012 09:05
《能源新章》油企吹捧頁岩氣,質疑前景被高估
頁岩氣(Shale gas)令全球趨之若騖,這種「平靚正」的新能源提供了前所未有
的新商機,但《紐約時報》引述多封業界及地質學家內部電郵,質疑油企高估頁岩氣盈利前景,
誇大油井蘊藏量,甚至將相關投資形容為龐氏騙局。
油公司一致唱好頁岩氣之際,卻未有說明開採的難度和成本,雖然美國本土的確有不少活躍
油井,但通常被大範圍產量較低、開採成本較高的油井包圍,而且不少主要油井的產量跌幅亦比
想像中快。
《紐約時報》去年引述投資公司PNC向承建商發出的電郵,表示頁岩氣「本質上無利可圖
」,令人想起科網泡沫;有能源研究公司指,沒有利益關係的獨立人士認為頁岩氣是大型的龐氏
騙局。
部分質疑甚至來自油公司內部;切思皮克(Chesapeake)一名地質學家指公司的
生產預測不可靠,單是油井首年產量跌幅之快,便足以令他起疑;康菲石油(Conoco
Phillips)亦有員工指頁岩最後或成全球最不賺錢的領域。
不過,這些油企對頁岩的熱情不減,不斷說服投資者頁岩是未來的石油,公司坐擁龐大蘊藏
便是鐵證,但不少業界人士未被說服,尤其頁岩氣開採屬新行業,只能以有限資料及一定猜測來
推敲蘊藏量。
更有分析質疑,有關蘊藏是否被故意誇大,雖然這些電郵未有指明有公司從事這種非法行為
,但有投資公司質疑油企「欺騙華爾街」,只拿最好表現的油井數據粉飾櫥窗。
美國證監(SEC)年前修改規例,容許油公司申報較遠油井的蘊藏預測,又不用公布預測
方法,亦助了油公司一把;《紐約時報》追蹤19間油企,最少7間便立即增加預測,最多逾2
倍。
除了油公司,當局的樂觀預測亦為業界推波助瀾,但研究方法同樣招來話柄;備受重視的能
源信息局(EIA),被指依賴顧問公司及油企的新聞發布作「獨立」報告,有利益衝突之嫌,
令數字傾向唱好。
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對重點頁岩田Marcellus Shale的蘊藏估計,
便逼使EIA大幅下調預測;前者指只有84萬億立方尺,後者卻認為有410萬億,EIA最
終削減預測80%,承認對方才是地質專家。
有業界則樂觀到底,指預測已遠高於十年前,加上技術進步,開採更具成本效益,故埃克森
美孚(Exxon-Mobil)等巨企也開始涉足;懷疑派則以安隆(Enron)破產作例
,警告防範危機。
巧合的是,上文提到的切思皮克近日捲入管理醜聞,這間全美第二大天然氣商正被證監調查
,又因成本高錄得巨額虧損,大幅削減現金流預測令信貸評級遭降,有人隨即提出:是否下一間
安隆?《香港經濟日報》
http://www.etnet.com.hk/www/tc/funds/news_detail.php?newsid=ETN220508622&page=7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