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曉得有沒有人發現在使用電腦或3C產品時經常有一堆藍光燈號在閃來閃去..
以前在唸書的時候根本沒有藍光的LED
一般電腦或電器用品的燈號都是紅黃綠這幾種顏色
可是最近這幾年LED廠的藍光LED的專利和量產的瓶頸突破之後
一下子所有電子廠商就都把藍光LED當成主要的指示燈號了
可是,我有個疑問...人眼對藍光的感覺並不是那麼舒適的啊,為什麼廠商們堅持要用藍光LED?
有什麼明確的經濟因素? 或是可供參考的學理研究報告嗎?
白光是極大量
白光可以是藍光晶片+黃螢光粉也能是藍光晶片+紅綠螢光粉
藍光當然就只用透明膠封裝更便宜
而紅黃晶片的產量可能還不到全廠產量5%,量大自然能壓低價格
白光LED還能用遮色片分出紅綠藍去混出你要的顏色
一顆LED+遮色片能混出全部顏色當然比單獨紅綠藍LED還便宜
在顏色純度上有要求的話另計
但因此藍光以外的LED需求自然降低
至於為什麼不是紅黃光+藍色螢光粉去混出白光呢
因為這無法達成
這牽涉到光波長與能量去激發螢光粉
無法用高波長的紅光去激發螢光粉發出短波長的藍光
所以藍光LED的出現才是跨時代的發明,發明者也能了諾貝爾獎
就製程上來說藍光LED確實也與其他黃紅光LED有很大的不同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