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是好電筒,很好的Surefire入門電筒。
布利自己曾經擁有過兩把,一黑一黃,後來忍不住誘惑,連同一代的KL3一起賣掉,湊錢換了一把M2回來。
後來,G2就變成布利餽贈親友的優選燈具之一了,當然,只能送給不玩電筒的人,燈瘋子們應該是看不上眼的。
入門等級的商品,一向是比較難拿捏定位,比較不好設計的。
因為,它必須夠好。要有足夠的廠牌家族特色,要能夠剋掉同級對手,這樣才能在與顧客的首次遭遇戰當中,取得足夠的地位。
再者,它又不能太好。只能讓顧客滿意,但絕對不能讓他滿足。這樣其他同廠更高階的產品,才能有銷售的契機。
是的,G2就正好是這樣一個角色,夠好,但是並不是非常好。讓您滿意,但是不會讓您滿足。
所以,它符合傳統Surefire戰術電筒一切基本的要求。
緊致體積,高亮度輸出,基本防水能力,戰術尾蓋開關,以及跟其他電筒接軌的配件通用性。
所以,它儉約的只留下最必要的配置,想要更好,您得買更高階,更貴的。
且讓我們來檢視一下G2,來看看它各部分組件的特色。
先由燈頭開始,燈頭的玻璃(這一點,請稍後布利進一步說明。),是由外面以鎖緊並且迫緊裡面的O環的方式來固定的,所以有基本以上的防水能力。這是夠好。
但是材質上面,就是使用壓克力類的Lexan,雖然比較不容易破裂,但是無可避免的比較容易刮傷,甚至高溫下比較容易熔毀。這就是所謂"不是非常好",它的哥哥G2Z就是使用Pyrex玻璃。
當然,這類的"不是非常好"有很多,請容許我稍後一一說明。而且,這類的"不是非常好"有的並不是沒救的,有些是可以靠後來使用者的巧思來修正的。
說完燈頭,接著我們來看看燈泡。
燈泡沒問題,符合Surefire一貫的通用性,跟6P/G2Z/C2/D2/M2都是通用的,原廠提供LOLA(LowOutput LampAssembly)-P60,還有HOLA(HighOutput LampAssembly)-P61可供選用。
以布利自己的使用經驗,不管是P60/P61,甚至是P90/P91,都是使用同樣的細紋凹面反光鏡。所以,射程都是差不多的,而且都是偏向中距離大範圍照明的,射程實在不能算是遠。大一些的輸出,只是用來讓主亮區(hot-spot)的亮度均勻提高,並不用在提升射程上面。這一點,還請讀者明鑑。
再來是筒身。
G2是採用塑膠聚合物材質的筒身,乍看之下,似乎略遜於6P的鋁合金筒身。
但是這個材質上面的差異,卻意外的造就了G2比6P還耐摔耐衝擊的能力。
塑膠比起鋁合金來,有更高的彈性與更高的衝擊吸收能力,所以G2更能保護它裡面所裝用的P60/P61燈泡,讓它在萬一點亮的時候受到衝擊,有更高的存活機率。
而且G2的筒身,萬一不小心刮花了,也不如6P刮花時那般的明顯。
為了導電,G2筒身的內層當然還是金屬的,而且,也如同Surefire其他款式電筒筒身內壁一樣,鍍有增加導電能力的磷酸鹽層。
G2筒身上面,當然不會有combat grip,這是到了G2Z才會配置的東西。
您可以參考一下,這張原廠的G2Z照片中,筒身接近尾蓋開關的地方,那就是combat grip,一種提供其他持握電筒方式(如同護士打針的持針方式)的小裝置。沒錯,這當然又是"讓您滿意但不滿足"的做法。
最後,來看看尾蓋開關。
G2早先配置的,是簡單的"壓按-旋入式"尾蓋開關,一般使用,夠了。
但是,它並沒有lock-out(鎖定不開燈)的功能,也就是說,放在包包或行李箱裡面的G2,還是可能因為擠壓或者其他原因,自己把燈點亮而耗掉電池。對於習慣帶著燈到處跑的人,這一點實在讓人有點不太放心。
後來,Surefire開始在G2上面配置LOTC(Lock-Out TailCap),就解決了此一問題。
但是,不知道是不是舖貨的問題,布利自己一直還沒親眼見過配置LOTC的G2。
夠好而不極致,滿意而不滿足。
這是布利心中的G2,跟您分享。
Bouli
我的發文只代表我個人的偏見。如果有所提問,還請在討論串中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