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ly90 wrote:裝備是Dolphin...(恕刪) Hi, Sorry 我前一陣子出差在外,後來也一直在忙,晚了點回覆。查詢到 Dophin SCR 適用的吸引劑大小是 2.5-5mm 而且需要整顆式的,我 APD 用的 Molecular Sofnolime 797 顆粒大小是 1-2.5mm 而且是有細微粉塵,您那台應不太適用 797,雖然它的吸收效果是最好(我教練使用過不同的經驗談),除非您有加裝類似不織布過濾,不然建議還是用 Dragersorb,Dragersorb 有顏色辦識也蠻方便的說,但目前我朋友裡沒人在用它,有的話再介紹認識,貿易商那邊是要求要有一定的量,不然少量的自己跟國外訂是差不了多少,況且吸引劑有期限。另外我在國外網路上有找到別人 Dophin SCR 使用 797 的經驗是 ok 的,不過還是小心點好,先給您參考一下,如果有其它需求可以告訴我,我再問看看能不能幫忙到什麼。
好專業的分享真希望有一天 有辦法去學(當然希望 是研究單位付錢更好~~)之前去墾丁潛水時 常常在蔡教練那邊 看到一堆他的朋友 背這種循環式裝備聽說都是要一台國產車的錢不過看 他們都是開高級進口車 想必國產車只是小錢~~希望前輩多分享一些相關照片跟知識
研究單位我是還沒看過有人用,做水下工程的也少見(台灣SCR較多),最多在用的是軍事單位,而且有機會接觸不同的特殊裝備,又是國家出的錢,只是想進去那單位不容易,進去了大概會很想出來吧~ 「用了才知道好不好」 ==> 這句話說的真好,我當初決定玩幾乎只單單憑藉著一股熱忱,人生難得有幾回囉。犧牲換新車基金(目前還是老車相伴,我同學們才都是開高級進口車),還有犧牲其它很多很多...,但換來的好處跟滿足感是講都講不完的。在這就先不提好的,來分享一下目前有覺得不好,或是一般不會去注意到的缺點:* 休閒潛水性質低,水下活動能力弱,不像開放式的自在自由、* 陸地上笨重,去外地旅遊潛水常需自備氣瓶,對裝備運送的負擔不小、* 可打200BAR純氧專業氣源店家少,大多只能提供到110BAR,對潛水時間有不小限制、* 潛伴少且能一起潛水的機會更少,若跟開放式的同潛,潛水模式常會降低應有的用氣優勢、* 除平常保養及耗材替換成本高外,有的還是有時效性,不常去使用也算浪費、* 潛水前組裝檢驗繁瑣耗時,潛水容錯率低,整體風險較高、* 潛水動作較多,部分動作較難,需要的練習時數相對要增加、大致以上......不過到底要說好不好呢,可能要等我潛不動的時候才會有答案吧~
APPLE80808 wrote:俗稱"水肺"嗎?...(恕刪) "水肺" 是從英文過來的 SCUBA (Self-Contained Underwater Breathing Apparatus),直譯是「自行攜帶水下呼吸系統」,或是也可以說是在水下呼吸的肺。它泛指利用額外壓縮空氣以及調節器之類的裝備,能讓人類在水下呼吸的方式。"水肺" 一般在休閒潛水領域用的是開放式的,也就是在水下會隨著吐氣冒氣泡的。這全密閉式內循環潛水裝備幾乎不會冒氣泡,但也是水肺器材其中一種,只是較少人使用。
請問您在水面上的PPO2值設定是多少??水面上設定?也就是說您已經要確認您的深度囉???2005年時曾輔助過一組老外的研究團隊到綠島用過他們的密閉式裝備,外觀看起來與您的很像,但根據您描述的限制有些不同,當年老外2人一組,給我潛到100米去,還動用後備支援團隊約10人,累死我也。當時那一組裝備要價2萬美金,約20公斤重。有空可以跟您請教嗎?
chenyi.fish wrote:請問您在水面上的PP...(恕刪) 您..好說,大家互相研究,如我有說錯的麻煩糾正一下是的,Evolution+ 必需要在水面上先設定好,它有提供兩種 ppO2 值,到水下後電腦會依設定深度自動切換,也可以用手動切換,只是數值不能更改。所以我對我教練新購的那套蠻有興趣,因為他的機型可以在水下改變數值。ppO2 值與深度的切換關係就依潛水計劃,通常我會參考潛點的潛水時間、深度、連續潛水的關係,確認是否符合潛水減壓表安全範圍內的,像以我一般休閒潛水模式為例,21 米以內我是設 0.7,如果有要潛深度超過 24 米的會切到 1.2 且在回來上升到九米時才跳回 0.7,這樣通常只要注意好潛水時間,最大深度 40 米,潛個兩小時以上是可行的。您有拿到進階高氧或以上嗎?不知我這樣說明可不可以。另請問跟我哪些描述的限制不同?,照價位跟重量看來有可能是同 APD 上一代的產品 Inspiration,但如沒有那老外的裝備確實型號我也不能完全確定,因為密閉式的種類還算不少。我那套的規格是可以下到 120 米,但必需經過混合氣兩階段的訓練合格,以及電腦的設置(軟體升級方式)。2005那年我才剛拿OW,應多跟您請教才是咧。嗯~兩位潛水員,依後備支援團隊約10人來看,他們是照規矩來的技術潛水員,你們船是開兩艘對吧~他們是去找二次大戰的戰機嗎,綠島有深到百米的點但要到蠻外海的說,蘭嶼要找深的近岸邊就有了。他們那次大概潛多久呢,或是你有記得他們側掛瓶數嗎,會來台灣做技潛的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