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業餘開箱]潛水輕重裝一次到位,跳進錢坑裡

休閒潛水是個門檻頗高的休閒活動
也是一項高度仰賴裝備的活動
有裝備就有花費
所以如何買裝備可以算是一門學問
本週一才通過SSI Open Water的筆試
馬上就跳入這個錢坑裡

休閒潛水的裝備一般分三大類
一、輕裝:包含面鏡(面鏡帶)、呼吸管、防寒衣、蛙鞋、手套、套鞋、配重
二、重裝:包含BC(浮力背心)、調節器組(一二級頭、三用錶)
三、其他配件:潛水電腦錶、潛水刀.............等其他配件

我個人的建議是
一、學完後非常有興趣,且有時間常常下水者,輕重裝一次到位,一套好的裝備保養得宜用上10年不成問題,不過前提是抑制敗家的念頭,更重要的是真的要經常下水玩
二、學完後還頗有興趣,但不太有時間只偶爾可下水,可買輕裝就好
三、學好玩的,那當然什麼都不用買用租的就好
至於其他配件類,聽教練講潛久了自然會被誘惑一樣一樣買

我自己呢
其實在上課前就確定要把這項活動當成終身的休閒
所以在結訓後先在拍賣看一下再跟店家討論一下
幾乎沒有考慮的就把整套輕重裝搬回家了
荷包好痛

進入正題開箱摟

好大一箱
IST滾輪式裝備袋(贈品)
全套裝備都裝的進去,不過不防漏水
東北角用不到,比較遠的潛水旅行才用的到



打開摟
裡面滿滿的戰利品



BC、調節器、防寒衣多用衣架(贈品)



浮力棒,警示安全用(贈品)




面鏡TUSA M-40四面鏡含近視鏡片及TUSA面鏡帶



呼吸管TUSA SP-170



指揮挺~組合



IST手套,防礁石割傷用



TUSA長筒套鞋,岸上防滑用



調整式分岔蛙鞋TUSA SF-8
預算不足不然想敗Apollo BioFin



IST 3mm防寒衣
防寒衣訂做會比較合身但相對就比較不美觀



最惱人的配重鉛塊
初學者要配體重的1/10
小弟見不得人的9字頭體重要配9公斤
負擔大又花錢
希望趕快提昇技術減輕配重



以上為輕裝
幾乎都是台灣精品MIT
這就是愛台灣啦鄉親


BC浮力背心Scubapro Classic Plus整合配重全氣囊夾克式
因為不想戴條配重帶在腰上所以選整合配重式
至於選這件貴桑桑的則是被教練洗腦說有多舒服多舒服勸敗成功



備用二級頭整合充排氣閥Scubapro Air2
也是被教練洗腦多方便多方便勸敗成功



調節器組TUSA RS-230
三用錶TUSA SCA-330
調節器在預算許可範圍內建議買好一點
因為它是你在水下的維生工具
穩定性及好吸程度可是非常重要的
也是因為預算不足不然想敗Atomic B2
三用錶的話就沒啥差了
選個自己看的順眼的就好



開箱完畢,謝謝觀賞

好不好用
阿災
這禮拜六才要第一次下水
不過錢都花了就不要多想
好好運用它們多潛水才是王道
台灣一年能潛水的季節才半年左右要好好把握啊
很多人裝備買了結果擺在家裡供奉
真的很可惜
你聽到你的裝備在哭泣嗎

本文同步刊登於我的Blog
2008-07-11 14:05 發佈
文章關鍵字 開箱 錢坑
王阿寰 wrote:
休閒潛水是個門檻頗高...(恕刪)


我喜歡你那件BC 因為我也是同品牌愛好者。 小弟也很喜歡潛水 現在每次回台 都會下墾丁一次。 既然買了裝備 一定要用力給他用去啦
此外 小弟有一些小建議 你可以考慮購買高音笛(不要買兩用型的 要買水面上用的 比較大聲) 電腦錶也是不可缺少的(建議買SUUNTO SCUBAPRO )

祝潛水愉快!


吽吽牛 wrote:
我喜歡你那件BC 因...(恕刪)


感謝建議

不過現在當務之急是把握時間練功

電腦錶等下一階段
看到這個 就想到二十年前 我老爸 花了一堆錢 買了一堆潛水裝備

也花了一個月去學及累積時數

就在要拿到執照的前一個禮拜

因為忙就沒有再去累積時數 所以到現在執照還沒拿到

沒多久迷上了高爾夫 整套的潛水裝備就堆在儲藏櫃裡了

一年後就轉送親戚了

算一算 他已經二十年沒下水了
恭喜大大加入潛水一族
潛水是一項很好的休閒,但是安全是最重要的
除了技術之外,裝備是保障自身安全最重要的防線
所以好的裝備是必須的

對於大大的裝備之中有一項建議,
配重鉛塊最好還是繫於腰上,盡量不要裝在BC內
不然等到學進階時,水中穿脫裝備會不方便

等到時再改過來又會不習慣
還不如一開始就繫於腰上
提早習慣他吧
恭喜入手~
不過既然是一次到位,
我覺得有一半以上的東東之後會想重買@@
誰叫這邊是敗家深淵~
以前就是一開始沒考慮仔細,
結果花更多冤枉錢......

如果還能換,
先把IST滾輪式裝備袋貼錢換硬殼的,
否則出國時裝備很容易被壓壞....
TUSA長筒套鞋>>換黑底的,否則多幾次岸潛就髒到不行....

但 Classic Plus是最正確的選擇,
好穿又耐用.....絕對不會後悔!!

至於整合式配重BC....同樓上kao1379,
建議新手還是用腰帶啦~(Scubapro那條+鉛袋也是很舒服)
以免緊急狀況時手忙腳亂...(不管是自救或潛伴救援)
腰帶只要一個動作,但整合式除前面兩個,後面也兩個,
9公斤也不好塞 ,
我穿此款舊型的也是另外用腰帶至現在~

不過買了就要狂用才能回本,
您的配色還蠻好認的,
希望有機會能碰到~
kennyfish wrote:
恭喜入手~不過既然是...(恕刪)


哈!同意+1
之前朋友也是叫我若真要玩 就一次到位 不然以後換裝備的錢花 更多 小弟除了調節氣器用 aqua lung 其他都買 scubapro(面鏡 呼吸管 除外). 到現在 還沒有想換裝備打算(用三年多了 在台灣時 幾乎每週都下水 應該快回本了)


所以大大現在要用力給他用下去 到時就有更新裝備的理由了
王阿寰 wrote:
休閒潛水是個門檻頗高...(恕刪)


又一個潛水同好出現了~~有機會可以一起下海呀
我潛水時數大約是130支吧 有什麼問題一起討論一下

另外補充,
不是貴的或進口裝備就是好的裝備,
最好都試用過,試穿過,
找到最適合自己的....
(像有的潛友就是只穿海鷹,他認為舒服,拍照也順手)
要多搜集資料,網路價格很透明,
教練推薦的可能只是店裡有賣的或庫存.....
一些無需維修的裝備網路購買即可.....
並考慮以後是否會玩高氧,
(我的一二級頭節器和錶都因此換掉)
您以後想購買的電腦錶要慎選~

感謝各位熱情建議

結訓後今天跟俱樂部第一次下水

也是裝備第一次下水

一切都很滿意

今天看到腦袋大的獅子魚跟一堆河豚還有其他數不清不知名小魚

看來該是敗相機潛水盒的時候

東北角的生態比我想像中好

以前一定更好

在這把功練好才能去離島跟國外呀

用氣量可能有點多

第1支45分鐘只剩60bar

第2支一樣40多分鐘剩50bar(因為在水底橋姿勢跟1支在吃海星的釉彩臘膜蝦合照搞了好久)

踢回岸時不小心過早到水面氣瓶變正浮力結果就下不去了

還要教練給我個臉大的石頭拿著才又下去

好好玩呀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