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水電腦錶升級 ~ MISSION2 的使用心得(外觀 & 水肺潛水)

潛水電腦錶升級 ~ MISSION2 的使用心得(外觀 & 水肺潛水)

決定買 ATMOS MISSION 2 原因主要是在和 MISSION ONE 價位差不多,MISSION2 在硬體及功能上升級不少,除了多了日常生活的一些功能,加上自己本來就有用 MISSION ONE 水肺和自潛,所以已經很習慣手錶的操作邏輯和界面顯示方式,還有我全部的潛水記錄都在 ATMOS:雲端潛水日誌上。另外一個原因當然是外觀了。MISSION2 的外觀在眾多潛水電腦錶中,自己覺得是比較好看的,平常休閒或正式的場合都可以配戴。下面是我自己在使用 MISSION ONE 和 MISSION2 的使用心得,希望讓還在猶豫的朋友做參考。

MISSION2 硬體:

外觀:
MISSION2 多了份大氣感,金屬錶面有增加一些高低細節。金屬外框設計高於手錶錶面可能是因為MISSION ONE 被很多人反應容易摩擦到錶面。這次他們還出了新色白銀和黑紫,聽教練說黑紫,非常稀缺。我自己曾實際看過身邊有潛友有買到紫色,實際比圖片好看超多,在環境光影響下,每個角度看起來,顏色都會有些許不同。

玻璃:
MISSION ONE是强化玻璃,MISSION2 則升級到藍寶石玻璃,藍寶石抗刮耐磨是蠻多高價位手錶會選用的材質,藍寶石玻璃同時在太陽底下閲覽手錶時,透光性更好,資訊也更清晰。

GPS:
之前 MISSION ONE 很常被人詬病的定位速度太久。這次有很明顯感受到 MISSION 2定位速度變快了,且實際到操場跑步,也看過跑步軌跡,雖然還是有一點偏,但還算是可接受範圍内。雖然在市區受到大樓干擾好像會明顯一點,但因爲它主要是一支潛水錶,所以自己還可以接受這樣的結果。

心率感測器:
MISSION ONE 是沒有心率感測器的,但MISSION2 有新增光學心率,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佩戴,並觀察自己的心率變化。而我自己潛水時就會把它關閉,因爲光學心率需要貼緊皮膚偵測,但在水下這點有些難度,因為水的折射也會影響準確定性,不如關閉省電。

錶帶:
MISSION ONE 和 MISSION2 的錶帶是沒辦法共用的,已經詢問過潛店,差別在MISSION ONE 是固定式-要使用六角扳手鎖上,錶帶款度是24mm; MISSION2 是快拆式,只要推開頂桿就可以拆除或裝上,錶帶寬是26mm。MISSION2 不論是錶帶裝卸方式和寬度,都可以讓人更隨心的更換自己喜歡的錶帶類型。
潛水電腦錶升級 ~ MISSION2 的使用心得(外觀 & 水肺潛水)
重量:
因爲我也沒實際數字,都是直接憑我手感來判斷,MISSION2 相較是較輕較薄,MISSION ONE就較重較厚一些。認真說我是有小驚訝的,因爲MISSION2其實對女生來說是算蠻大的,但重量卻是我可以接受的範圍。

按鍵:
MISSION ONE只有4個按鍵,沒有背光鍵,MISSION2 則多背光鍵,共5個按鍵,我自己的感覺是好像 MISSION2 的按鍵回饋感好一點,沒有這麼緊,但不知道下水會不會很容易被誤觸按壓到。然後 ATMOS 的手錶按鍵很簡單操作,MISSION2 和MISSION ONE 的按鍵上下確認退出的邏輯幾乎一樣。

電池&充電缐:
在電池的使用上,MISSION ONE 和 MISSION2 都差不多,都是可以使用至少一周左右,出去潛旅一趟是完全沒問題的,感覺上 MISSION2 的電池容量是有提升的,因爲多了那麽多功能,但也依舊能使用一周,另外充電缐是可以共用的,只是充電位置左右不一樣而已。

硬體比較
MISSION2 MISSION ONE
外觀形容 優雅大方 簡單隨意
螢幕 藍寶石玻璃 強化玻璃
GPS 定位速度提升 定位較慢
心率感測器 沒有
錶帶 26mm-快拆式 24mm-固定式
重量(自己感覺) 較輕較薄 較重較厚
按鍵 多背光鍵且按鍵回饋較好 沒背光鍵
電池 使用一星期也沒問題 使用一星期沒問題
充電缐 可共用-充電位置在右邊 可共用-充電位置在左邊

關於MISSION ONE 和MISSION2在水肺潛水上的差異,無論是水肺或自潛界面上都有微調整,大部分功能都是有保留下來,有新增及拿掉了一些功能設定,這邊就先介紹水肺的部分。

MISSION2 水肺新增:

檢查殘壓提醒:
這是 MISSION2 才有的功能,它是依照你設定的時間,會跳出提示框來提醒你該檢查殘壓咯,但給我的感覺就是很類似時間警報的概念,而且這功能比較可能是提供給潛水新手OW們來做好殘壓管理,以達到潛水安全的用途。

水面休息提醒:
這也是 MISSION2 才有的功能,它是依照你上一潛結束上岸之後,設定一個時間將提醒 SI 過了多久,這功能以我個人來説也是比較少用,因爲每次下水都是跟著教練或導潛。

潛水電腦錶升級 ~ MISSION2 的使用心得(外觀 & 水肺潛水)

安全停留:
MISSION ONE 是一定要做安全停留的,但 MISSION2 則是可設開啓1-5分鐘視個人需求或關閉,若設定關閉的話,則不會出現安全停留。

氣瓶容積:
MISSION ONE 沒有這個設定輸入,是 MISSION2 新增,用在結束潛水上岸之後,可以直接在手錶上輸入殘壓,若沒輸入,超過時間就會預設為 50bar,並退出到時間畫面,之後同步到 APP 時,將直接計算SAC水面氣體消耗率。

潛水電腦錶升級 ~ MISSION2 的使用心得(外觀 & 水肺潛水)

心率:
MISSION2 新增的心率,但潛水時,我自己會把心率關閉的,好像海水會影響光波的折射,加上有防寒衣阻隔的關係,會導致心率偏差值比較大,而且關了心率也會比較省電。

背光:
MISSION ONE 的背光在水肺模式下,按左下鍵是開關背光,長按是調整高,中,低亮,但長按這個邏輯太過隱晦,猜測原廠應該知道很多消費者不瞭解有此功能,所以 MISSION2 才會改成直接在設定處那邊選擇背光恆亮,抬手背光以及背光亮度。

餘氮重設:
MISSION ONE 和 MISSION2 都一樣有這個功能,差異是設定的地方不在一樣,MISSION ONE是在設定--系統--餘氮重設選單中,至於 MISSION2 則調整成在水肺設定中。

圖像式指北針鎖定:
MISSION2 的指北針鎖定畫面有優化,流程也做出變動,不再是以前的長按右中鍵進入鎖定,若沒看説明書是長按,我也真的不知道 MISSION ONE 是有指北針鎖定的功能。現在MISSION2 是直接右上右中鍵都可以進入到鎖定的功能,但切換邏輯,我還是有點搞不太懂。但通常都是跟著導潛走,所以也用不太到。至於出現無限倒8的時候,其實是指北針受到干擾,需要校正,之前還以爲手錶指北針壞了,想要送修,經過客服解答後,猜測應該是我身上,掛了手電筒&叮叮棒&GoPro等配件干擾到,甚至有可能是我有把手放在太靠近氣瓶的地方,導致受到干擾,客服也告知,當看到倒8時,無論在陸地或水下都是可以直接甩手來校正即可。

潛水電腦錶升級 ~ MISSION2 的使用心得(外觀 & 水肺潛水)潛水電腦錶升級 ~ MISSION2 的使用心得(外觀 & 水肺潛水)

MISSION2 水肺移除:

啟動深度:
MISSION ONE是有啓動深度的,可設1.5到2m之間,但MISSION2已經沒有啓動深度的選項,感覺是1.2m就會開始進入潛水了。

結束潛水逾時:
MISSION ONE是可以調整1到10分鐘的結束潛水逾時,但MISSION2已經將潛水逾時改成手動延長,就上岸3分鐘之後,就會跳出是否要延遲的選項,若沒確認,則會自動儲存日誌。

以上是我自己的經驗分享,歡迎大家留言討論,另外使用 ATMOS 系列手錶,額外好處是因為普遍大家的使用率高,因次如果有遇到不會操作或是忘記帶充電線的情況,可以很容易和店家或是潛友求助。
2022-11-09 14:42 發佈
感謝分享,我正在考慮要不要購入~
我也有興趣想購入!
您好,想請問
Mission 2連結手機的話,是不是只有訊息顯示跟來電顯示?

因為看Garmin Descent G1似乎多了「音樂控制」這個項目,不知道這個功能是否真的實用…
我目前卡在這項功能很猶豫要M2還是G1…

謝謝🙏
sunnypoposun
sunnypoposun 樓主

G1 比較輕小,如果你平常會做其他運動,G1選擇會比較多。如果潛水為主,M2 錶面較大且彩色,水下看會比較直覺

2023-09-25 17:51
音樂控制我自己是常再用,主要還是看個人需求
因為我買G1除了潛水之外,像日常運動或通勤需要刷悠遊卡等等都是靠它
所以我會比較推G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