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Herman 與小女之魚式捷泳



runomic wrote:
Fi 大,您級數太高...(恕刪)

嘿嘿,感謝 run 大體恤民情,小弟還得養家糊口,偶爾應酬,煙酒不斷。
先天優良,後天失調。國中到大學,幾乎沒上過體育課。
下部隊,五千米,三十分還跑不完。

沒事,事情有難度,才有樂趣,不是嗎?
更況且小弟一向喜用高標準來要求自我。

九月一賽,如果時間緊迫,我會適時補上無敵蛙腿。
反正10k running,對我是小菜一碟, 不過,這回要喝到老大的啤酒,可有難度。
不如,改到明年四月的安平三項 ? 呵呵。

七月二十日始,我得備戰11/17神戶馬,因為日本客戶為該項賽事贊助商,
我是受邀去跑的,免抽簽,所以沒拚死個 pb, 實在交代不過去
故必從現在的三游五騎兩跑每週,改成兩游五騎三跑。
所以,看來 1500m in 30 mins ,就更形渺茫

還是來插全馬 330 !

fish3932000 wrote:
重點來囉,傳統的訓練,很多初學者沒有受過傳統的訓練,


當初就是連基本的捷泳都不會, 就去報名魚式的L1課程, 更不用說踢水前進, 後腳一直下沈, 乃至於怎麼踢都在原地不動, 一週一次的課程, 自己也無法趕的上進度, 但確實有學到如何讓身體放鬆, 就如同教練說魚式是個心法, 但是沒有基本功的人並不能了解真正精髓所在, 我個人建議要學習魚式至少要有會基本的捷泳經驗, 才能很快的看到自己進步的空間.
herman156 wrote:
七月二十日始,我得備戰11/17神戶馬,因為日本客戶為該項賽事贊助商,
我是受邀去跑的,免抽簽,所以沒拚死個 pb, 實在交代不過去
故必從現在的三游五騎兩跑每週,改成兩游五騎三跑。
還是來插全馬 330 !...(恕刪)


一週二游三跑五騎,挑戰全馬 3:30,小弟有興趣插喔!不過得先提供下列資料供小弟評估一下。

1、最近的 5k, 10k 及半馬成績,最好是半馬成績。
2、下星期安排個三天,進行下列跑步測試:
(1) 間歇跑: 6x800@3:13 (4:01/km), 間隔慢跑 400m
(2) 節奏跑:1.5k 熱身後,5k@4:29/km。
(3) 長跑:24k-32k@5:15/km


runomic wrote:
一週二游三跑五騎,挑...(恕刪)

咳咳,說是五騎,其實只有兩騎會拉心跳, 其他是龜騎,除非遇到飆速而過的菜籃大嬸或拖鞋阿備
01 最近的半馬成績是今年317國道馬, 01:50:35
02 看到run 大的測驗菜單,有如五雷轟頂,全身冰冷。
別說我跑不到,就算面勉強撐過,肯定擺腳。

小弟的年齡,最高心跳,粗略為172,polar 測為182,vo2max 62.
昨天清晨,tempo run 訓練,以pace 05:05 連續跑 8分鐘,重覆計四次。
心率在 156~169,總共 10km.
傍晚又去緩跑34min,4km.

herman156 wrote:
咳咳,說是五騎,其實只有兩騎會拉心跳, 其他是龜騎,除非遇到飆速而過的菜籃大嬸或拖鞋阿備
01 最近的半馬成績是今年317國道馬, 01:50:35
02 看到run 大的測驗菜單,有如五雷轟頂,全身冰冷。
別說我跑不到,就算面勉強撐過,肯定擺腳。
小弟的年齡,最高心跳,粗略為172,polar 測為182,vo2max 62.
昨天清晨,tempo run 訓練,以pace 05:05 連續跑 8分鐘,重覆計四次。
心率在 156~169,總共 10km.
傍晚又去緩跑34min,4km....(恕刪)


1. 這個測驗菜單的間歇跑,小弟不小心把 800m 的時間寫成配速了,已修正,請參考。
2. 最近的半馬是 01:50:35 推估合理的馬拉松時間大約是 3:50:00。
3. 4x1600@5.05/km,在小弟參考的訓練計劃中,歸類為間歇跑,若以此配速來評估的話,現在的您只能吃 4:10:00 的計劃。看來您疏於長跑訓練,體能下降不少。
4. 但是根據你的 VO2Max 來推估,那就是精英等級了,馬拉松預估成績是 2:38:54,真是"阿娘為"。該不會這 VO2Max 是多年以前的數據。
5. 如果要用心跳來作為訓練強度的依據,建議跑步、單車、游泳都要獨立測試 (公式算的僅供參考),根據資料,單車、游泳的最大心跳都低於跑步的最大心跳。

runomic wrote:
1. 這個測驗菜單的...(恕刪)


Run 大,410計劃是?
六月十日 polar 測得 vo2max 61,剛買的 rcx3.
而前天的 tempo run 標示 run index 為50.
不知道是不是快樂錶

herman156 wrote:
Run 大,410計...(恕刪)


因偏離主題,關於一週三跑二騎 (3plus2) 的全馬目標可行性測試請詳見私訊。

runomic wrote:
1.4 也 ok,按...(恕刪)

這幾天,與小女連番討論研究泳姿,( 因為我的毛病,她並沒有 ),
後來又在 swim smooth 主頁,重覆看了動畫。
發現 ( 其實以前已發現過,在 run 大 推薦看這動畫的首次,只是小弟愚昧地無知該項影響甚巨 !),
我的划手時機嚴重 lag, 導致 轉髖打水與推水並無連貫,而各唱各調, 所以前進速度效率,非常差。
今日,去練改善。重點如練功一書之兩點 : 01 左手入水為右手推水始。02 沒抓到水,效率必差。

練習重點: 左手一出水面,在前之右手就抓水抱水,在左手移臂到最高點時 ( 就是教練說三角形時 ),
右手已來到胸前推水位置,然後就是轉髖踢腿推水了。
再換邊練習。
心得 : 從學習迄今,已很習慣一直有隻手在前面, 而且總覺得這樣的姿勢比較容易保持漂浮,平衡,及身體流線型。
更改為上述泳姿後, 總認為平衡不易。但今天嚐試的結果,當然是效率好多了,且平衡也還好。
看來,之前一些基本動作的練習是有價值的。
很久以前,也曾經這樣游過,就如現在小犬的泳姿一般,全身扭曲變形罷了
herman156 wrote:
後來又在 swim smooth 主頁,重覆看了動畫。
發現 ( 其實以前已發現過,在 run 大 推薦看這動畫的首次,只是小弟愚昧地無知該項影響甚巨 !),恕刪)


冤枉啊,大人!當時您還沒買魚式自學影片,所以介紹您看 swim smooth 動畫囉!現在既然轉枱到魚式,建議以魚式教學來學即可,不足的部分再另外補充,不然容易混淆。順便補一下 「魚式游泳動畫」,請參考。

最後,建議您把 swim smooth 交給令媛,在水裡練功一書交給令郎,您就專心魚式 (回頭找分解動作來解),三個人以三種教學系統學習自由式,最後相約以短中長距離對決 (ex. 100m, 400m, 800m/1500m)。對了,別忘了敗台專門的運動攝影機 (ex. Gopro) ,由大嫂負責掌鏡、剪輯加配樂,就像那個瑞典 TI 教練 Anna-Karin Lundin 一樣 (聽說影片由攝影師的男友拍的)。
是怎樣的啦?
要冰的喔
我怎麼動輒得咎 ?
看來錯誤的示範還持續 ing.
何時我才能作正確的示範勒 ? 55555555555

昨早,夾著前天晚些微的宿醉,暈眩地,蹣跚地走去泳池。
回復類原來泳法,當然是很熟練,很自然。習慣真是很可怕的。

心得?
No answer is the answer.

早上突然想到,何不各自測100m,看哪種快,就游哪種 ?
惜颱風天,泳池也沒開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