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我的 TI 自由泳..嘿嘿




問題一
1.這邊都在談"2拍打水",是為了長程游泳(例:參加三鐵)? 或TI本身就是2拍打水?

還是為了符合更輕鬆游泳的精神?(像走路一般自然)


解答一
基本上都是使用二拍打水 中長距離 所以我常跟學生說 初學者就把游泳當成競速跑步 你跑到100M你大概就掛了 中階者 把游泳當成慢跑 所以跑了500 ~1000 或更長都還可以 高階者 就是把游泳當成走路 愛走多久就多久 所以大家是在哪個階段呢?

過去我競技游泳 考慮的叫作 心肺及體力 所以你要在高速打水前 是否具備基本的體能跟心肺能力 及正確的換氣方式 畢竟氣對游泳很重要!!!

問題二
2.孫揚的4拍打水也很像TI精神?是嗎?

解答二
轉述國外教練 目前孫揚的打水 2 4 6拍但是目前我們幾乎討論 TI討論 2跟6拍居多


問題三
3.這位TI教練是6拍打水是未學到精髓嗎?或是6拍也可以?(只要能輕鬆游泳就行)

衷心期待各位先進釋疑?感謝.....

解答三
基本上日本TI比較注重細節 美國TI細節沒有那麼多 觀念不太相同 如果你喜歡得自然游法派 那可能要參考TERRY 但是你要考慮所有動作到位 可能就要參考竹內 各有優缺點 大家看到都是竹內的動作 因為畢竟比較吸引人 但是對於我們過去參與競技游泳之後 我個人比較喜歡TERRY自然的游泳方式 畢竟不是人人都像竹內教練一樣

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有任何問題都可以問 !!!感謝各位的支持
感謝程教練詳細回覆,因為一直是習慣6拍打水,左3右3,

原本想法是如若6拍亦符合TI精神,那就不用重新適應2拍打水了,

這2天反覆看了Shinji及吳教練的水下動作,發覺其實2拍就如同陸地走路般自然,

習慣2拍游泳肯定可以更"持久",自己亦想出人在走路時手與腳的自然擺動的練習方式,

期待哪天有機會跟各位TI先進實地切磋....Thanks!



ticoachwu wrote:
其中一場1.9KM對上一位澳洲華僑 ,跟我差不多高,比我還壯!!,...(恕刪)


感謝吳教練解惑。
台灣魚對決澳洲牛,真是臺灣之光。

FISHLIKEaska wrote:
問題一1.這邊都在談... 有任何問題都可以問 !!!....(恕刪)

那我就繼續問囉....

魚式自由泳蹬牆出發後,可不可以先加2個蝶腰再開始2拍打水?

因已習慣蹬牆出發+蝶腰,感覺手較容易出力.....
那我就繼續問囉....

魚式自由泳蹬牆出發後,可不可以先加2個蝶腰再開始2拍打水?


因已習慣蹬牆出發+蝶腰,感覺手較容易出力.....

解答
基本上沒有限制

TI訓練的一個基本原則是全神貫注,把一些不重要的東西——計算遊了幾趟、記時器、別人游得多快等——摒除在腦海之外,完全沉浸於感官所告訴你的信息。剛開始,注意頭部、手腳、身體的位置與姿勢,之後開始注意一些微妙的地方,例如手入水是什麼聲音、如何用手來引導水流等等,全神貫注於這些小地方,你就能達到忘我的境界和持續性的進步。” 所以,若從核心理念來說,TI名字的來歷,實際就是一種“忘我”,一種完全沉浸(Total Immersion)的狀態。 這種對於游泳的全情投入和忘我的理念,與傳統競技式游泳訓練的理念不同,競技式主旨在於“更快,更高,更強”,游進的過程要“竭盡全力”。因此我們會發現有時候在游泳比賽終點會出現由於筋疲力盡,運動員倒在地上吸氧的場景;有的游泳運動員退役之後出現了“只會碰洗澡水,再也不踏進游泳池一步”的現象。而TI倡導游泳帶給泳者前所未有的滿足感,每次下水都感到愉快而有趣,身心與水融為一體,自由自在像魚一樣輕鬆游泳,終生熱愛游泳。

FISHLIKEaska wrote:
......TI名字的來歷,實際就是一種“忘我”,一種完全沉浸(Total Immersion)的狀態..(恕刪)

高...真高...豁然開朗...

原本我以為TI(Total Immersion)的游法就是"身體"(含頭部)完全沉浸於水中,換氣於無形
(別人感覺不到泳者有換氣,像竹內的換氣就是)--原來那只是外在.....

不過,游到"忘我",會不會睡著啊.....
因為外在是比較容易顯現的 但如果能進入TI的忘我境界 我想很快就能擠身高手之列了
我都把學習游泳就像學習武功一般 技巧只能算是招式 但是沒有深厚的內功 在華麗的招式也此枉然
我記得我年輕時學習劍道 我一直專研技術 可是劍道追求的叫作氣 劍 體一致 我想所有運動若是能達到
身心的結合才算是進入比較高端的領域 至於游多快 不是我追求的目標 能進入忘我的境界 至從我進入TI之後慢慢就有更深一層的體悟!!
super desire wrote:

1.這邊都在談"2拍打水",......(恕刪)


我想,專業的問題,還是交給專業的來回答您吧!!
我從幼稚園大班就被我媽丟到游泳隊當托兒所,一路游到現在,我敢說大小場面都碰過!
曾經破台北市運動會的大會紀錄!

我想回答您這問題是因為我曾經拿下市中運1500M自由式第六名!
我想就我一路以來的所見所學(當然也包括TI),跟您完整作呈現,會比較全面!
而不會讓您覺得"老王賣瓜自賣自誇",好像一味在歌頌TI,甚至有點到狂熱.....

Q1.這邊都在談"2拍打水",是為了長程游泳(例:參加三鐵)? 或TI本身就是2拍打水?
還是為了符合更輕鬆游泳的精神(像走路一般自然)?

A1: 其實2拍踢水,我小學就在學了,但不可諱言的是,創辦人Terry把2拍的效率更發揮得淋漓盡致!
我想,TI並不是Terry創的新論點,而是國位新進運動科學技術在游泳上的一個總整理,是Terry把它整理出來,並SOP成普羅大眾都可輕易上手的技術動作。
我在國中時遇到一位師大體育系科班出身的老師,他也是台灣第一位代表國家出去比奧運游泳項目的男生,攤從小就到世界各地參與訓練,當時我很榮幸能他能不藏私的教導我許多國外的新知,這些新知,其實很多就是大家現在所熟知的TI,只是當初我只有跟那位老師2年的時間,以國中生的領悟能力,參透有限,所以我必須說,之後接觸到TI是比較有系統性的了解國外的先進觀念與技術!
相信大家都知道,國內競技運動技術是落後國外許多的,不只是游泳,所以TI這些技術,其實國外早就行之有年!
回歸"2拍打水"的正題,競技項目本來就有短距離跟長距離,就像田徑項目的競賽有100M也有10000一樣,其實並不是說競技游泳就一定要"高壓式踢水"踢到沒命,通常50M與100M短距離項目會用6拍踢水,因為它的需求就是速度,差0.01秒就會從世界冠軍變到銀牌你相信嗎?但奧運史上真實發生過,所以他們會用最大肌力在完成這項目,但1500M的選手就不會這麼做,其實看這兩種項目的選手,體型就有差異,長距離就會講求盡量減低水阻,要讓每一個動作很有效率!而TI在國外可以說很大一部分族群是鐵人三項,鐵人賽最少都要由750M,所以當然理論上會不謀而合!

Q2.孫揚的4拍打水也很像TI精神?是嗎?

A2. TI精神剛剛在A1已經提到,在此不再贅述,而針對孫揚的4拍,其實那不是叫做4拍,那是從6拍打水衍生出來的變奏版,我高中時就是這樣拿下市中運第六名的!!(我要是當時有第一名,應該現在大家是討論我的4拍,哈哈.)
您回想以下,他這種踢法是不是已經開始在加速度了?它是一邊踢三下,一邊踢一下3+1=4對嗎?
他踢一下的那邊是因為要配合換氣動作!換氣時把腳"關閉"而且併在一起,流線型會較順暢.你下次可以試試,這樣做換氣時會很順暢.


Q3.這位TI教練是6拍打水是未學到精髓嗎?或是6拍也可以?(只要能輕鬆游泳就行)

A3.其實國外文獻早就有提到2拍跟6拍打水,我大學時投稿"大專體育雙月刊",有看過相關的文獻!
6拍打水其實方法上是跟2拍打水有相關聯!所謂2拍就是一邊踢1下,那6拍就是1邊踢3下了!但踢的方法上是一個技術,當然TI有這方面的教學,有機會下次可交流交流!
至於你如果聽到有教練跟你說6拍以上還有8拍打水跟10拍打水,如果你有聽到這樣的說法,那就是...
..................就是你被騙了!!論文裡寫道,6拍是衝刺項目最有效率的搭配了,再上去是可以,但效率會很差,不會有人這樣用的!

所以說,影片中那位TI教練是6拍打水是不是未學到精髓喔~

台灣市面上的魚式游泳書籍和DVD 是翻譯TI比較淺顯易懂的基礎部分,因為是針對普羅大眾的,這樣才會有銷售量,而真正TI的系統,當然還有更高深的技術跟觀念!這些是需要上課才會體悟到的.而且需要相當程度與時間的練習喔!!在比較高段的課程裡,是有6拍打水的部分,有機會可以分享給您聽聽!!

super desire wrote:
魚式自由泳蹬牆出發後,可不可以先加2個蝶腰再開始2拍打水?......(恕刪)


當然可以!!
http://www.youtube.com/watch?v=_oPqcxSeH8M&feature=youtu.be
影片中一出發都有蝶腰!!

這個動作不論在TI或是國外其他學派的游泳裡,都叫做"break out" ,它的用意是:當一蹬牆出發時,速度是最快的!你要用一個過渡動作來承接,讓你在浮出水面開始游的時候,能接續到你蹬牆的速度,若是蹬牆出 來這一段"break out"沒做好,你的鄧牆再大力,速度再快都是枉然,所以在出發與轉身時,是個重要的技術動作!
ticoachwu wrote:
我想,專業的問題,還...(恕刪)

厚...厚...真的是超級高手才有的語法....

從上次您提供的水下影片,一看就知是超級高手,目前吳教練的各種示範影片已成為我的楷模,

我還找到吳教練10 strokes的影片。樓上的蝶腰問題,其實是看到您出發有蝶2下才問的。

在這之前為何沒看過?因我只要看到"魚式"就跳過了......

(我一直認為"魚式"的開發是為了讓不會游泳的人易於學會游泳,OK,我錯了....)

等我自學到12strokes再請您指正,樓上內容落落長,我還在消化中。

總之,非常感謝吳教練、程教練以及其他先進,無私的提出各種TI知識...Thanks....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