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我的 TI 自由泳..嘿嘿


herman156 wrote:
厲害的是run大,我只是學徒而已..(恕刪)


小弟只是出一張嘴而已,比起吳教練的戰績,可說是阿基師面前耍菜刀。

不過,小弟最感興趣的是,上述比賽,吳教練所採用的打水方式與 tempo(一路都二拍嗎?)
,實在是除了 Terry 外,就沒看過採用魚式技術的比賽影片。
哪看得到 terry 比賽影片,大大 ?
或許你再多說一些,吳教練還變的更強也說不定
星際總部,星際總部,有人游到飛起來了

有私訊你……
爬文許久,今天小弟也來分享一下自己經驗,請高手大大們多多指教!!

小弟自學游泳近兩年,先練蛙式,近八個月可以連續游上500m後,

才練自由式,自由式通常先從打水開始,每每浮板打水不到50m就快抽筋,

不知是姿勢有問題還是體質差,大腿帶動小腿~輕抬重壓如舞彩帶般,

自覺打了一兩個月,動作流暢速度有提升,但往往打個50m就感覺小腿肌肉開始緊繃,

需要壓壓腳板,停留一兩分鐘再繼續,可能是腿短肌肉窄,很快就糾結在一起,

偶爾上網觀摩自由泳影片,發現這個胖子游的挺輕鬆的:如下

http://www.youtube.com/watch?v=fuaw7PbqJws&NR=1

於是開始學他手插水,腳剪刀夾水(不是打水,後來才練到變打水)

身體總是歪來歪去,可以不用一直打水,但也游得不快,比浮板打水可能還慢

後來看到Shinji Takeuchi經典影片:如下

http://www.youtube.com/watch?v=rJpFVvho0o4

更驚為天人,他游的也太輕鬆流暢了,本片我至少看了不下幾百遍

搜索相關影片才知道是Total Immersion全浸式,也就是魚式游泳

幾乎相關影片介紹來由,都看過了,我體認的全浸式是,就是儘量讓身體保持在水面下,

且平行於水面,維持身體的直線,減少水阻,重點在平衡,一划手一換氣一打水後,

就要馬上回到直線

現實中用魚式或者像魚式自游泳的,看過不多,兩拍打水更是少,像竹內行雲流水般且

有速度幾無水花,在汐止海X家看過,就像穿梭水下的超人(姿勢)估算50m約30秒


以上是小弟對魚式的粗淺了解與實際不斷練習體悟中,仍然再努力

目前自由式只能單邊換氣,沒辦法三划手兩邊交替換氣,慢速游可以連續游500m耗時約18~20分

50m蹬牆划手最少可以24~26下划手皆兩拍打水

目標希望可以參加今年泳渡日月潭~












TI所要傳遞的精神 Total Immersion全浸式,也就是魚式游泳
TI訓練的一個基本原則是全神貫注,把一些不重要的東西——計算遊了幾趟、記時器、別人游得多快等——摒除在腦海之外,完全沉浸於感官所告訴你的信息。剛開始,注意頭部、手腳、身體的位置與姿勢,之後開始注意一些微妙的地方,例如手入水是什麼聲音、如何用手來引導水流等等,全神貫注於這些小地方,你就能達到忘我的境界和持續性的進步。” 所以,若從核心理念來說,TI名字的來歷,實際就是一種“忘我”,一種完全沉浸(Total Immersion)的狀態。 這種對於游泳的全情投入和忘我的理念,與傳統競技式游泳訓練的理念不同,競技式主旨在於“更快,更高,更強”,游進的過程要“竭盡全力”。因此我們會發現有時候在游泳比賽終點會出現由於筋疲力盡,運動員倒在地上吸氧的場景;有的游泳運動員退役之後出現了“只會碰洗澡水,再也不踏進游泳池一步”的現象。而TI倡導游泳帶給泳者前所未有的滿足感,每次下水都感到愉快而有趣,身心與水融為一體,自由自在像魚一樣輕鬆游泳,終生熱愛游泳。



您的問題
問題一
自由式通常先從打水開始,每每浮板打水不到50m就快抽筋,
不知是姿勢有問題還是體質差,大腿帶動小腿~輕抬重壓如舞彩帶般,
自覺打了一兩個月,動作流暢速度有提升,但往往打個50m就感覺小腿肌肉開始緊繃,
需要壓壓腳板,停留一兩分鐘再繼續,可能是腿短肌肉窄,很快就糾結在一起,

建議一
從上述可以判斷 大大您的肌肉尚未放鬆 所以很難作到有效的打水
第一 TI的三大重點 放鬆 平衡 重心轉移
如果連肌肉都無法放鬆 那很難控制肌肉

問題二
於是開始學他手插水,腳剪刀夾水(不是打水,後來才練到變打水)
身體總是歪來歪去,可以不用一直打水,但也游得不快,比浮板打水可能還慢


建議二
2拍打水不是剪刀腳 而是單腳打
如果水用力插水 表示你未使用到重心轉移得力量 若是手腳能力太強 基本上核心力量是很薄弱的
身體歪來歪去 表示身體的手跟頭未定位 力量能難引導往前移動

問題三
Total Immersion全浸式,也就是魚式游泳
幾乎相關影片介紹來由,都看過了,我體認的全浸式是,就是儘量讓身體保持在水面下,
且平行於水面,維持身體的直線,減少水阻,重點在平衡,一划手一換氣一打水後,
就要馬上回到直線

建議三
如何利用身體重心轉移才是關鍵


問題四
目前自由式只能單邊換氣,沒辦法三划手兩邊交替換氣,

建議四
只要會使用利用核心轉動 轉動即可學會雙邊換氣
http://www.youtube.com/watch?v=neokpjNKMYE 以上影片可以參考



FISHLIKEaska wrote:
TI所要傳遞的精神 ...(恕刪)


感謝 程教練指點~

其實單邊換氣時(右邊)都ok,練左邊時就變的跟剛學時一樣,

近來也常練習不划手水下左右側打水,放鬆慢打容易失去平衡~

打快又容易抽筋,倒是仰躺式打水比較持久,看來應該是肺活量不夠,

頭埋水下換氣不順就會緊張吧~

小弟一開始是要游泳減肥,體重從初期82游兩個月後到75左右,

幾乎都是練個30~40分鐘就快筋疲力盡,渾身發熱,感覺效果顯著

但是當練到五六個月後,要游個一個半小時才會覺得累,體重也維持在74~75左右了

目標其實在70上下,所以會在速度上加快讓自己快點累,可以消耗多一點熱量

所以通常都事先游快速蛙或蝶式後,才到練習區練TI

加油加油!!! 我們只是對於各位有游泳問題的朋友們 作疑問的解答 透過回答也能讓更多人 了解TI 在游泳學習的路上 更加順利 而不用像我們過去傳統游泳一樣 費力又很難進步 有問題儘量發問 !!不用客氣!!
FISHLIKEaska wrote:
TI所要傳遞的精神 Total Immersion全浸式,也就是魚式游泳 ...(恕刪)

想請問程教練及各位TI先進:

1.這邊都在談"2拍打水",是為了長程游泳(例:參加三鐵)? 或TI本身就是2拍打水?

還是為了符合更輕鬆游泳的精神?(像走路一般自然)

2.孫揚的4拍打水也很像TI精神?是嗎?

3.這位TI教練是6拍打水是未學到精髓嗎?或是6拍也可以?(只要能輕鬆游泳就行)

衷心期待各位先進釋疑?感謝.....
runomic wrote:
最感興趣的是,上述比賽,吳教練所採用的打水方式與 tempo(一路都二拍嗎?)...(恕刪)


回您的話,非必要時,都是2拍!
那什麼是"必要時" ?

2012年在新加坡比了一場"Asia Swim Expo -- open water race"
我一次比3.8KM,1.9KM,750M,400M.
其中一場1.9KM對上一位澳洲華僑 ,跟我差不多高,比我還壯!!
(有聽說過去澳洲打工的人就知道,那邊牛肉比大塊的,牛奶當水喝)
他1.9KM一路跟我纏鬥,鬥到最後100M,我拚全力!當泳池賽在游!才使用出6打法!!
不然1.8KM都是2打法.
wewe51899 wrote:
在汐止海X家看過,就像穿梭水下的超人(姿勢)估算50m約30秒

哇,很驚人的數值,想不到海洋家有如此高手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