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己是一名游泳教練。對於學生無法換氣的問題,我認為大部分存在兩個大問題,第一是安全感,第二就是時差。通常對於這樣的學生,我會有兩個指導原則。
第一,從輔助漂浮到完全漂浮。
一般我會建議在池邊練習打水時,加入換氣動作。等到習慣之後,我會扶著學生到泳池中央做打水划手的動作,因為他完全不用考慮吃到水的問題(我雙手托住他的腰部),所以很快的我就能夠把學生調整到恰當的先後順序。接著,我會讓學生從事浮板打水換氣,一班情況下是從距離來控制,從短到長,如從十公尺打水到十五公尺,再拉長,在這個階段我不會強迫學生一定要完全不踩地,我會讓學生隨時想要踩地的時候都可以踩到地(淺水區),這是按全感的建立。
第二,從刻意換氣到順勢換氣。
一般人在換氣時,總會由習慣性的抬頭仰脖的動作,這是人的自然反射,我從來不會禁止這個動作。反之,我會讓學生記好換氣的時間,我會跟學生說三次划手一次換氣(一,二,換的口訣),讓學生有在心裡默念的練習時間。在姿勢上經常會出現的抬頭後腳沉,這點我會讓學生在做動作時直接給予指示(看天花板),然後學生就會很自然的側頭換氣。在熟練習慣於側頭換氣的學生,我會帶他練習變速游(兩次快划一次漫划),或者是衝刺練習,這就是時差的養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