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蛙腳夾水沒動力???

如果問游泳隊選手或是曾是選手的教練
什是 "魚式"...
他們也許不知道...

但是他們一定都會,
因為這只是他們訓練時的緩游(慢游)而已!!


PS: 我真的曾問過好幾個了..
所以...鬼打牆了?我的回文超過2M有誤嗎?我從3樓就認真的回開版兄用蛙式(魚式),"可以一次循環滑行2M以上",你不想滑行,死命當魚塭打水機,或是個短距離飆速泳客,我都沒意見,也不會在前面佔住水道沿中線游當路隊長,但想回別人文章前,是否眼睛可以睜大一點看,讓文對題一些?我用魚式的方法游,結果一直跑出路人甲來否定我游泳的理念(youtube打個魚式並不是多麼難的事,裏頭最多的分享,應該是楊尚霖教練(例如下面10划手)的課程紀實,欣賞一下教練們優雅的泳姿,並非知識範疇以外的事!),還問我是奧運選手?能在泳池裡飆速嗎?如果你是更快更遠的那種神人,那也跟我沒關係吧?但有機會能在泳池切磋一下,順便指導提升一下我的速度倒是不錯!還有01的回文不用每一篇都回,建議針對開版的就好,彼此沒那麼熟THX!

TI自由式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4oSXkJ1LSk

TI蛙式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pxvyrX3FRk&index=4&list=PLhK16Ti5aiqentKuMbv9v9OvaevBVoU87
TYH900 wrote:
用力夾水一次大概可以...(恕刪)
以下回文單純針對台灣之體育環境的感想,非針對任何人。

台灣體育圈之落後,不是今天的事…

台灣游泳教育訓練一直沒有長遠的進步,也不是今天的事。

台灣里約奧運代表選手李炫諺說過:台灣游泳落後日本三十五年

別人都上太空了,台灣還在拜天公。

引用 J大之引言,純粹是 J大有提到台灣教練之情形,如有得罪請見諒。

開版樓主發問的是初學/自學者蛙腳夾水沒動力,而回文已經進步到比賽選手該作怎樣的訓練…
我是覺得有點離題了啦。

大家都熱愛游泳是好事,但真的不是每個去游泳池都是在比快的。

尤其是網路論壇,40、50、60歲的泳友一大堆。

效法高級選手是好事,但老人家或不分生熟就推奧運/亞運/全運選手的境界,那是運動還是折磨?

比起高級選手的波浪蛙,TI魚式或慢游緩游比較能解決開版樓主的問題。

johanhsu wrote:
如果問游泳隊選手或是曾是選手的教練
什是 "魚式"...
他們也許不知道...
但是他們一定都會,
因為這只是他們訓練時的緩游(慢游)而已!!
PS: 我真的曾問過好幾個了..
同樣都是在講游泳蛙式
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游法
所以當然有不同的滑距

同樣都是在講水果釋迦
不同的人用不同的種法
所以當然有不同的甜度

沒事多游泳
多游泳沒事




相較於小學生的用力拼命游了25個stroke
北島康介的輕鬆漂浮只用12個stroke真是讚

改天也來試一下我自己發明的「混水摸………魚式」
哈!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