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5360 wrote:8/4 泳池自拍水上...(恕刪) 首先恭喜你已經跨出成功的第一步啦->至少我還沒這個勇氣,我請人幫我拍的影片都只拿來自我檢討。如果你常看影片的話初步游得不理想的地方你應該都會知道,譬如說腳要如鞭子打水,但你的腳動作差很多,相信你應該察覺,還有前面那位大大提到的漂的問題,這點可能要跟你說的一樣,砍掉重練。我有一個方式就是你整個身體成一字型,雙手在前,凳牆漂浮抓那個感覺體驗。不建議現在練魚式,那是著重在長泳有效率的游法,只是他給它賦予魚式的名稱罷了,基礎沒有打好,就好像你不會韻律呼吸,就要你學換氣一樣,會游得東倒西歪,四不像。還有你身體的延伸,及手部抓水的姿勢等等。我相信先不要求100M要游多少時間,等你把一些問題及動作都盡量練正確了,我相信1000M/20分以內,輕鬆取得不是問題。這些你可以在泳池多觀察,多問一些姿勢較正確的人,回來後多看影片,也會進步一些。
如果換氣會需要腳作平衡,代表換氣的動作也有問題,可能動作太大!常見於單側換氣的泳者.小弟個人覺得先夾浮球練兩邊換氣,把手的平衡練好,再練腳會比較好.一般長泳時腳的比重會放更低,比較不會喘,平衡為主.加油吧!
****自由式就是捷式,不同地方的說法而已恩,我看過所謂那種魚式游法,總是強調那種符合魚類的水中前進方式,讓學游泳的人得到一種輕鬆又有效率的游法,但這種游法我19年前就會了,不是我發明的,是我考教練班的時候,老前輩指導的,一般自由式是6拍捷式,因為捷式的出力比是手腳8:2所以我們照一般得游法,腿動的頻率跟手如果一樣很多時後是浪費動能的,腳出再多力都無法有效轉成動能但因為比賽的關係,如果有足夠的體力,能動多少是多少,如果要輕鬆遊的話,可以把腳的頻率改成2拍(下),這兩拍不一定跟手的頻率扯上關係,動的時間在手部快划完一周,往前進時,腿這時向下的,會影響前進的效率,所以要"順勢"拍兩下讓腿部上升並且前進,減少向前動能的損失,有點像是民航機兩個側翼的作用,很好,一下下的指導讓我往後可以輕輕鬆鬆用捷式游完兩千公尺,當時20歲也不覺得游完會喘喔!如果是用原本的6拍捷式,那麼大概400游完就喘吁吁了!現在你的癥結在於當初魚式提倡人的盲點,他是一位超水準的比賽選手,大大小小的游法想必都會,但因為游起來很累,一點都不快樂,所以改變游法,覺得輕鬆又自在.......魚式問題就出在過程因為他們都是已經會標準捷式的人,所以所謂的魚式,只是改變呼吸,頻率用力時間,稍為調整一下,我想大部分的"游泳選手",應該一兩天就能游得很好但如果是一般人一開始就想學魚式,我想挫折感會很大(我有實際教學經驗),知道為什麼嗎?就是肌耐力的結構,初學者並沒有,為什麼屁股會翹起來,會什麼你游起來身體歪一邊,然後身體肌肉硬幫幫的,--這些都是會影響游泳的速度跟體力就是沒有按照基本功練起來才會這樣,水性不夠這是總結教練老是叫你500+500+500的練,這是在練體力而已嗎?這其中肌耐力斷練起來,你的身體會慢慢適應水中的阻力,不需要特別注意用力,你的腿自然打起來水花就會變少因為在無數次的練習節拍中,你的身體會自然找到最省力的速度,角度與節奏硬梆梆的身體在水的的浮力很低,那你就需要更多的體能來維持身體不至於下沉光是比較健身跟游泳選手的體型就知到了,游泳要求的是流線型,手長腳長最好不是在比誰有幾塊肌手臂力量不夠,也前進不了,換氣也不順,自然游起來就不快,很多的原因就是基本功不行,我曾經一開始就教魚式的游法,但是真得花很多力氣跟時間講解,總沒有一個成功的教自由式3-6天就完了,50公尺涼涼,教練費也一下就賺到了,其實呢,這些初學者如果在天天游的話,1個月讓身體熟悉水的特性,那麼魚式我只要再花點時間圖解示範,我想他們應該兩天就也學會了事半功倍!版大的原因在於對游泳的體認不夠,一開始就想往魚式發展,這原由我說過了,不是不行,而是事倍功半,就像是少林武功老是介紹基本馬步啥東東的,然後一個天天砍材,挑水上山的和尚,總是被描述武功在不經意間瞄到後練習,其成果總是大於那些天天擺招式的,也總像是獨孤求敗前輩在描述自己一身無敵的情況,先拿支鋒利的劍再拿支大把的鈍劍,最後呢,無劍勝有劍,什麼兵器都能打贏啊!如果一開始就拿爛劍,我看就要改名子變成"好想贏一次"了。建議你忘掉原本的節奏,乖乖把自由式的基礎打好,速度有點像選手後,再來學魚式,這樣才不會因為失敗造成對游泳的熱情降溫,提供給您作參考!當然喔!有那種天天在水中玩的孩子,可以直接學魚式我不反對,因為身體已具備一定的肌耐力供使用,不過一樣還是事倍功半啦,先把自由式學好準沒錯,就像九陰真經也是要從上部練起,從下部練起的人通常沒好下場!
a73456489 wrote:(按這裡在新視窗中...(恕刪) 這位大大我有一個建議,其實影片晃動我有些看不清楚,唯一看得比較清楚的是您的手往後推水沒有到位(應推到在大腿),可能原因為你提早推水了->給你參考。
hi, 您好:難得在這遇到游泳同好!就我看到的給幾個建議.你的肢勢有了, 但可以明顯地看出你在游泳時全身過於僵硬.幾個練姿勢的建議你可以先參考一下:1. 腳踢兩下滑一下手 (此為一次 "單邊" 循環).2. 游泳時一定要注意(保握)一次動作循環之後的漂浮前進速度與肢勢要筆直(這很重要).3. 建議先練單邊滑水/換氣與踢腳游50公尺(去程).回程在換另一邊.如此方便訓練出正確游泳肢勢.(例: 左手維持伸直不動, 僅右手滑水一下腳踢兩下. 游完50換邊).4. 你腳要踢大力是不反對(雖然想建議您踢小力些),但一定記住是大腿帶動小腿。否則力氣在大也是枉然。以上簡短解釋, 供您參考.其實還有其他訓練的方式,就先練這試試。如覺得有用可以在來討論其他的。希望能幫得到您。
jerry_tai2001 wrote:****自由式就是捷...(恕刪) 這位大大講得非常好,有好幾句話真是到我心坎裡了,基本功真的很重要。我游泳不管到什麼階段都一直在調整自己的姿勢,那怕別人說你已經游得很好了啊,其實有機會檢視自己的姿勢,才會發現差在哪裡。游泳真的是技巧高於體力的運動。姿勢正確速度會進步的。
真的太感謝大家了! 這麼多大大幫忙抓出問題,小弟獲益良多,很抱歉就先不一一回覆了!! 大家的意見我得先消化一下!對於魚式跟傳統游法,小弟一直有一個疑問在心中:傳統游法,每每都要求學習者必須先做好踢水動作,上課前踢500M,下課後再踢500M,應該是基本了!但是我一直抓不到: 大腿帶動小腿的感覺。先前請教練教我自由式,每堂個都示範給我看,我也踢給他看,但是就是前進不了,然後喘得要死。但是最終我發現:我可以腳踢少少的,因為大家常說自由式的前進動力: 80% 手 20% 腳,腳夾狗骨頭竟然可以輕鬆遊個500M。所以最後我索性放棄了踢水練習!或許因為這樣,我只能維持在這個速度上。魚式: 看了很多VIDEO,可以看到都不強調打水,強掉重心轉移,看了TERRY 及竹內的示範,確實好像真的都不太踢水,當然很多人都說: 他們兩個是花了多少年在打水上面,他們踢水是非常有效率的!!內力深厚啊!!接下來,我還是得拿出浮版,跟著泳池的阿桑一邊聊天一邊打水吧!!加油!! 我會持續UPDATE~
my5360 wrote:真的太感謝大家了! ...(恕刪) 昨天晚上跟一位星期天剛去宜蘭參加蝶式游泳金牌的選手一起游泳,一開始他是拿浮板做蝶腰的打水練習,(其實他每次來都先這樣啦),我想腿部打水當然很重要了。已經拿金牌了,每天還在打水。說跟他一起游,那是抬高我自己,其實光它打水的速度,我游自由式已經跟他跟的喘吁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