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man156 wrote:歡迎服用漂浮褲,讓你練習信心倍增。國產 aropec 一千,是洋貨的一半。漂出去五下都不會沈哦。 請問一下, 國產 aropec 一千,指的是他的防寒褲嗎?還是其他品名?謝謝
作用力與反作用力.... 游泳前進必定是來自推力,慣性................ 維持恆定無衰減的表現,個人以為魚式是把以上兩者發揮到最佳組合的一種方法.不做虛功, 當然也不做倒功.手腳協調(提升推進效率)維持平衡(減少前行阻力). 不光魚式, 所有運動應該都是這個概念.肌耐力訓練當然有助表現! 這部分多數人有概念也知道方向方法.但協調的訓練, 魚式提供了系統明確的概念方法, 跳脫了"體會/感覺"的層次.魚式讓初學者更容易入門, 讓入門者能回頭重新審視.我很慶幸能接觸到魚式的教材, 讓我可以突破自己的瓶頸(打水真的獲益非淺).這就是核心的所在與價值了.游泳單靠念力前進, 在物理上雖不可行, 但心理上卻有助益.
FISHLIKEaska wrote:...TI有三道力量 第一道力量在手抬起落到4點鐘方向 產生的力量 第二道在於身體核心旋轉的力量 第三道 來至於 二拍打水的所形成的旋轉力量 三道力量連貫就會產生 動能...(刪) 小弟對您所描述的3道力量滿有興趣的~~目前也正在練習2BK(2拍打水 = 2 Beat Kick),有下述問題請教:1.小弟目前的2BK狀況為,搞不清楚踢腳與划手的左右區分,是"左踢左滑"or"左踢右滑"傻傻分不清楚,感覺我2種都可做出來[1.a]"左踢左滑" : 好像飄比較遠,在水中很有"前進"的感覺-- 少於20下滑手/per 25M不蹬牆。(感覺可到16下滑手,因為"左踢左滑"做不順不是每次都可踢出來)[1.b]"左踢右滑" : 我卻做得比較順(可能是壞習慣已養成)-- 約22下滑手/per 25M不蹬牆。??哪個才是正確的呢??2.2BK腳是放鬆的嗎?我都繃很緊!!若一般TI學員,25M不蹬牆應該要多少次滑手才標準??3.此3道力量是否如 "1->2->3之順序" 發力,並使其連貫??另外是否第1、2道力量為<同一轉軸方向>,而第3道踢腳為<相反轉軸方向>,來做平衡,以避免身體轉軸角度過大??(如此描述是否合宜)感謝先~~~
1.小弟目前的2BK狀況為,搞不清楚踢腳與划手的左右區分,是"左踢左滑"or"左踢右滑"傻傻分不清楚,感覺我2種都可做出來[1.a]"左踢左滑" : 好像飄比較遠,在水中很有"前進"的感覺-- 少於20下滑手/per 25M不蹬牆。(感覺可到16下滑手,因為"左踢左滑"做不順不是每次都可踢出來)[1.b]"左踢右滑" : 我卻做得比較順(可能是壞習慣已養成)-- 約22下滑手/per 25M不蹬牆。??哪個才是正確的呢??記憶方法有2種建議方法一 哪隻手在前面哪隻腳動 方法二哪隻手做三角形 對邊腳動修改方法 請拆開所有動作 一樣一樣組合腦袋有流程自然就可以輕鬆改善2.2BK腳是放鬆的嗎?我都繃很緊!!若一般TI學員,25M不蹬牆應該要多少次滑手才標準??建議2拍打水不是踢水的概念 是放鬆拉直的概念 再來要側的踢入中心點(所以不是往下踢) 才有辦法旋轉如果身體是緊繃的 力量無法傳遞3.此3道力量是否如 "1->2->3之順序" 發力,並使其連貫??另外是否第1、2道力量為<同一轉軸方向>,而第3道踢腳為<相反轉軸方向>,來做平衡,以避免身體轉軸角度過大??(如此描述是否合宜)建議三道力量同時發動 由核心發動 而非手腳 但是如果手腳能力太強時會影響 核心第三道踢水 是要讓身體加速旋轉 如果身體過大 那就邀先練習 身體的平衡能力TI 三的大方向放鬆 平衡 重心轉移 真的的源頭再放鬆 如果放鬆都無法控制 平衡能力就會很弱一併影響重心轉移的感覺放鬆了 你的控制身體能力就會強了感謝先~~~
三角形動作三角形是以前我們所稱的曲臂式再TI裡面我們稱作三角形 透過此動作找到重心 可以參考上圖注意手軸位置是否超過你的肺部(支點)一旦超過就會尋找到重心 找到重心之後用核心發動將手放入水中作重心作轉移!!
FISHLIKEaska wrote:二拍打水是目前長距離...(恕刪) 其實身體的旋轉不是靠腳的打水,是靠上半身重心的轉移,一手回來另一邊肩膀就延伸出去,利用這個轉移達到身體左右的翹翹板運動,腳在這的功用就變成輔助推進及輔助身體重心向前,而不是為了控制平衡。
想請教一個小問題:目前練習了大概一年的時間。關於兩拍打水自己有個問題是,我右手入手後,左腳打的時候常會兩腳一起打,而左手入水的時候,右腳可以單獨打。我覺得這對平衡上會有影響,心理也想著右手入水後只能打左腳,但不知道為什麼就是很難做到。不知道有沒有建議的練習或者改善的方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