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請益:自由式~身體下沉~換氣

踢水:由大腿牽動小腿有點像鞭子似的踢水.可先拿浮板練習踢水,腳夾8字型浮板練習手部划水.再串起來練手腳協調.
建議:踢水頻率可降低,(不是競賽)手划一下腳踢三下即可.
強烈建議您依循4樓的鐵火大大的方法練習
我個人認為他把初學者(甚至是想更進階但總是卡關的泳者)的主要問題都點出來了
許多人無法學好或者泳技無法更進一步的問題 其實都出在這些基本技巧上
而這些基本技巧的核心點其實就是身體肌群的強化程度與協同連結度夠不夠
光練這些技巧 對於初學者來說 有時會感覺無聊
因為大部分的人都想快點學會泳姿
但如果這些基本功練得不夠 就算學會自由式基本泳姿及換氣技巧
很快就會碰到瓶頸 還是得回過頭來紮穩基礎的
游泳需放鬆 但不是讓全身垮下來
您可看一些太極拳行家打拳時 那種柔中帶勁且腰腹動則全身動的感覺就對了

鐵火兄寫的第二點『2,沒有用到軀幹的力量將手和腳的動作統合起來。
在游自由式時,軀幹是處於一個適量的繃緊狀態,不會是完全放鬆的,而且需要利用腹肌的力量帶動軀幹左右轉動,然後做到肩膊及髖的轉動,使划水的手和踢水的腳在同一直線上轉動,以減低水阻及增長划水路線。』
建議您多體會
因為從影片中看來 您的上半身與下半身是各行其道
而主要原因就是在於您的腰腹肌群沒有(或者說還沒足夠能力)去連結協同您上半身與下半身的動作

以上一點過來人的經驗(當初我也是一直碰壁) 提供您參考一下


對了 有點好奇
請問鐵火兄是從事游泳教練一職的嗎?或者曾經經過有系統的訓練?

vincent6171 wrote:
請問鐵火兄是從事游泳教練一職的嗎?或者曾經經過有系統的訓練?


我是開始工作後才學游泳的,開始時是自學蛙式,不過到了自由式就卡關了,於是報了泳班,跟教練學了一年,基本上掌握了四式的入門(很幸運碰上了不停要求我練分解的好教練,獲益良多),然後再自已從網上和書上了解游泳的原理。平時自已練習時,也會做大量的分解動作。

那時還不流行total immersion,所以學的仍然是老一套的競賽泳式,即是以踢腿為基礎的訓練方法。即使到了今天,我每次下水練習,都必定以200米自由式踢水作為熱身動作的一部份,不做的話,水感不來。

當時主要的參考資料都是美國泳手或教練寫的游泳教材。國內的教材,自已感覺始終沒有美國的解說得那麼詳盡和仔細,尤其是不會從泳者的第一身去談游泳時身體的感覺~~~總是從第三身角度去談,好象很冷淡和抽離。

其實去談身體的感覺是相當重要的,因為不少初學者常常會游到喘得不能說話,以為這是自已身體/資質的問題,再多試幾遍也是如此,便會很氣餒,然後放棄。

看了泳手寫的第一身感覺,才知道,不論去到什麼程度,游泳總是有很辛苦,喘得你以為自已快要往生的時候~~~~(這就是真相!)但這也是我熱愛游泳的原因~~~~

從美國的教材中知道,即使是全國冠軍,他們也會將扶板踢水加到每次/每天的熱身練習中;對於初學者,也從來不會建議他們放棄踢腿練習。當然也學了其他的訓練方式,現在每次下水游,也會比較有系統地進行訓練︰熱身-->分解動作-->耐力訓練-->放鬆。

haha8787 wrote:
所以如果由小腹及髖部開始踢 踢水 腳就不會沉了嗎 謝謝指教


是不會的,只要你運用腹及髖的肌肉,軀幹會將上半身和下半身連起,就可以用到肺的浮力將下半身托起,腳便不會沉,還可以幫助你前進。

具體練習方法︰每次扶板踢水,要留意收緊肚臍(請想象自已在鏡前把腹肌擠出來的動作)、將雙肩盡量向前推。留意做到這兩件事,軀幹便會成一直線,腳便不會沉。這時才留意腳如何踢。
我以前也是這樣 但是 有一次在學的時候 教練告訴我 先慢慢划 我之前也會這樣 但是之後慢慢划 抓到要領 就不會沉了
請用雙手握拳游自由式
可以順利前進與換到氣
你姿勢就沒什問題了!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