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alaTsao wrote:魚式這個名詞只是台灣引進的人自己翻的吧?...(恕刪)
魚式游泳只是翻譯的名子因為FISHLIKE而來 (簡短說明因為TI強調用核心發力 所以希望大家像魚兒一樣優游水中而命名導致很多人誤會 ) total immerison(完全沉浸)訓練法 在國外針對 成人與鐵人三項 作訓練 所以強調輕鬆有效 主要訓練神經系統 讓你想的跟做的一樣 而不會只教你做肌肉記憶的訓練(譬如打水 划手 做個幾時趟之類的) 而是強調你做的每次是否正確 作正確的累積
TI針對長距離作訓練 所以為何使用二拍打水 部要用六拍打水 (其他自己看)經典教學請參考費爾普斯教練 經典教學
如果有興趣可以參考我的游泳歷程 真是轉了一大圈
老話一句 青菜豆腐各有所好....找到屬於你得學習方式比較重要
柔軟度不好,有些姿勢根本無法維持甚至做不出來。
不下水的日子,可以的話,請務必養成拉筋的習慣。
lonine wrote:
正如您點出的問題正是協調性。我最近都試著把動作做慢,然後要出發前先思考動作後再做。我是覺得TI自由式的訓練包括很多基本功,包括平衡,手腳協調性。...(恕刪)
問題一:
要側躺踢水時幾乎身體轉身一側就會鼻子進水
問題二:
我之前學習的傳統自由式遇到的問題就是換氣會抬頭或是腿部下沉
問題三:
在不可能有助手幫我或是暫時還無法去找專門TI教練的情形下,會建議用鼻夾擋水嗎? 我覺得只要水不進入鼻子,後續放鬆踢水跟頭部位置才能正確。
問題四:
這是初學者的想法,不知建議是否這樣做? 當然未來身體能放鬆到快速轉身到近水平的位置的時候,就不需要依再賴鼻夾了。
您好:
關於換氣的問題在游泳非常容易出現問題
1.韻律呼吸: 嘴吸鼻吐 (不管是任何游泳課 應該都是這樣教) 因為鼻子吐氣時 才不會嗆到
只有一種情況 吐太大力 造成身體自然回吸 可原地練習 或用臉盆練習 吐氣 側踢時 臉部還是朝下的 所以不會嗆到....
2.關於SWEETSPOT 甜蜜點(翻譯程最舒適的換氣點)所以在TI裡用身體轉動將頭部帶上來而非抬頭 ....頭抬起來就像槓桿原理 腳沉下去
3.基本上還是要習慣 因為少了鼻子吐氣後 只剩下嘴吸嘴吐 會比較累而且不容易控制氣體量...
4.所有的分解都是為了全泳改善 所以我們強調正確的分解 讓身體記憶 而不要花太多錯誤的時間 去累積 身體會記憶的...很難改 所以我們要做出每次大腦想的跟做的相同
所有的分解要長久有效 .....而不是應急用 ....
動作的源頭來至放鬆與平衡.....換氣不是問題 而是已經無法作到放鬆平衡 如何要求換氣正確呢?
換氣練習短片換氣練習影片
'
希望以上建議能對你有幫助!
關於換氣的部份,我原來的教練教法也是鼻吐口吸沒有錯。差別是我的教練教我們是頭朝下的時候是悶氣的,要換氣的前一拍轉頭時才用鼻子吐氣。關於這部份我查過網路,結果有不同的答案。有的認為悶氣可以保留胸部的空氣,有助於浮力的增加。另外一派的說法是只要換氣完頭朝下的時候就開始緩慢鼻吐氣。我剛剛看程教練的影片好像是一開始在水中就要鼻吐氣,這樣才不會進水。
另外關於換氣的問題,我想請教換法。如果轉頭時間充裕的話,應該會有嘴吸飽氣的動作。但也有另一派主張,當我們鼻子吐的差不多的時候,轉頭打開嘴巴做打開類似噴水(排水)的動作時,將最後一口氣排除時,肺部就自然進氣(不需要多做吸的那個動作)。我不知道哪種方式才是正確的吸氣動作?
PS:
您連結影片中有句話太重要了,我會牢牢記住:換氣時,嘴巴永遠轉得比眼睛快。
>>臉朝上。
一開始先不要到池中間,可以到池壁邊扶牆練習。
---
如果是類似像仰式一樣直接漂的話,我好像會有恐懼感。
另外雙手置於身體兩側是指雙手放在腰部位置而不是頭部的位置嗎?
>>那您可能真的需要鼻夾了,有恐懼感下水就一定會緊張導致無法放鬆。
先從腰部位置開始,如果會緊張雙手撥水也沒關係,只要讓您能放鬆都可以。
如果一開始就將手向上伸直,可能會導致肩膀過度用力而產生緊張感。
練到能放鬆後,再將手伸至頭部位置。
---
一般不是建議雙手在頭部上方入水四點鐘方向嗎(我目前是這樣做)?
>>小弟建議用漸進的方式去練習。
雖然時間會比較長,但達成目的比較重要。
練習的原則是先放鬆,待適應之後。
再慢慢增加強度往正確的動作去做。
分解動作如果不能輕鬆達成,就將分解動作「再分解成多段」。
直到這個分解動作能輕鬆達成。
只要無法放鬆,就是再退回前一步驟。
一開始就將雙手向上伸直,不是不行。
只要會緊張,就代表這動作對您太吃力了。
---
還是說先不要練這個,就只是練腰部帶動頭然後腳規律打水就好了。
>>這要看您對動作掌握的程度了。
如果得心應手、不緊張,就往下一個進度去。
分解動作如果不能輕鬆達成,就將分解動作「再分解成多段」。
直到這個分解動作能輕鬆達成。
小弟個人自學、自主練習的部份,都是這樣練習。
如果有專業教練給您面授指導,您再依指示練習即可。
沒有人面授的話,因為無法判斷您對動作的掌握。
只能請您依「放鬆」的程度做為是不是往下一進度的判斷。
各各分解動作都熟練後,慢慢就能將手部動作整合。
腰部與腳打水的協調性也是,分解後再漸進做整合。
最後再整合全泳的動作。
看您認為自身適合那種意見,您能達成目的最重要。
PS.放鬆不是全身放軟,是軀幹、四肢能隨心所欲伸直,而且不僵硬。
lonine wrote:
您所謂的仰漂是臉朝上還是朝下? 如果是類似像仰式一樣直接漂的話,我好像會有恐懼感。另外雙手置於身體兩側是指雙手放在腰部位置而不是頭部的位置嗎? 一般不是建議雙手在頭部上方入水四點鐘方向嗎(我目前是這樣做)? 還是說先不要練這個,就只是練腰部帶動頭然後腳規律打水就好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