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kHsu012 wrote:大大,請問為何他的右...(恕刪) 依據TERRY的DVD,這個動作是接下來手臂向前前伸的預備動作,就是手要像矛一樣向前刺出去,這個動作的練習是讓你記住這個位置,穩定後就可以接著向前刺出去。所以這是一連串的動作,分解練習,你才可以記住每個問製並做到確實。建議您買DVD來看。三角?我不懂,抱歉。
KoalaTsao wrote:我想請教一個問題要怎...(恕刪) 下半身沉,這是每個男人的痛啊!!解決方式:手向下伸吧~ 人像蹺蹺板,腳沉雙手就往下一些吧,這樣就可以浮起來了。漂漂褲也是一個協助的工具。
8/31 update今天去游了2000M,先1000M,泳池清場,休息一下再來1000M,今天第一次使用節拍器,第一次設定1.4,感覺手慢不下來,一直急著偷跑,第二次設定1.3,我的手幾乎都可以落在節拍上,全程都搭配的蠻好的!最終的平均步數及SWOLF 數字並不滿意,比我之前200M測試多了十幾秒,但是以1.3的節奏,我每一趟50M花的時間差異竟然在六秒內,這節拍器真不錯,下次有機會來試看看1.2~今天沒穿漂漂褲,是這樣被打回原形嗎?? 繼續努力練習skating!!1.4節奏距離: 1,050 m游泳池長度: 50.00 m時間: 28:06平均步速: 2:39 分鐘/100 公尺卡路里: 232 C平均效率 : 58平均 SWOLF : 117划水次數平均划水次數: 37 / 長度總划水次數: 784這次比較不准,因為中間遇到慢車,GARMIN計算趟數也不太準確~1.3節奏距離: 1,000 m游泳池長度: 50.00 m時間: 25:13平均步速: 2:31 分鐘/100 公尺卡路里: 221 C平均效率 : 56平均 SWOLF : 112划水次數平均划水次數: 36 / 長度總划水次數: 724
my5360 wrote:今天沒穿漂漂褲,是這樣被打回原形嗎?? 繼續努力練習skating!!...(恕刪) 看來這漂漂褲有差喔!從 8/11 的影片來看,25m tempo 1.3,划水數已經降到 21 下了(只算回程那一趟),但從這次長距離的結果來看,tempo 1.3, 50m/75 sec, 假設轉身加蹬牆花了 7 sec,等於 50 m 划了 (75-7)/1.3=52 下 (garmin 資料是 72 下,一手算一下)。除了漂漂褲的影響外,在 1000m 的後段為了跟上 tempo,划水數可能已隨著距離慢慢增加了,也就是後段的划水技術較前段不好或是走樣了,其結果就是把前面較佳的技術給蓋過去,所以肌肉最後記住較不佳的技術,這樣恐怕只會把技術改善的時間加長。所以,現階段實不宜長距離全泳,如果忍不住想長距離長游,建議可以分成短距離來游,且每一趟適度休息一下,這樣每一趟可以確保身體都是在比較佳的狀態,最後看一下 garmin 的純「游泳時間」可以知道 1000m 連續游的最佳時間了。ex:set 1: 10 x 50 m 每趟休息 20 secset 2: 10 x 50 m 每趟休息 20 secset 與 set 間休息 1-2 min。
runomic wrote:看來這漂漂褲有差喔!...在 1000m 的後段為了跟上 tempo,划水數可能已隨著距離慢慢增加了,也就是後段的划水技術較前段不好或是走樣了,其結果就是把前面較佳的技術給蓋過去(恕刪) R大,這一點我倒是很有自信,全程的滑水幾乎都落在TEMPO的點上,因為其實我游得很輕鬆,並沒有痠痛感覺,只有腋下摩擦有一點點不適。划水數我昨天因為專注在聽TEMPO,並沒有刻意計算,但是我先前練習時有計算一下SPL,50M/57S,效率還是很差!!沒錯! 我還是會專注在我的單項練習上,全泳會盡量避免。比較一下這幾個月的狀況。
my5360 wrote:划水數我昨天因為專注在聽TEMPO,並沒有刻意計算,但是我先前練習時有計算一下SPL,50M/57S,效率還是很差!!...(恕刪) 現階段建議每趟後,思考與檢討一下如何降低划水數,加強練習每一課的分解練習。有關划水數,可以再復習一下「魚式游泳」一書的第四與第五章,Terry 有詳細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