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邁入40,因為健身的問題,今年才開始學游泳。找了教練上了快10堂課,主要學習自由式先,目前大概基本的觀念的動作都知道,只是還游的沒有很順。目前覺得再找教練學的意義不太大,因為該知道的東西都知道了,只是需要時間熟練動作。前陣子才知道魚式這方式,所以打算上完10堂課後就自己練習。我的目的是運動而已,沒想要去參加什麼比賽,但想游的輕鬆優雅,如此而已。剛好魚式就是理想中的動作。我的問題是:建議之後就慢慢看著DVD(我有買那四張DVD)自己調整成魚式的動作嗎? 還是在把傳統自由式的游法練好再改呢?想說先請教過來人的學習心得,免得走錯步驟要改就比較麻煩一些。
高中學校要我們學自由式
換氣不行的我 有時候也是一口氣撐到對岸
進兩棲集訓隊學蛙式 剛開始也是換氣不行
為了休息 也是蛋蛋夾著游完1000
再來的踩水排隊形也是盡量拼
學習游泳最重要的不是什麼式
而是學會不怕水、在水中以最少的力氣做最大移動
我是第一次聽到魚式 剛剛找了影片看恍然大悟
這不就是蛙式沒學好的變形嗎?
這不就是蛙式沒學好的變形嗎?
這不就是蛙式沒學好的變形嗎?
總之 蛙式跟自由式兩者不抵觸
既然自由式都花錢學了 把它練好吧
以蛙式為例 下水前先掌握動作要領 下水後練習動作
怎樣才知道做對了? 一次動作能越游越遠就表示你往正確的方向走了
再來只有效率的問題
為什麼我說魚式是蛙式沒學好的變形?
有些人是踢腿夾水的動作沒做好
有些人是划水夾臂的動作沒作好
有些頭上來的不夠高 換不到氣
有些是太用力 頭上來太高 當然下去也會沉很深 <-- 就是這裡
魚式是順勢利用這個錯誤達成前進的目的
也不能說他錯 因為游泳只要能前進就是對的
總之 只有不斷的練習而已
lonine wrote:
建議之後就慢慢看著DVD(我有買那四張DVD)自己調整成魚式的動作嗎?
先練好你的自由式
如果先接觸的都沒做好都跳下一個 目前已跳過自由式跟蛙式兩種
那很快的你就會跳過游泳 直接在家看DVD學游泳而已
lonine wrote:
想說先請教過來人的學習心得,免得走錯步驟要改就比較麻煩一些。
如果不麻煩又簡單
那坐船就好
lonine wrote:
小弟邁入40,因為...(恕刪)
3C的世界裡,別滿腦子只想著"超值"。就像無線網路一樣,別人推薦的,只適用在他家的環境,到了你家又是另外一回事。小烏龜牽到北京也不會變成千里馬。
我學習自由式比較慢,但蛙式倒是很有心得,這兩堂課我就已經掌握了夾水的技巧,不划手的話,我平均6次夾水可以游完25公尺。我是覺得TI蛙式的腿,其實跟蝶腰或是蝶腿有點像,並不是踢不好的蛙腿。我不夠資格評論正確性,但其實我追求的還是優雅,省力跟一定的速度而已,畢竟這年紀了也沒打算去參加什麼比賽。所以請各位如果是一般正常的自由式的高手就饒過小弟的發言,我只想純粹就TI的自由式學習來討論而已。
參考看看吧!!
也是中年才學游泳,從旱鴨子到至今每周兩次游泳,已經歷三年時間。
學習歷程也是一開始請游泳教練教,過程中也接觸到魚式游泳,並對魚式游泳很心儀。
在學習中也向教練問到"魚式游泳如何學?""如何能用自由式游得輕鬆,也能游得久?",
教練提到:將動作慢慢做,做到確實。
先講結論:
既然你提到你游自由式還不太順,
不管問題出在姿勢還是換氣,
其實不順問題的核心就在整體動作的協調性
所以我建議:不管是教練教的自由式/或是魚式,
最終還是要找出協調性出了什麼問題。
大人學游泳的好處是:
會用頭腦去思考。
我學習的經驗是:
教練可以現場指出自己動作的問題,
這比自己摸索來得快。
看書和cd影片也很重要,
讓正確的觀念和動作深植心中,
即使沒有下水,
在平常也可以模擬動作,
思考如何在每個動作間
增加協調力。
現階段先不用去拘泥傳統自由式還是魚式,
而該思考找出協調性不順的問題。
相信持續用頭腦去思考,
就會持續進步。
lonine wrote:
小弟邁入40,因為...(恕刪)
其實我的想法跟silentleaving兄很像,我本來就沒有拘泥要什麼式,而是要能順暢而已。正如您點出的問題正是協調性。我最近都試著把動作做慢,然後要出發前先思考動作後再做。我是覺得TI自由式的訓練包括很多基本功,包括平衡,手腳協調性。等到一步步把所有的基本功練好,才能游出漂亮的動作。指導我的教練其實算不錯,也很清楚看出我的問題,而我自己也知道問題,但偏偏身體就是不聽腦袋指揮。我後來看到魚式的訓練影片就直覺只要能練好他的每個步驟,就能解決我換氣不好的問題。大人的身體記憶不比小孩,但優點是腦袋比較有組織性,這也是魚式游法要求用腦袋思考來練習游泳相通的地方。而且我發現很有趣的一點就是魚式的學習通常都是給已經學過游泳但是游得不好的人在調整動作的一種游法訓練。我並不覺得他有多神,只是覺得利用一些訓練技巧達成你原來做不到的動作,如此而已。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