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去年開始自學魚式
之前只會蛙式,完全不會自由式,後來有請教練調整過動作
現在去泳池都用自由式...游到後來反而覺得游蛙式好累,
蛙式50m會覺得很累,而且好慢,
自由式2000m卻不覺得累,而且比自己的蛙式快很多
但每當翻閱魚式的書籍、dvd,或是網上魚式相關文章
都會提到利用重心轉移變成前進動力
或是利用手臂放入水中的位能變成前進的動能
小弟一直悟不透這幾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
我每次游都感覺最大的前進動力來源好像都是自己的雙腿...
腳往下打水時 (我沒有很大力打水,都是輕輕打水而已)
1.製造上升力讓下肢上浮
2.產生推進力
3.幫助身體滾轉
還有書籍或網路文獻也常提到
利用身體大肌群 滾轉身體 利用這股力量前進
如果真的如此,
假設有一個人,下肢不做打水動作也不會沉下去的狀態
那他是否在水中左右滾轉身體就會往前進呢??
又一般魚式游法所指的重心轉移,那股力量真的能實質的感受到嗎??
例如打水會感覺力量從髖部出發,飄浮時想像肺部是支點,下半身就很輕鬆的會浮起來
小弟沒學過一般的自由式,是看魚式書籍和dvd,
以及網上各種魚式影片自學,只會兩拍打水游法...四拍、六拍完全一竅不通@@
有沒有可能自己不知不覺已經在用重心轉移方式游,而自己不知道呢?
每次游都很想去感受重心轉移的奧祕
可是悟性太低,始終都感受不到,只覺得我會往前進的成因好像都是腳打水造成的
這問題從去年剛學會魚式開始練習長泳時一直困擾到現在...
忍不住上來發問 ...
--
另外對於台灣魚式游泳生態不是很瞭解...是不是很多教練會排斥魚式呢??
原本想去ptt發問,但觀察下來那邊似乎很多人對魚式好像都蠻嗤之以鼻,
不好意思在那邊問,所以來01發問 @@"
1.放鬆:(才能找出核心的力量) 試想 你投球 用的是手還是腰的力量(如果你一直用手的力量 妳的腰部就無法發力)
2.平衡:當我們離開地面後 在水中的身體平衡越穩定 才有辦法使用 腰部發動力量
3.重心轉移 重心轉移: 你是否能先找到重量 ? 想像"手肘"是重量 肺部是支點 當手肘作出三角型超過肺部時 就會產生重量 在前方 當放入四點鐘的位置後 就會產生重量往下 但是 需要靠身體核心旋轉產生動能
就像投球時 你用身體旋轉將力量傳遞到手上 最後找出對適當的時機投出
魚式游泳:在國外稱作TOTAL IMMERSION(TI) 完全沉浸 專門訓練成人與鐵人三項
我想很多運動的進步都需要練習 訓練大腦與你的神經系統 訓練你的專注而非意志力
如果你想的跟做的不一樣 你如何進步? 所以需要學會思考
如果你不知道進步的方法 你只有退步? 所以需要了解原理
如果今天你學會了改善的工具 了解問題 是否就可減少錯誤的學習? 持續改善
你還在訓練心肺 肌耐力 體力 ? 我想很多人不是這些問題 而是技術本身及學習心態
TI也是從傳統游泳分析出來的技術 並非每個人都是天生練武奇才 一直練就會進步 所以把很多厲害的泳者的技術分析出來 讓一般人也能輕鬆的游泳
我想青菜豆腐各有所好 !!端看各人喜好 !!
Terry說他每天都會花數小時練習分解,
所以我每次游完都一定會在左右亂鬥區練習,分解練完再來個完全超放鬆的全泳
我覺得這樣很舒服~也不會有游完馬上上岸頭昏眼花的情況
練習內容大致都是每項目練個一兩趟而已
左右skating、單邊打水練習水中滾轉身體、還有練習手做三角型放入水中的動作
不過因為時間不太多,都是先游一個小時確保先達成運動目標
才利用剩餘時間練習分解動作...(最少都會撥15分鐘練習
(去年9~12月都在台中文山泳池練習,這個月開始機乎天天跑嘉義大學新民校區泳池練習)
FISHLIKEaska wrote:
1.放鬆:(才能找出核心的力量) 試想 你投球 用的是手還是腰的力量(如果你一直用手的力量 妳的腰部就無法發力)
2.平衡:當我們離開地面後 在水中的身體平衡越穩定 才有辦法使用 腰部發動力量
3.重心轉移 重心轉移: 你是否能先找到重量 ? 想像"手肘"是重量 肺部是支點 當手肘作出三角型超過肺部時 就會產生重量 在前方 當放入四點鐘的位置後 就會產生重量往下 但是 需要靠身體核心旋轉產生動能
教練您說的這三點去年剛開始學時就一直嘗試在做,
放鬆跟平衡自認為自己練習的應該有及格邊緣
像水中滾轉身體可以控制自己想滾多大幅度停住,突然改變滾向翻左翻右或翻上
或雙手放大腿只用腳打水前進,
保持這姿勢做水中左右滾轉動作,換氣時直接轉面朝上換氣再轉面朝下
每次游完我都會在池邊練習這些動作,練到身上不會有像剛開始練習時某處肌肉感到辨扭的感覺
而利用肺當支點,這在學魚式之前朋友就如此教我,他說這樣下肢才不會沉
游自由式時我始終都是將肺部當支點去游 @@
也有跑去水深大約70cm的淺水區游過,雖然覺得臉很貼近池底壓力有點大,不過還是可以游起來
關於您說的第三點,去年初學時我有加魚式游泳推廣社團,經常看到魚式相關文章分享
這部分想像蠻多次,可以說每次游的時候都在想像
但始終只感覺重心只是在左右移動,感覺是"腳"打水輔助滾轉的瞬間在前進...
在學魚式前我完全不會自由式的划水跟打水,因為覺得魚式看起來很漂亮,
而且強調不注重打水跟划手,不過越練越覺得好像越漂亮的打水和身體流線形才是游得快的主因??
lottoGT wrote:
小弟去年開始自學魚式...(恕刪)
lottoGT wrote:
小弟去年開始自學魚式...(恕刪)
首先先說明一點, 我在TI一出來沒多久立即買了書+DVD.
以下是個人在大陸游泳網站"走跳"時的心得,純屬個人看法, 不是想惹爭議.
1. "利用重心轉移前進" 在大陸就被嘲笑過, 重力是往下的, 前進是往前的.
在垂直方向不會有分力, 這是國中物理. 當然重力前進可能是感覺或 "fu"的問題.
不過, 我們這裡不深談.
2. TI相當受到自學派的喜歡, 因為DVD給人的感覺是照練就學得會.
我自己也曾相當喜歡TI的蛙式, 因為這是我唯一沒找教練的泳姿.
但是如果你找過教練, 而且也游了一段時間, 你會覺得有些東西要嘛怪怪的,
要嘛沒講清楚. 用來陪養觀念或矯正姿勢或許還行, 但從0開始, 光看TI DVD應該
是學不會.
在大陸大家很喜歡post游泳視頻. 有次在一個TI蝶泳討論區, TI和反TI大家互相叫罵.
後來有人嗆聲:"TI自學成功的, 把蝶泳視頻送上來". 結果, 從此一路沈寂.
3. 我建議你還是先找教練. 然後再看TI. 喜不喜歡自行判斷.
我翻了一下蛙式DVD
你可以看一下影片37分55秒的動作,(划水+海豚式)
身體做海豚式時,腳不要刻意踢水,就能感受身體拱起再俯衝前進的感覺(蛙式的重心轉移)
Prophet Dragon大 所說的
小弟個人的看法是
舉捷式為例子
在左手伸直,靠水底的左側身體那個面,平均的撐住水時,
此時把左肩膀當作是一個"支撐點",右肩就能順著左肩的支撐點做一個圓周繞圈,
這樣就完成捷式的"重心轉換"並且產生前進的力量,
(仰式的感受會更明顯)
TI把重心轉移當作練習重點,
而傳統教學在手划腳踢的練習當中,重心轉移是自然而然的慢慢體會出來的技巧,
lottoGT wrote:
腳往下打水時 (我沒有很大力打水,都是輕輕打水而已)
1.製造上升力讓下肢上浮
2.產生推進力
3.幫助身體滾轉
還有書籍或網路文獻也常提到
利用身體大肌群 滾轉身體 利用這股力量前進
如果真的如此,
假設有一個人,下肢不做打水動作也不會沉下去的狀態
那他是否在水中左右滾轉身體就會往前進呢??
建議好好再翻翻「輕鬆有效的魚式游泳」那本書的
p. 14
p. 42
p. 54
p. 124
這幾頁都有講到重心轉移,就小弟拙見,游泳就如同打棒球,
以右打者而言,重心在右腳,揮棒時,左腳會先動一下,啟動
重心由右向左,造成身體旋轉而揮棒,這個在 p. 43 最後幾行
也有提到。
那游泳呢?
剛才的右打者揮棒,如果俯臥,那就是自由式的左邊在下,左手在前,右邊在上,右手準備前插,
此時,左腳一打,發動重心轉移,重量從右邊 (上面) 移到左邊 (下面),身體旋轉,此時右臂
如矛刺入水中,加快重心轉移,製造出不須太費力的前進動力。(p. 124 舉例是左邊在上)
runomic wrote:
那游泳呢?
剛才的右打者揮棒,如果俯臥,那就是自由式的左邊在下,左手在前,右邊在上,右手準備前插,
此時,左腳一打,發動重心轉移,重量從右邊 (上面) 移到左邊 (下面),身體旋轉,此時右臂
如矛刺入水中,加快重心轉移,製造出不須太費力的前進動力。(p. 124 舉例是左邊在上)(恕刪)
runomic大大~您說的這幾頁我剛剛有去翻~
p42
「當使用雙手在水中定位,而雙腿主要用來啟動身體重心轉移以產生動力。」
這句我能理解,游的時候每時每刻都在用雙腿幫助身體左右滾轉
p14
「已成流線型的右邊身體破水前進時,斜揚起的半邊身體已經積蓄了能量,只待用意志來主導這股力道」
p124
「身體右半邊已流線形游在泳道上時,左半邊轉至水面上,左臂向前時,重力會引發重心轉移,
幫助身體轉向左邊。此時左臂如矛刺入水中,加快重心轉移」
TI所指的重心轉移是否指
藉由腳打水產生的力道,幫助身體自然滾轉向另一側,並且這股勁一直延伸至入水的那支手?
如果是這樣的話我能理解,並且每次游泳時都會體會到,但我只覺得是一種力量的轉移
重心前後亂跑,身體不是就會不平衡造成起伏不定嗎?
像有的人游自由式,換氣頭會抬的高高的,重心跑掉造成下肢下沉
另外就是我真正想問的問題是P124那頁提到的
「左半邊轉至水面上,左臂向前時,重力會引發重心轉移,幫助身體轉向左邊」
就是這種的重心轉移我一直感受不到,我來這發問就是想問這種的轉移
在上面的手刺入水中這股力好像沒多大...甚至感受不到加速的幫助
身體能快速轉向感覺還是另一支手划水跟另一支腳打水的幫助來的...
可能我的認知跟大家不同,也許我覺得不是重心轉移的東西其實就是大家所指的重心轉移
儘管如此我還是喜歡TI的學習方式,也是多虧TI才學會自由式
就是對重心轉移這部分悟性不高,或是我的認知太固執,悟不出來了...
lottoGT wrote:
一直延伸至入水的那支手?
如果是這樣的話我能理解,並且每次游泳時都會體會到,但我只覺得是一種力量的轉移
重心前後亂跑,身體不是就會不平衡造成起伏不定嗎)
我想你誤會了,書本上的重心非你所想的重心,重心轉移在本書是指 weight shift,也就是重量轉移的意思。
P124 標題「以身體重心來游泳」,其原文是 swim with your body weight。
p124
「左半邊轉至水面上,左臂向前時,重力會引發重心轉移,幫助身體轉向左邊。此時左臂如矛刺入水中,加快重心轉移」」這段話的原文如下:
While your right side is streamlined on its Track, your left side will be rolled above the surface. As your left arm comes forward, gravity triggers a weight shift onto that side. Spearing forward helps accelerate that shift to produce effortlessly powerful movement.
P14 「已成流線型的右邊身體破水前進時,斜揚起的半邊身體已經積蓄了能量,只待用意志來主導這股力道」這段話的原文如下:
In TI Freestyle and Backstroke, as you streamline the right side of your body through the water, your upraised left side is poised to spear forward in the next moment. The energy stored in your “high side” is perfectly positioned for you to add momentum to the force of gravity, releasing impressive power with surprisingly little effort.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