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自由式身體晃得很厲害....

我個人因為家族遺傳性基因的因素,平衡感跟身體的協調性都很差,無法做出球類運動的快速反應。
但不運動只會讓病情惡化得更快,因此選擇了游泳,這樣需要平衡感與不會太激烈的運動。

我學過幾堂的魚式課程,當我戴著呼吸管,做出Skating的動作時,上半身保持在平衡位置還是做不到,
自己錄了一段影片,就看到上方的肩膀隨著腳的打水晃來晃去,根本無法像Terry 那樣一直都在平衡的狀態
都已經戴了呼吸管了,不用擔心換氣了,還這麼糟。順便嘗試幾次的划手,更慘,一整個不順,像一格一格的慢動作,哀。
基本的動作技巧我都知道,但是一下到水裡,就完全的不一樣,錄影更慘,只會讓自己的信心受到更大的打擊
請問是我上半身太過用力,不夠放鬆嗎?
像我這樣先練平衡是對的嗎?還是先練換氣呢?

先前看過版上的一篇討論自由式的文章,驚為天人,版上竟是高手如雲
小的文筆不好,如能得到任何一位高手的賜教,那怕是幾個字,都會終身受用無窮
2013-11-13 22:06 發佈
文章關鍵字 身體

純粹分享經驗,跟版上的眾多高手比起來,我真是微不足道。

游泳是初學者挫折感最重的運動之一,
其中初學者學自由式的挫折感會比蛙式來得重很多,
所以你是正常的。

你看到那些Youtube的教學影片,或是你的教練示範的動作,
那些都是苦練多年的超級好手。

如果你從0開始練幾堂就游得好,
那你可以說是萬中選一的游泳奇才。

自由式身體晃得很厲害,是不是你在水裡緊張,身體沒有放鬆?
多想想,多練習,有問題請教教練,
學久了就是你的。

最重要的是,維持興趣,繼續下水。加油。



純粹分享經驗+1

不知有沒有會錯您的意思
如果能用上浮板或小浮板
不知可否改善您提到的狀況

呼吸管是個好主意
可以集中注意力到其他地方

但要在水中把所有基本動作一次都全部組合到位
確實不是件容易的事
不然能當游泳教練當然不是當假的


有時候我自己泡在水池中一整個鐘頭
可能只有其中的某一個半分鐘或25M覺得自己游得比較順
但那種可能是在手掌、手腕、小臂或大臂在或在身體的某個部位的某個姿勢或某個角度的FU
常常捉摸不定
也常常不見
更常常不太一樣
等到下一次下水時早就又沒那個FU了

所以既然同樣是游健康組的
其實有時候就不必想太多
游游游
慢慢游
不停游
輕鬆游
繼續游

游到有FU時
自然就對了

加油!
傀儡獅 wrote:
請問是我上半身太過用力,不夠放鬆嗎?
像我這樣先練平衡是對的嗎?還是先練換氣呢?


1)小的覺得可能是核心肌肉不足或還不太會使用核心肌肉來協助穩定姿勢。
2)以 TI 來說,先練平衡 (第一、二課),後練呼吸 (第三課),所以建議您就
多練習第一課及第二課,練膩了,也可以上網找找其他練習平衡的文章或影片,如:
Mastering Freestyle Balance
先說明立場, 敝人是死硬的推力派(我等一下解釋), 而且對TI, 嗯, 不是很"以為然".

1. 所謂"推力派", 我每次都用腳踏車當例子來開場.
腳踏車速度慢, 就容易左右晃. 如果腳踏車不動還要不倒不晃, 那非職業級不可. 我們一般人騎越快就越穩. 這是高中物理吧!? 當重心往前不斷前進時, 就不會往左右傾倒.
游泳如果有速度有推力, 什麼都變得容易. 像TI扭得這麼誇張, 他只告訴你要轉要鑽, 其實另一手沒有推是做不做的. 再想一下腳踏車就明白了.

2. 但是在動作不紮實前, 一切以推力解決, 好像也不對. 我們在學自由式時, 有種練習是, 教練都會要求用最慢最慢的姿勢來練. 有點像當兵時練習踢正步.

3. 樓主說學過幾堂TI, 是有教練教? 還是看DVD? 純屬個人意見, 我真的不認為看DVD可以學會自由式. 游泳池有很多自學派的自由式, 其實一眼就知道. 晃的的厲害, 水花很奇怪, 划水效率不好不太前進(大陸同胞說"不走水").

4. 即使是有教練教過, 我也建議暫時忘記TI. 別誤會, 我不是說TI不能學, 而是先學"一般的自由泳"當基礎. 例如樓主問先練平衡還是換氣, 答案是先練打水. 打水打不好, 平衡, 換氣, 還是其它, 嗯, 都很難. 自由式還是其它泳姿都一樣, 很簡單, 基本動作一個一個練, 到第6或第7小時大概都會游. 也不會有一些疑難雜症. 不過1對1真的有點小貴. 預算夠請參考一下.

5. 你學會"一般"自由式以後, 可以再體會TI心法. 即使像我這種對TI不怎麼"以為然"的人, 自由式也是加入TI心法. 例如: 我們以前學游泳, 主流觀念是儘可能把身體像棍子一樣不動, 用最小的幅度來換氣. 據說這樣最好效率. 但是我現在也是扭腰, 而且不換氣那邊在划手時也扭腰. 有另外一種味道.

個人淺見!!!

Prophet Dragon wrote:
先說明立場, 敝人是死硬的推力派(我等一下解釋), 而且對TI, 嗯, 不是很"以為然".


小弟也深有同感耶!
敝人也覺得,TI 算是把捷泳游得很省力的方式,並不能算是一種新的游法,
而且一般初學者去學 TI,確實也意義不大,
因為如果連基本捷泳的動作都不夠紮實,是不可能可以把 TI 練得很順的。

所以,小弟建議,練習的順序如下:

漂浮 -> 單純踢腿 -> 單純划手 -> 綜合練習(抱水、推水、出水、入水...)
-> 換氣 -> 提升效率(減少划臂次數) -> 雙邊換氣 -> TI

在游泳池可以多觀察「捷泳游得很有效率的人」都是如何動作的,
然後請他幫您糾正一下您的動作,多觀察、多體會,
祝您順利囉!
傀儡獅 wrote:
我個人因為家族遺傳性...(恕刪)


拿掉呼吸管,可以輕鬆自然的舒服換氣,這時候才是學自由式的正式開始。

你才有辦法用頭腦,練習游泳。

你要練姿勢,使用呼吸管幫助呼吸,也才有辦法一邊練一邊用頭腦。

人的第一潛意識是保命,沒氣不能活,掙扎式呼吸出現,一切就都亂了。

tw_01 wrote:
拿掉呼吸管,可以輕鬆...(恕刪)

花了很久的時間才慢慢把直覺的抬頭動作消除, 不知道是不是原本熟蛙式的人都會這樣. 自由式好難!
Prophet Dragon wrote:
例如樓主問先練平衡還是換氣, 答案是先練打水.


yukon6946 wrote:
練習的順序如下:漂浮 -> 單純踢腿 ->


從這魚式自學十堂課從影片介紹來看,應該是屬於改進自由式而非初學自由式,
不過,真要初學者來用,其實也不能說不行。

例如第一堂課,
1.1 超人漂浮,就是一般的漂浮啊!但如果要像 Terry 20m 三次就飄過去,
  Shinji 25m 二次就飄過去,那可是得下一番功夫的。
1.2 頭在前方腳打水 (Laser Lead Flutter),這不就是打水嗎?
其實在其他的教學影片,如 Ohio State Drills & Skills for Swimming Series
  是屬於打水的練習:Barge position flutter kick with a snorkel。
1.4 超人打水 (Superman flutter),在 Ohio State drills 也是打水練習稱為 superman flutter with a snorkel (這課程大部份都是戴呼吸管)。

第二課也是如此,
2.1 頭在前身體旋轉 (Laser Lead Rotaion),Ohio State Drills 也是打水練習: 2 postion flutter with snorkel,
2.2 滑行 (Skaing),大概就等同於 side kicking drill,大多數教學影片多有。
2.4 skate-stroke-skate (滑行-划水-滑行),划水三次後滑行,這一般稱為 6/3/6 drill,在 swim smooth 或 The Race Club 的課程是用來練習身體轉動的。

TI (魚式)、Swim Smooth 或其他教學,其實大同小異,只是把一些傳統的drill 加以修改、命名、組合再加上自己的解說而成一套教學系統或方法,這些系統應該都是針對有經驗的泳者,因為針對初學者另有基礎課程,如魚式的 "Happy Laps" 或 Swim Smooth 的 "Learn to swim freestyle" 。
但是如果真要從無到有,似乎也可以,只是每一堂課的每一節 (從 1.1 超人漂到 10.9 搖臂練習共 59 節)都要好好的專研與練習就是了。


Prophet Dragon wrote:
所謂"推力派", 我每次都用腳踏車當例子來開場...(恕刪)


完全不會騎車的初學者,您叫他如何騎快?

樓主體質關係,平衡感不佳,唯有從多練習漂浮開始,唯有基礎打好,才有進步的空間。

版上時常有人問身體下沈如何如何......,唯有回頭練漂浮、打水。基礎不打好,過了3~40年,還是來問同樣的問題。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