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到底是姿勢的美觀或打擊的流暢更為重要?

每次在高爾夫練習場練習時
都會習慣觀察大家打球的姿勢
發現許多人的姿勢不完全標準
卻依然能打出一顆顆好球
自己也是在一段時間的訓練後能夠打出不錯的碼數成績
但也有發現自己的姿勢,經過長期的累積後愈來愈不標準
因此有在想是否要嘗試去修改自己打球的動作
大家會比較在意姿勢的美觀與標準,還是球打的好就足夠了呢?
2020-04-23 15:18 發佈
文章關鍵字 姿勢 美觀
飛天老衲 wrote:
每次在高爾夫練習場練習時
都會習慣觀察大家打球的姿勢
發現許多人的姿勢不完全標準
卻依然能打出一顆顆好球
自己也是在一段時間的訓練後能夠打出不錯的碼數成績
但也有發現自己的姿勢,經過長期的累積後愈來愈不標準
因此有在想是否要嘗試去修改自己打球的動作
大家會比較在意姿勢的美觀與標準,還是球打的好就足夠了呢?


個人淺見覺得球打得好比姿勢美觀重要
經過多年來的累積與改良,高爾夫揮桿已經有一套足夠可以當作標準的標準動作
一個新手如果完整遵照學好,確實應該要有一定的漂亮動作與成績(穩定與距離)
但是,每個人的動作又不盡相同,原因是每個人的體質不同
有些人肩膀脊椎可以充分轉動,有些人不行
有些人動力核心可以保持穩定,有些人不行
有些人手臂可以打直曲腕正確,有些人不行
有些人重心轉移與釋放都順利,有些人不行
所以每個人的動作很難完全標準一致,而成績也不一定是好是壞
因此可以說每個人都有一套適合自己的動作,甚至說不只一套
如果朝所謂的標準修正,可以打得更好,那就嘗試著練習修正
如果朝所謂的標準修正並沒有打得更好,那就不要去修正
就算是不標準的動作,只要打得好又不會造成運動傷害,應該就是好的動作~
生命自有平衡之道
跟你講一個真人實事的故事;

曾經在美國有一個大學的高爾夫教練想要招一位叫做Jim的高中生入校。
Jim 的揮桿姿勢很奇怪,因此教練跟Jim的爸爸說 “我等不及他快入隊好讓我修正他的姿勢”
Jim 爸爸聽到後說,“謝謝,你讓我確認了Jim 永遠不會加入你的球隊”

這位Jim 就是 2003年美國公開賽的冠軍 Jim Furyk
他也曾記在 PGA 賽中打過18洞 58桿的成績後被取了外號叫 “Mr 58”。


所以,你說姿勢美重要還是打出好球重要?
我會挑姿勢 wonderful。
至於球技,反正球友之間都會讓桿,打好打壞不太重要。


好多年前在信誼打完球回大廳,一位不認識的球友跑來問,請問你今天有沒有打80桿以內?
??
因為我們在隔壁洞看你揮桿,我們就打賭你有沒有80桿以內。
遠看揮桿姿勢就能打賭我的實力? 真有人是這樣判斷的嗎?
happywork01 wrote:
我會挑姿勢 wonderful。
至於球技,反正球友之間都會讓桿,打好打壞不太重要。


真沒想到happy大會這樣說...
如果姿勢非常標準,照理說應該是打得不會差,我想這也是其他球友為何會那麼問的原因
但如果只需要姿勢標準漂亮,打得如何卻不重要?
還因為球友之前會讓桿,我就不清楚是什麼概念了...
那不如說反正一般球友記桿都不太確實,記多記少無所謂,自然球技是好是壞也不重要了?

當然,打高爾夫可以很輕鬆愉快
使用帥氣的球具、穿著華麗的衣服、欣賞漂亮的球場或施展PRO級的動作,確實很開心
但我喜歡高爾夫球,還是覺得那是一種自我挑戰的感覺
與絕大多數的運動不同,高爾夫球雖說是比賽,但是你不能影響別人,當然也沒有人會來阻擾你取得好分數
你只能在每一場、每一洞、每一桿盡力發揮自己最大的實力去爭取最好的成績
不是說要有很大的壓力或標準,一定要成為單差點的人,但是很享受不斷進步的成就感
本來之前都有在注意也非常感謝happy大分享球技與練習
這篇回覆讓我有些錯愕,只能說理念想法不同吧...
生命自有平衡之道
josephjia wrote:
真沒想到happy大(恕刪)

呵呵,讓您誤會了。
這也是為何我要用第二段故事來說明的原因。

以前曾有很多人問過我這個問題。
經過一段時間的研究,發覺,"球技比較重要" 和 "姿勢比較重要" 這兩個答案。其實後者學得較快,打得更好,姿勢也比較不會千奇百怪。

以業餘者來說,姿勢好就等於球技好。但是球技好未必姿勢好。
"以姿勢入門" 會比 "以球技入門" 更不容易患得患失。
高爾夫屬於高度協調的運動,常常莫名其妙的就會有一陣子打不好球。本來沒甚麼,可能幾天半個月後就自己好了。
可是如果太注重球技,那就會胡亂去調整姿勢。越調就越糟,還可能回不來。很多人姿勢千奇百怪的原因就在此。

至於我說,打好打壞沒差,是有些亂說沒錯,不過確實是應該以注意姿勢為重。

回顧我以往的發文,雖然講了很多技巧。不過如果細心的話可能發覺,我也呼籲大家不要太重視球技和成績。
高爾夫球該重視的是禮節和自我修養。以前和我賭球的人都不一定須要和我同組,因為他們相信我一桿也不會少報,甚至一定打到入洞,沒OK的。(包括一次下大雨,水從洞內冒出來,我推了4桿才讓球恰好停在洞口沉下去,沒被推離)
延伸到後來,好幾位同學和親戚協議每人拿數十萬,集合成一筆錢讓我投資。我一張收據也沒寫,定期配紅也沒人異議。最後幫每人的投資變成了10倍。
人品才是高爾夫對我人生最大的影響,不是球技。

-------------------------------------------
那個故事的後續是
我忘了當時打幾桿,不果依稀記得當時問我的那位,很喜悅的轉頭對他的朋友說:"看吧,我猜得沒錯。"
控制距離..........是高爾夫球運動的精隨

(((如果要簡單説.控制距離就說完全部了)))

另外就是控制方向的九種打法(這我沒興趣學.所以沒話説)


精通那種控制距離的揮桿;揮桿姿勢就會表癥出來

所以沒有誰的姿勢是真正標準的概念;重點是整套揮桿能控制好距離就好


如果要像小麥的揮桿;他可控制96+12=108(精通就是最佳選擇)



打早球最怕睡到12點多就醒來................哇咧卡好!


繼續來睡.................
happywork01 wrote:
.....
happywork01 wrote:
說到這裡,可能有些人(恕刪)


少吹噓,多下場,打打球,才是真。

人生苦短
莫活於假
真材實料
友滿天下
happywork01 wrote:
說到這裡,可能有些人(恕刪)


我是一個初學者,高深技巧與成績什麼的肯定說不上話
而姿勢與球技何者重要,雖然偶有人提到,但是答案還是要從源頭觀念看起
happy大分享技巧非常可貴,雖然常有壺大出來反駁,但很多細節問題是新手看不出來的,所以有時並不容易分辨
但這兩篇下來,happy大確實有些似是而非的論點,或可以說有自己的一套定論,但真禁不起推敲...

何謂"以姿勢入門"或 "以球技入門" ?這似乎是個問題,但其實不算是
因為以一個初學者而言,不外乎兩種最多接觸高爾夫球學習的途徑
一是找教練或是有經驗的人來教導指點
一是自己多方找影片看書本來摸索試驗
那怎麼切入?一定是姿勢開頭,不管是正統學習或是模仿
因為沒有高爾夫動作做一個基礎,怎麼認知拿起球桿揮動與擊球?
所以一個初學者怎麼用球技入門?怎麼不用高爾夫動作就能把球打直打遠打高?!
更何況就連所謂的標準動作這一點而言,都不是那麼"標準"
至少有一派教練會說高爾夫動作有標準,有一派教練會說高爾夫動作沒有絕對的標準
有一派的教練會說他教的是正統或現代最新的高爾夫動作系統

事實上,常常這個階段就開始顯現了每個人對標準姿勢或動作的適應程度不同
前面說了每個人包括胸椎、肩膀、髖部、手臂、手肘、手腕、膝蓋、重心等等
對一連串的高爾夫動作的符合程度必定會有所不同
而有經驗的教練把正統的姿勢動作教給學生後,在不斷練習揮擊的過程中
應該就要開始發現學生對於動作的完成度有差異,並且做出適當的調整
因為死守著一種方式,除了學生打不好球,無法延續球員的學習興趣
如果沒有額外的訓練,很有可能還會讓球員身體產生一些隱藏傷害
到了這個關卡,更多的是有不同的技巧讓學生學習在容許範圍下稍微調整動作,使得球可以打直、打遠、打好
當然,如果太注重把球打好,在沒有適應動作的狀況下就去胡亂調整,以為就可以打好,很可能會越調越糟
但這是沒有循序漸進、充分理解與學習的結果
這跟突然提到是以姿勢或球技入門的講法一樣,根本是偷換概念!

所以說高爾夫以姿勢動作為入門基礎無庸置疑,而與技巧也是相輔相成的
但是要說什麼是最重要的卻真的一言難盡
高爾夫球運動,有人打開心、有人打認真、有人打職業,沒有什麼才是對的
但歸根究柢,高爾夫球既然有桿數作為一個依據,自然打得好就是在桿數上的一個進步
那真要詳細談到打好高爾夫只需要姿勢,或是技巧就可以了嗎?
絕對不是!打好高爾夫,需要姿勢、技巧、禮儀、人品、自我修養及球場管理等等綜合技能
這是其魅力所在,卻又很不容易的地方
不好意思一時有感而發說多了,共勉之~
生命自有平衡之道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