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05-三輪車日記-藍鷹球場-桿數114

原文出處 ETOHDRINK

01.人生第一場-林口第一-桿數無法計算
02.濱海-無法計算
03.濱海-無法計算
04.新豐-無法計算

05.東華-132 | 2015.05.01
06.翡翠-128 | 2015.06.14
07.藍鷹-120 | 2015.07.19
08.大屯-119 | 2015.08.01
09.藍鷹-121 | 2015.08.16
10.濱海-125 | 2015.08.30
11.長安-118 | 2015.09.19
12.大屯-119 | 2015.10.04
13.台北-118 | 2015.10.24 CD
14.長安-118 | 2015.11.22
15.藍鷹-109 | 2015.12.12
16.台北-119 | 2016.02.10 AB
17.長安-136 | 2016.02.27 下大雨...
18.台北-58 | 2016.03.18 AB 下大雨...打九洞撤退
19.藍鷹-106 | 2016.04.04
20.藍鷹-107 | 2016.04.16
21.再興-113 | 2016.05.02
22.立益-116 | 2016.05.21
23.藍鷹-114 | 2016.06.05

==============================================

最近再修正over swing 導致 outside in的問題,在練習場還練得不錯..
剛到球場的時候還信心滿滿,沒想到這還是一個三輪之旅阿XD

01. Par4. +4 開不好,鐵桿接的尚可-短切2次
02. Par4. +2 開球依舊卡卡-鐵桿上可-短切2次
03. Par3. +2 6i開道右邊救回來3on
04. Par4. +3 7i開到水池前方,52果嶺邊-58切2次
05. Par3. +2 6i過峽谷edge,58on
06. Par5. +1 開到中間,小雞腿有中,58切2次
07. Par5. +5 爆桿OB,edge邊58也切不好,推不好...orz
08. Par4. +4 開不好,鐵桿edge後切數次...orz
09. Par3. +1 9i上果嶺,3推

10 .Par4. +1 開到球道上,鐵桿edge,58on
(從第11洞開始已放棄原本的driver改用鐵工廠開球)
11 .Par4. +2 大中果嶺前...58切3次 號稱250碼1桿30碼3桿就是我orz
12. Par4. +1 開球大中球道上,小雞腿,58on
13. Par5. +3 開球尚可,小雞腿,切3次
14 .Par3. +1 P桿top-58on-2推
15. Par4. +2 開球尚可-鐵桿edge-58切2次
16. Par5. +5 開球2次都灣偏前面補,7i,58切2次
17. Par3. +0 終於開胡.9i上果嶺-2推
18. Par5. +3 開球右彎偏距離夠,7i,短切2次上果嶺

在練習場58度真的還不錯,一下場就不敢用力打都怕過頭
結果變成距離都短到,最後索性都拿52度來拍上果嶺好一點..

改了一點小姿勢結果開球很不穩定,
鐵桿自己感覺有進步距離都比以前少拿一號,且inside下桿比較舒服..

這次也罰了不少至少有個7~10桿,切桿也多切了10桿
下次我切桿要果斷一點寧願小過頭也不要不夠..應該比較有機會!!!

(11洞開到果嶺前(草坑前面的小白點),但是光切上果嶺就切了3次..orz)

2016/06/05-三輪車日記-藍鷹球場-桿數114
2016-06-06 16:46 發佈
pierce 皮爾斯 wrote:
01.人生第一場-...(恕刪)

appoach還是罩門。
17洞,是PAR3,右邊有水池。
11洞有沒有想把58度折斷的衝動?
firstdeer wrote:
appoach還是...(恕刪)


對~
17洞是Par3,右邊有水池打左邊卡安全,果嶺旁邊還有很難打的沙坑
11洞真的很想把桿子折斷..想說可以拚小鳥結果真慘啊!!!
pierce 皮爾斯 wrote:
對~17洞是Par3...(恕刪)

建議阿普洛機改為52度或P。
58度難度很高,大角度很難準確擊球。
容錯率低,還要注意反彈角。
教練/球友都沒有建議嗎?

pierce 皮爾斯 wrote:
01.人生第一場-...(恕刪)


如前面大大所指
短切真的是板大目前的罩門
建議上練習場時全揮桿熱身後
就拿出P/520/58設定25/20/15碼的位置固定打各打30球

firstdeer wrote:
建議阿普洛機改為52...(恕刪)


有建議,只是我不信邪而已XD,後面就拿出52就好一點,
下次真的把58收起來看看有沒有進步些,感謝大大~

SENTRAA wrote:
如前面大大所指短切...(恕刪)


小弟我就是練習型的,下場就變一條蟲了XD,
下次再多練點短切,不然50碼以內真的浪費太多了,感謝大大

pierce 皮爾斯 wrote:
有建議,只是我不信...(恕刪)


52度, 56度, 60度不是主要問題, 而是要先知道自己的每一隻wedges的反彈角適合用在甚麼球位上, 反彈角大的適合用在草比較厚的球位, 反彈角小的適合用在草比較短,或是光禿禿貼地的球位, 當然這不是定律也要視每個人的擊球姿勢去靈活運用.
Shaun Wang wrote:
52度, 56度,...(恕刪)

這個建議值得參考。


我也來提供個人心得,請加減參考。
我打高球目的只是健康休閒,若版大目的不只如此,請忽略!
1.簡單化。
揮桿只有一種,不分長短。只有90碼內用52度有不同距離,其他都是全揮桿。
2.重點練習。
6月初,打東華,扣除推桿,共擊球49次,整場下來,一號木14次,小雞腿22度10次,52度15次。7鐵5次,其他鐵桿5次。
所以14支球桿大概只用7支竿子。因此練習時我只練習3支常用桿。
你可計算實際使用桿數找出你的重點桿子重點練習。



firstdeer wrote:
這個建議值得參考。...(恕刪)


對吼,我好像也是一木,小雞腿 五鐵,七鐵,52,58這幾隻再用而已,
下次要重點練習一下了,感謝大大~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