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桿時inside out 或是outside in 之研究探討

下桿時到底那個是正確的?有人説一定要inside out,又有pro説要outside in 理論何在?
2015-03-18 14:14 發佈

EG120431 wrote:
下桿時到底那個是正確的?有人説一定要inside out,又有pro説要outside in 理論何在?(恕刪)


請問是哪一個 pro 說要 outside in 的?
EG120431 wrote:
下桿時到底那個是正確的?有人説一定要inside out,又有pro説要outside in 理論何在?

高爾夫球與棒球一樣,都是繞著身體作圓周揮擊。所以揮擊路徑是 inside-in。
但是加上了目標線之後,就有了 in 與 out 的區別。



由圖可以看出,擊中球時的重心和上半身的方向會決定 in 或 out。
Pro在必要時也會刻意利用站姿的前後和方向,讓揮桿變成 outside-in。
但正常擊球時都是 inside-out。
無論 in 或 out,最好是用站姿來改變,不要刻意用手來調整。相對於身體,手都做順暢繞園的動作即可。
基本上還是inside-out,我也有看過有人提過做一點點outside-in的感覺會能夠更穩定,但只是感覺,不是真的outside-in

happywork wrote:
高爾夫球與棒球一樣...(恕刪)


請教 H 大,

如果swing 都是比較偏 outside in 或是 inside in 的, 站姿跟重心要如何調整?

謝謝!!
會Outside in 的話,稍微採close的站姿(左腳比較前面),球位略偏向右腳。
會Inside out 的話就恰好相反,採open的站姿。
以上是一般通俗的教法。

不過我的看法是:
無論是習慣左曲或右曲,球路已經穩定的人,就只調整擊球線即可,好像推桿抓左右一樣。
如果球路還未穩定的人,還是要從基本姿勢調整,否則哪邊OB,球還是專挑OB的地方去。

用站姿來調整球的路線是swing已經很順暢的人做的,一般的我比較不建議。
我會建議改變握桿。擊中球時,桿面的正確與否比out或in更重要。

一般為了繞過障礙物或因應果嶺的形狀往左或右滾動而打變化球,用inside-out打先右後左,用outside-in打先左後右。如果桿面不正確就會有嚴重的後果,但是如果桿面正確的話,球就會聽話。無論出球是往右或往左,通常都會轉回來目標區附近。

所以如果沒時間修正基本動作,治標的話是改變握桿。慢慢改,每次只改調一點點角度,一下子改太多會打不到球。


我非常認同happywork大大的解釋
我這半年開始感覺揮桿就是inside-in
因為手的長度是不變的,繞著身體轉就會是inside-in
要打fade的時候我才會讓桿頭球的正後方划進內側收桿
一般假日球友應該以inside-out作為努力的方向,等到了PRO的階段,outside-in及inside-out各有各的用處,端看球道的走向與果嶺的狀況而定,那是做球而非失誤的擊球

略為outside-in的球路,擊出FADE的球路(請注意非SLICE),也可叫做CUT, 落地後易停球

反之,inside-out較易擊出DRAW,用以增加距離跟破風,但球落地後較會滾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