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ami wrote:
附上一段 lydia ko 最近開始改用a swing的影片
感謝soami大大提供分享,

這是錄影中節錄的上桿頂點。
lydia ko其實只混了部分的"鞦韆擺盪",上桿前半段是A swing,但是後半段並不是(由圖看出)。
happywork wrote:
“起桿沿著目標線起桿 不是直接往內拉”,
正常上桿其實也有類似味道(以後”全揮桿的8個拍” 的第1.2拍裡面我會說明)。...(恕刪)
我本就認為最佳的上桿法,前兩拍是貼著目標線上桿,盡量不要翻手(就是現在說的Aswing) 會讓整個上桿更好。但不是整段揮桿都用而Aswing的方法。因為上桿幅度會不足,在頂點時桿頭也不是朝目標線,會偏右。

這就是大師推薦的Aswing,可看出上桿頂點是朝向目標線的右方。
請留意兩張圖畫圈圈的左手腕部分。這就是我不太贊成新手用Aswing做全揮桿的理由。因為手腕控球力要很強,要高手才有辦法。凹了的手腕要在擊中瞬間回正,難度很高的。可參考"侯根長打5絕招"的左手腕部分。
而lydia ko所用的就大約是我認為不錯的揮桿方法,她過了第3拍才翻手(我的主張是過2拍後才翻手),上桿前半段和下擊的後半段是接近Aswing的方式。但是上桿的後半段和下擊的前半段也是保有一般全揮桿的幅度。
藉由lydia ko的圖說明一下:
[4.5拍]和[5拍]的圖,[4.5拍]是頂點,[5拍]的手已經在下放了,但是[5拍]比[4.5拍]更繃緊,雖然重心已經移到左邊,但是整個揮擊從第[5拍]才正式啟動。可參考我說的"全揮桿的八個拍"那一篇。
大家可以看著lydia ko的圖,心理想像一下,由[4.5拍]和由[5拍]兩種狀況開始擊球的話,會有何不一樣的感覺?
golf 本就很難懂,尤其是談到最細的手腕,如果一陣子還沒能領會,以後繼續討論無妨。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