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濱海球場變得不一樣囉!

濱海從台北市中心過去的話,單程大約50-60KM,這距離跟到龍潭、楊梅應該相差不大,但交通時間會多很多,因為沒有高速或是快速道路可以到,使得到那裏打球的客源應該會比其他球場少,如果收費比照其他球場甚至更高的話,到那裏打球的球友應該會受到影響。

濱海的前9洞距離短,果嶺變化較少,難度相對不高
後9的變化比較大,有一定的挑戰性,以前是一個練球的好地方
因為沒有桿弟價格相對便宜,沒有桿弟、沒有壓力,是新手最喜歡去的球場之一
也是教練喜歡帶學生去打球的教學球場

短時間內,生意應該是會變得比較差,但收入應該是不會減少
只是成本變高了,收益應該也是會變少吧?

如果桿弟都揹不到球,收入偏低的話,那很擔心會陷入惡性循環
桿弟素質不夠,球友打球不開心...

非球友之福吧...
轉型第一天2/15觀察
空蕩蕩的停車場只停了4輛車.
PS.據了解目前新3洞未啟用.會館未蓋好.一切跟以前都一樣環境與條件.唯一的差別.......
漲價了!?
各位大哥說該不該去?

濱海逸叟 wrote:
漲價了!?
各位大哥說該不該去?

我覺得這樣吸引力頓時小很多
沾醬油之王就是我
現在擊球需預約了

2月份價格(一樣15+3)
平日1890元,假日2510元

3月份價格(18洞啟用)
平日2050,假日2510

5月份會館啟用
價格未定

球場日(星期二)1890元

含桿娣+球車
感謝提供訊息
據我所知桿弟的部分是由北海挖角十幾個
(向隔壁球場挖腳很沒有商業道義耶!)
再由人力仲介找來七八個臨時湊數
那天找了資深會員"試用"當作職前訓練
會員一個評語:這樣也敢收錢?
其他各位大個就知道了.
大家參考!
北海自己的桿弟都不夠了, 而且桿弟的收入就來自於背球, 完全就是看客人多寡而定
要怎麼"挖角" ?

把會館蓋好, 18洞挖好, 規定都要開車但是可以讓球友依照需求雇請桿弟與否
另外多花點心思去維護擊球品質跟安全, 避免球友自行開車造成堵車

我認為這樣才是濱海的生存之道
因為球場的所在地交通確實不方便, 經營上應該要有差異化才能夠吸引得到客人

不能只期待用價格差異來吸引球友, 這樣只會陷入一個惡性循環.
在台灣桿弟的工作除了揹球袋之外
還有責任分區要維護球道果嶺
北海桿弟是否不夠?小弟不知.
但是濱海挖腳北海桿弟卻是親眼所見事實.
還有濱海規定一定得雇用桿弟
沒有自己開車的
這點也是可以確定的
小弟本身是濱海球場的會員,但是自2月15日漲價後,我看短期也不會去了.首先濱海先前標榜是美式管理球場,最早期的特色就是可以自己背球袋或租拖車,很多會員會買這裡就是這個原因.既然老闆想轉型成跟其他球場一樣有桿弟的模式,就必須要考慮到市場競爭的一面.從我個人觀點來看,這個老闆想錢是想瘋了.球場18洞及會館還沒有完全弄好就敢冒然漲價,結果就是很多會員不爽去,寧可去別的球場或是練習場暫時窩著.要比對濱海球場的了解,我相信這些新桿弟怎樣也比不上我們這些老會員,桿弟對我們這些會員是一點用處都沒有.再來就是考慮到漲價後對於其他會員的吸引力是否大幅降低.以目前濱海球場的客群,除了會員以外,會去那麼打球的人都是新手,老外(韓國人及一些西方面孔的),主要的原因也是因為便宜,沒有桿弟也是很大的原因,因為自己開車打起來比較無拘束.現在多加個3洞及蓋個會館,就想把價錢拉高,我想老闆真的想得太簡單了.姑且不管桿弟素質如何,光要客戶開車多花一個小時去打一個沒啥特色的球場,我個人認為想得太美好.不要忘了,其他球場地利都比濱海好,球場品質也沒有比較差,但是早球的收費也沒有很誇張,就讓我看會員跟來賓買不買漲價的帳了.對了,想順便問一下,漲價後的假日,人潮是否如老闆的預期如潮水般不斷的擁入,或是掉到很誇張的數字,我真的很想知道.謝謝
如果有個球場打15洞+台北開車1.2h+菜鳥桿弟=收你2500元.你會去嗎???
可惜了,台北近郊少了一個可以自己帶揹球袋打球、練球的好去處,畢竟走路才是高爾夫原始的味道。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