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Outside-in擊球. 上杆頂點下來時有一個很明顯的往下砍的動作, 9號鐵屬於短鐵, Outside-in不會產生太大的問題. 但如果是長杆, 形成Slice或Pull的機會就有點大
2. 杆頭釋放點太早, 降低了擊球距離, 杆越長, 這個缺點越明顯
3. 身體過早打開(身體留不住或是說轉身太早), 看您的揮杆方式是屬於兩個平面揮杆(左手臂與肩線不在一個平面上).
這種揮杆方式需要良好的節奏控制, 杆頭速度發動機是雙手, 身體其他部分(腰, 肩)都處於被動. 所以你的轉身一定要等杆頭過了擊球點之後再轉. 也就是您轉身的節奏早了點. 一般教練是教上杆時, 左肩頂下巴, 下杆時, 身體至少要留到右肩頂下巴.
4. 角度關係, 看不太出您的送杆動作. 同樣, 短鐵差別不大.
5. 影片中前兩次揮杆, 頂點位置不一致. 表示揮杆平面還不固定.
6. 頭部動作太多, 還好您的下盤夠穩.
您的優點是
1. 下盤穩定/站姿良好(但不固定)/腰部有力/左腳支撐力夠(因為沒有側面影片, 只能大概判斷), 沒有業餘球手常見的下盤側向移位問題. 如果您的年紀不大/柔韌度OK/左膝沒有運動傷害, 可以考慮試試一個平面揮杆.
這種揮杆方式需要強大的下盤/腰部, 杆頭速度的發動機是整個身體. 下杆順序是下(雙膝形成發立平台)->中(腰部或臀部)->上(雙肩).
兩種揮杆方式沒有優劣之分, 完全看個人的身體條件
以上大概是個人觀察到的一點意見, 供您參考!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