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清早起床 練9鐵~~~


我是在台北練球,但我沒有教球(也沒有教練証)
是因為之前浪費了很多時間做錯的事情(雖然現在也沒打多好)
所以喜歡跟有問題的朋友討論研究而已啦
我都是在碧潭練球,如果有興趣可以一起來研究研究啊!!(不收費喔!哈~~)
我有同感,試揮姿勢都很讚,面對小白球時就莫名奇妙想用力狠狠揍他,有沒有克服的心法呀?

ponhoo wrote:
我是在台北練球,但我...(恕刪)


看樓主的影片,覺得樓主的姿勢還蠻不錯的,over swing的感覺也還好,就是覺得身體僵硬了一點,如果能再放輕鬆的話,其over swing也會跟著改善才是.

以上是小弟不才的見解,望請見諒

另外樓主說在碧潭練球,不知樓主是早中晚哪一班啊

小弟也是在碧潭出沒

看影片樓主是在大直美麗華對面的蓬萊拍攝的影片吧
Allen09857, 不能同意你更多了!

C.HPC,我都出沒在士林地區,現在都盡量早起,在蓬萊打早球。

allen08957 大…我想你可以找個人陪你練,一發現太用力就請一罐涼的,
直到不用力為止…不知這方法有沒有效。~~~

C.HPC 大…我在碧潭一般都固定周三or周四晚上去練,假日就不一定了,有的話都是早上

alansc0221 wrote:
Allen09857, 不能同意你更多了!

C.HPC,我都出沒在士林地區,現在都盡量早起,在蓬萊打早球。


有機會一起練球,切磋球技



ponhoo wrote:
allen08957 大…我想你可以找個人陪你練,一發現太用力就請一罐涼的,
直到不用力為止…不知這方法有沒有效。~~~

C.HPC 大…我在碧潭一般都固定周三or周四晚上去練,假日就不一定了,有的話都是早上


我是一三五早上去碧潭,最近小孩畢業所以也比較懶得去

有機會也一起練球,切磋球技
我在青鳥練球比較多
大新店也不時會去
原來南區多喔
大概看了一下板主發的影片, 個人覺得有幾個問題,

1. Outside-in擊球. 上杆頂點下來時有一個很明顯的往下砍的動作, 9號鐵屬於短鐵, Outside-in不會產生太大的問題. 但如果是長杆, 形成Slice或Pull的機會就有點大

2. 杆頭釋放點太早, 降低了擊球距離, 杆越長, 這個缺點越明顯

3. 身體過早打開(身體留不住或是說轉身太早), 看您的揮杆方式是屬於兩個平面揮杆(左手臂與肩線不在一個平面上).

這種揮杆方式需要良好的節奏控制, 杆頭速度發動機是雙手, 身體其他部分(腰, 肩)都處於被動. 所以你的轉身一定要等杆頭過了擊球點之後再轉. 也就是您轉身的節奏早了點. 一般教練是教上杆時, 左肩頂下巴, 下杆時, 身體至少要留到右肩頂下巴.

4. 角度關係, 看不太出您的送杆動作. 同樣, 短鐵差別不大.

5. 影片中前兩次揮杆, 頂點位置不一致. 表示揮杆平面還不固定.

6. 頭部動作太多, 還好您的下盤夠穩.

您的優點是
1. 下盤穩定/站姿良好(但不固定)/腰部有力/左腳支撐力夠(因為沒有側面影片, 只能大概判斷), 沒有業餘球手常見的下盤側向移位問題. 如果您的年紀不大/柔韌度OK/左膝沒有運動傷害, 可以考慮試試一個平面揮杆.

這種揮杆方式需要強大的下盤/腰部, 杆頭速度的發動機是整個身體. 下杆順序是下(雙膝形成發立平台)->中(腰部或臀部)->上(雙肩).
兩種揮杆方式沒有優劣之分, 完全看個人的身體條件


以上大概是個人觀察到的一點意見, 供您參考!




1.上桿太多-只要四分之三就可以!
2.上桿太快太用力-要放慢和輕,讓肩部轉成90度正確無誤再下桿!
3.手先啓動過度依賴手的力量-請先轉動臀部回正身體再下桿!
4.頭留的不夠久-右肩碰下巴再轉頭!


在練習場是可以打的到球,但實際下場可能不是太理想,找個合格的專業教練吧!姿勢不正確容易受傷和養成難以修改的壞習慣!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